南財快評丨加快貨幣政策發力顯效,推動債市迴歸健康運行

郭迎鋒(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

近日發佈的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要“進一步健全市場化的利率調控機制”,對國債市場的前期上漲態勢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8月12日,10年期、3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分別回升至2.23%和2.42%,較前一個交易日均高出4個基點;盤中分別觸及2.275%與2.513%的月內高點。與此同時,8月12日的國債期貨開盤全線下跌,10年期和30年期的國債期貨主力合約跌幅更明顯,較各自的歷史高點,分別累計跌幅超過了1%和2%。

從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來看,債市是其中的重點關注內容,在貨幣政策框架轉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等方面對債市進行了重點分析。

一方面,明確要將二級市場的國債買賣納入貨幣政策工具箱。這一表述,有現實的緊迫性,因爲當前貨幣政策的傳導渠道,尤其是基礎貨幣的投放面臨一定挑戰。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要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這不但能有效應對當下基礎貨幣投放效率和貨幣傳導的問題,也能提升財政與貨幣政策協同性、完善國債收益率曲線,爲貨幣、債券和信貸市場提供值得信賴的中長期產品的定價基準。

另一方面,今年一直持續的債牛行情是當前市場持續的焦點問題,2024年下半年央行已將防範債市的波動風險列爲重點工作內容,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的多處強調了債市風險。其中,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部分,新增了“防範利率風險”,需要“對金融機構持有債券資產的風險敞口開展壓力測試”;另外,在專欄4,提及了債券型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過高的問題,通過加槓桿所實現的這些資管產品,“實際上存在較大的利率風險,未來市場利率回升時,相關資管產品淨值回撤也會很大”。從市場走勢看,6 月份10 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逼近 2.2%關口,是20年來的最低水平,遠遠偏離了合理的中樞水平;這種情況下,7月份央行開展了歷史首次的國債借入操作,意在校正和阻斷金融市場風險的累積。

現階段我國債市的波動,是央行與市場各方的博弈結果,波動幅度越大,越說明雙方的博弈力度在加大。在貨幣政策的執行角色來看,在當前的逆週期調節過程中,央行將長期國債的做多視作市場風險;而市場將其視作保值的資產渠道。如何將二者對長期國債的分歧轉向逐步統一,需要推動國債市場從波動到相對均衡。其中的關鍵,在於我國宏觀經濟基本盤的向好趨勢,當這種趨勢確定,就能逐步扭轉市場預期,驅動資金棄債,進而轉向更好的資產渠道,例如股市或產業基金,從而徹底扭轉今年的債牛行情,提高長期債券收益率,最終化解債牛行情下的期限錯配風險、消除債券價格泡沫。

因此,判斷今後一段時期我國債市的走向,首先需要綜合分析我國宏觀經濟走勢,CPI(重點關注剔除食品與能源的核心CPI)、PPI、製造業PMI三大指標的走勢是重點觀察對象,如果這些指標能得到修復,說明投資者對於經濟形勢的預期正在逐步扭轉。值得欣慰的是,目前,我國CPI開始溫和回升;PPI的同比降幅在持續收斂。但製造業PMI自5月份以來持續位於50%以下,說明我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還有待進一步修復。

其次,需要關注匯市和股市與債市的聯動,目前看,隨着美聯儲9月份降息預期的逐步明確,外部市場對我國人民幣匯率造成的負面衝擊會逐步消散,有助於央行的降息、降準的貨幣政策實施,也會對債牛行情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正;如果逆週期的貨幣政策施策效果逐步顯現,將會對我國股市形成利好,也能進一步推動債市資金流至股市。另外,二級市場的國債買賣能被納入到貨幣政策工具箱,一方面說明了我國目前的債市風險有所緩解;另一方面會進一步推動我國國債收益率曲線逐步穩定。

綜合來看,短期內隨着債券市場的反覆博弈,債市可能會呈現階段性波動的走勢;但在中長期視角上,隨着我國宏觀經濟基本盤的向好趨勢以及其他市場掣肘因素的消除,債牛行情會逐步結束,市場迴歸健康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