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觀察丨供應鏈“西遷”、訂單“東南飛”:廣東如何重塑“嶺南衣”輝煌?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丁莉 深圳報道

6月5日,大灣區國際紡織服裝服飾博覽會在深圳開幕,場上雲集千餘家企業。儘管落點大灣區,江浙老牌紡服重地和山東、福建等新勢力高地卻佔領了不小的面積。某種程度上,這也成爲當前國內紡織服裝產業格局的寫照。

時間回到改革開放之初,憑藉“三來一補”,“嶺南衣”迅速騰飛,躋身四大廣貨暢銷全國,這樣的起家方式也使之從一開始就被打上了外向型、重製造的烙印。

但近年來,廣東服裝產業出現波動式發展。2023年,全省服裝行業規上企業服裝產量爲31.74億件,比之八年前幾近“腰斬”;外貿規模下滑,八年間,服裝及衣着附件出口額佔全國比重下滑了超8%。舊有模式難以爲繼,一面是供應鏈日漸“西遷”,另一面則是訂單加速“東南飛”。

據《關於進一步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廣東規劃中的紡織服裝產業規模還應繼續攀升,到明年將衝擊7000億元營收。雙重壓力之下,“嶺南衣”如何延續生命線,又該如何衝擊7000億元營收?

從虎門到深圳,繪出“微笑曲線”

1978年7月,太平服裝廠與港商合辦太平手袋廠,中國第一家來料加工廠落在了虎門。“嶺南衣”由此起步,在這個小鎮衍生出了420億元產值的龐大集羣,養活了超20萬從業者;如今,整個東莞,紡織服裝鞋帽產業也已逼近千億規模。

四十年後,產業重心悄然偏移。東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其服裝產量已連續兩年雙位數下跌;2023年,紡織製品、服裝及配件兩類商品共計出口347億元,同比減少了約25%。

相比之下,一向被認爲以前沿科技、高端製造見長的深圳卻迅速起勢,僅今年一季度紡織服裝出口額便達到261.4億元,增長51.7%。與全省逆向發展的深圳服裝業預示着,在一定程度上,“嶺南衣”的結構模式與地域重心也開始調整。

“不同於其他行業,紡織服裝產業的新質生產力包含三個維度,即文化生產力、科技生產力和綠色生產力。”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認爲,一方面,深圳用時尚迭代了傳統的服裝製造業,通過向品牌延伸獲得了文化加持。

依照《深圳市時尚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4年)》,深圳已對舉辦、參與時裝秀企業按一定比例予以補貼。在相關政策框架下,2022年度,僅龍華、龍崗兩區共有21家品牌獲得深圳時裝週參秀補貼,金額總計520萬元。

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副會長陳韶通表示,相比省內其他地方,深圳對品牌的重視度顯然更高,“受補貼吸引,越來越多品牌商正被從周邊的廣州吸引過去;而一旦頭部企業落戶,又會自然而然牽引一批配套集聚”。

除向外吸引,深圳也見證了一衆品牌的內化培育,這其中既包括從一間童裝店鋪做起的安奈兒,也有專注於設計、由單一品牌發展爲多元一體女裝集團的瑋言服飾……企業個體的求索背後,深圳服裝走出了一條靠品牌贏份額之路,以內衣爲例,儘管深圳內衣產值僅佔全國五分之一,但在高端市場卻佔據了80%的份額。

更廣層面上,廣東服裝紡織產業也在文化加持下,攀向“微笑曲線”的兩端。據統計,全國約半數自有品牌來自廣東;相應地,產業調整繼而帶來從業人員結構的嬗變,目前全省共計有設計師數量15萬人,居全國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一批面料企業也在向下遊成衣品牌拓展。廣州市東海鵬染整製造有限公司便是一例,其於一年前開始招募設計師,創立了“紅標籤”品牌。

公司有關負責人李笑然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向品牌轉型是自身需求與外部環境雙重作用下的結果,即便在面料環節,製造能力也不再是唯一評判標準,客戶越來越看重軟實力,良好的設計、品牌運營都成爲必要加分項。”

另一方面,行業日益看重創新驅動力,尤其面輔料企業開始注重研發。近幾年的大灣區紡博會也越來越成爲高端面料企業的炫技狂歡。例如,東海鵬帶來的三合一功能性混紡面料,不僅模擬出全棉質,且兼具吸溼排汗、抗菌功能;汕頭市雨天晴紡織有限公司在持續改善布料的肌理感和透氣度……兩家企業均稱,每年能拿出20%-30%的資金投入研發。

以這些案例爲縮影,數字化、新材料熱潮逐漸涌起,通過與未來電子信息、未來智能裝備、未來材料等幾大未來產業鏈接,紡織服裝產業日漸撕去低端傳統標籤。

此外,“高研發+定製化開發”的組合也越來越普遍,面料企業往往一邊圍繞客戶需求對主推產品進行鍼對性微調,一邊又聯手下游客戶進行項目式開發。雨天晴紡織解釋稱,產業整體供過於求,企業不得不借此打出差異化優勢;對中小企業而言,定製化的模式也有助於實現月結,縮短賬期,降低庫存壓力。

出海搶單,打造泛大灣區“前店後廠”

2015-2023這八年,廣東服裝及衣着配件出口地位經歷了持續下降,出口額佔全國比重目前已由23.05%跌至14.95%,滑落第二位;相比之下,另一紡服重地江蘇也僅微降1個百分點,浙江卻由18.37%上位至21.42%。

多位從業人員提出,這同全球消費結構變遷有關。

去年,我國棉質與化纖服裝出口占比分別爲28.6%和48.3%,且前者仍在大幅下跌。而廣東服裝恰巧以棉滌、混紡爲主,江浙盛產的化纖服裝已成爲我國服裝出口的優勢產品。廣東亟待圍繞需求變化適時調整產品結構。

更爲重要的因素在於,廣東日益陷入供應鏈“西遷”而訂單“東南飛”的境況。

從供應鏈層面看,廣東失去的份額正快速被新疆等西部省份填補,過去八年間,後者出口佔全國比重從1.99%快速攀升到了8.19%。

近年來,新疆頻頻赴粵招商,重點便放在紡織服裝領域。去年,阿拉爾市黨委書記帶隊考察招商,所選地市廣州、汕頭、東莞、深圳等均爲服裝重地。長期以來,廣東服裝呈現重製造環節、小微企業衆多的特徵,對成本高度敏感的小微工廠作坊,成爲率先轉移的一批。

對此,廣東日益重視引導企業升規和品牌轉型,以期增強其“黏性”。去年,深圳光明區已發佈政策,將對產值首次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尚企業給予相應獎勵。

在轉移過程中,廣東也在引導企業優先將粵東西北作爲落腳點,去年開工的廣清紡織服裝產業有序轉移園便是例證之一;隨着其繼續外溢,泛大灣區地帶也有望成爲主要承接地。

“泛大灣區紡織服裝融通發展將是大勢所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閻巖認爲,未來,江西、湖南、廣西、雲南等地將承接起化纖、紡織、印染、製造等環節轉移,品牌與總部則仍留駐廣東,各方宜形成新的“前店後廠”。

作爲區域合作的另一維度,港澳的對外資源優勢亦應被納入進來。在大灣區紡博會的國際展區,將總部、研發放在港澳而生產置於內地的企業比比皆是。

另一方面,來自歐美的服裝訂單也日益遭受東南亞國家的爭奪。但我國在上游高端面料輔材環節優勢依然。以越南爲例,該國55%—60%的原輔料仍依賴從中國進口。背後,中國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紡織服裝出口金額佔比已達到54.2%,這也意味着,外部市場對我國上游高端產品的需求還將繼續增長。

事實上,比之江浙,廣東相對呈現出服裝強而面料弱的“跛腳”局面,面料產量僅佔全國7%,卻要支撐起佔全國17%的服裝產量。在此背景下,廣東企業亟需鍛造新的不可替代性,加大研發力度,在高端、綠色面料上加速追趕。

不過,就服裝出口渠道而言,廣東仍具備“搶單”優勢。以希音、TEMU等爲代表的跨境電商串聯起大量中小微企業,憑藉“小單快反”模式造船出海。去年,廣東省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佔全國超過三分之一,這一風起雲涌的新業態正成爲對抗紡織服裝供應鏈與訂單雙重擠壓的一道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