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藍白合談得成?兩黨盤算曝光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左)、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右)藍白合默契漸成形,但仍有議題須磨合。(資料照)

2024總統大選進入倒數百日衝刺,在主流民意力促「藍白合」之際,因爲藍營拋出「侯友宜不可能去當副的」,讓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大爲不滿,直球對決「現在比民調,輸的人退選」!讓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佈局許久「在野大聯盟」瀕臨破局邊緣,但民衆黨此舉也等於開出合作條件,爲雙方保留了可能的談判空間。

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日前證實曾與前高雄市長韓國瑜餐敘,討論10月中旬將力推「侯柯配」,並強調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不可能當副的」等說法,爲此柯文哲還在黨內會議怒飆「去死吧」!痛批國民黨一直講「藍白合」,一定要當正的,又不比民調,「那哪叫合作,那叫併吞了!」不過柯在中華戰略學會的活動中又釋出「藍白一定會合,只是看怎麼合」。

隨後柯文哲乾脆直接「梭哈」,提出侯、柯比民調,輸的退選,將藍白合的球丟回國民黨。10月1日啓程訪美時,柯還更進一步向國民黨嗆別耍狠,比民調最乾脆,「我若每區提一個,看他掉多少」。

其實,藍白在立委選舉本就有合作之實,透過兩黨副秘書長層級號而且都是朱、柯核心幕僚,早就建立起「通氣」的管道,默默堆砌彼此善意。包括朱立倫拋出的責任內閣制或是財政紀律,都呼應柯文哲的理念,落實「先談和、再求合」的戰略思維。因此,即便柯文哲放狠話「我若每區提一個,看他掉多少」,但立委先合早已是兩黨的默契。

當然民衆黨也有務實與整體戰略的考量。對於立委提名是否採遍地開花,黨內也曾有過激烈討論,主戰派思考點在於以戰逼和,以及提前爲下次地方選舉操兵。但主和派則基於人才與財源等現實因素,以及最高戰略目標---三黨不過半,成爲國會關鍵少數,認爲沒必要硬推候選人,避免反而變相助民進黨單獨過半,因此立主在立委提名上可以先遞出「橄欖枝」。對於立委參選人連敗事都沒能力的批評,民衆黨核心幕僚不以爲然地表示,不要說藍營相對吃力的中南部,即便北部只要藍綠差距不夠大,有限有沒有影響小雞很清楚,在臺北市,隨便一個現任議員下去選都會改變選情。

面對總統選舉部分,藍營內部鷹派的逼合卻又排副的態度,反倒給選民爲權位坐地分贓的印象,這也讓朱立倫先談共同理再談合作的步調被打亂,雖然民調顯示有6成的選民希望政黨輪替,但這是支持各別在野黨的總量,不意味「藍白合」就能全數收割,過程怎麼鋪排或什麼組合都將影響選票流向,用強壓的逼婚方式只會適得其反,採作2004年「連宋合」的經驗更是誤判,因爲國親系出同源、支持者高度重疊,宋楚瑜當時在揹負破壞泛藍團結以及無法贏回政權的強大壓力下,可說完全沒有選擇。

反觀柯文哲出身綠營,是二二八事件受害者家屬,2014北市長選舉初試啼聲也是有民進黨加持才能一戰成名,身邊大將有綠有藍,大部分更不是國民黨傳統支持者,甚至討厭國民黨更甚民進黨,沒有說服或磨合的過程就硬「送作堆」,這些選民未必願意買單。再者,面對國民黨內部分人士一廂情願地把「藍白合」的想像,投射成以前「國親合模式」,正是直接促成親民黨泡沫的原因,黨內橘營背景的成員仍是「餘悸猶存」,自然成爲主戰路線的旗手,這些都讓柯文哲有相當的底氣可以不甩國民鷹派的施壓。

尤其侯友宜陣營寄望美國行能大加分,民調可以大爆發一直放話10月中旬談「藍白合」。 但外傳的前後任衆議院議長或現任州長的會面,乃至警車開道的禮遇都只聞樓梯響,連可以大內宣的返國前媒體茶敘或返國後記者會都辦不了,就這樣悄悄地結束這趟面試,雖然沒失分但與設定的目標顯有落差,也逼侯一回國就宣佈請假全力投入選舉,透過轉換成爲「陸軍模式」,希望與地方勢力緊密結合,以國民黨組織優勢拉開與柯文哲距離,因此,「藍白合」的大戲勢必將推遲到10月下旬後,而且「黨對黨」模式才談得下去,誠如黨內人士所言,把底牌先翻出來這樣談下去?搞不清楚狀況的大老只會多說多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