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姜鋒:消除中歐隔閡需要定力和時間
名家觀點》姜鋒:消除中歐隔閡需要定力和時間。(示意圖/shutterstock)
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員姜鋒26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中國大陸和歐盟25日在北京舉行第十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進入9月以來,中歐之間互動頻繁:一是李強總理9日與歐盟執委員會主席範德賴恩舉行今年以來第二次會晤,這展現出中歐政府層面高頻率交流在不斷深入;二是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於6日在德國「高科技和數位化之都」慕尼黑舉行,由中方和德國汽車協會、寶馬集團等德方機構及跨國大企業合作舉辦,這展現出中德中歐在政策、科技和產業領域密切合作議題多、前景廣。
姜鋒表示,這樣的景象與今年上半年德國和歐盟一些政府部門宣示其對華政策時所營造的負面輿論環境形成鮮明比照。整體看,當前中歐關係的確很複雜,但實踐層面遠比媒體呈現出來的積極,機會大於風險。中歐關係當前和今後出現什麼樣的曲折狀況,在認知層面上很大程度取決於歐盟方面怎麼看、怎麼做,當然也與中方的迴應相關。
姜鋒稱,歐盟的對華三重定位——「夥伴、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充滿矛盾,偏離了中歐關係的實際。三重定位也干擾中歐合作。
姜鋒稱,歐盟以「去風險」定位中歐關係,是對中歐關係和中歐雙方利益的「風險化」。源於對中國大陸認知赤字。歐盟「去風險」策略建立在對華誤判和不信任基礎上,已經成爲中歐相互認知關係中的破壞因素,其結果擠壓着雙方戰略共識空間,損傷雙方的實際利益。
歐盟決策層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壓縮中歐戰略合作空間就意味着歐盟在對外政策中選項減少,而歐盟謀求的戰略自主是與其對外選項多少成正比的。弱化對華關係,歐洲勢必更加依賴美國。與美國打交道,歐洲已經不止一次吃到苦頭了,「川普化」的美國政治讓歐洲一直心有餘悸。明智的歐洲人士應該明白如何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給自己留下更多選擇餘地和更大的自主空間。
姜鋒認爲,應該看到,中歐關係和中美關係有本質區別:當前中美之間是美方在全力推動不計代價的「戰略競爭」,其核心特徵是美國全方位遏制中國大陸、護持其霸權地位;中歐之間則主要是由歐盟發起的、計算成本的「地緣經濟利益之爭」,其基本特徵是歐盟要防止其在經濟上過於依賴中國大陸。如果這樣的判斷成立,人們就有理由相信中歐關係還會朝着相互健康依存、互惠共贏的大方向發展,雙方的相互認知在經歷過碰撞之後會達到新的平衡。
姜鋒強調,中歐之間合作是主流,在廣泛的關係和互動中存在隔閡也屬正常,這不同於美國對華關係的遏制定位和惡意行爲。要看到中歐相互認知中的客觀差異,諸如中國大陸經濟在世界經濟的比重不斷上升,對中國大陸而言,這是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但歐洲看到的是自己在世界經濟的地位不斷下降,感受到的更多是壓力和焦慮。歐洲理解中國大陸的發展需要時間,中方也需要讓歐洲感受到中國大陸的發展帶給歐洲的不是風險而是機遇,在與歐洲互動中增強針對國別和區域的話語意識,尤其是交鋒之時更應注意交流,回擊少數時也要注意迴應多數。
姜鋒指出,中歐相互理解需要時間和誠意,正如李強在與範德賴恩會晤時所言,中歐雙方要「加強溝通協作,提升中歐經貿關係的可靠性、穩定性」。本月初慕尼黑汽車展上來自中國大陸的新能源汽車廣受關注,歐洲汽車業也感受到了壓力。德國總理蕭茲與中國大陸汽車行業代表同臺演講,表達了「歡迎競爭」的信心,中德雙方在展覽期間還共同舉辦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共同謀畫未來。這些都展現着在健康競爭的環境下,雙方完全擁有相互信任和信心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