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全額出資!臺中食水嵙溪小水力發電廠年底前完工

水輪機設備安裝中。(臺中市水利局提供)

調整水輪機角度與銜接版接合。(臺中市水利局提供)

臺中市水利局成立「小水力發電開發計劃」,採公私協力模式設置「食水嵙溪小水力發電廠」,將於今年底前完工營運,爲全國由縣市政府推動的首座案場,裝置容量爲185KW,可產生約1000張綠電憑證,發電完成後將由民間企業收購綠電及綠電憑證。

臺中市府致力於推廣能源轉型,積極推動多元再生能源,以減少對傳統火力發電的依賴並減少空氣污染問題。水利局與豐澕能環公司、捷博科技公司也響應並共同合作,首創於市管區域排水設置小水力發電設施,全國由縣市政府推動的首座案場「食水嵙溪小水力發電廠」,預計於年底前完工營運。

水利局長範世億表示,水利局成立「臺中市小水力發電開發計劃」,採公私協力模式,與合作廠商簽訂長達20年的合作契約,由開發公司全額出資,未來營運收益則依契約簽訂比例反饋市府,市府則提供公部門相關資源。

範世億指出,食水嵙溪小水力發電廠裝置容量爲185KW,依據經濟部訂定「再生能源憑證實施辦法」換算,可產生約1000張綠電憑證,發電完成後將由民間企業收購綠電及綠電憑證,共同爲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並達成多贏局面。

水利局指出,小水力發電設施的選址是一項重要課題,必須擁有穩定且充足的水量和高水頭等特點,水利局與合作廠商辦理多次現場勘查進行潛力點場址評估,最後選擇食水嵙溪排水爲首座小水力發電廠的建設地點,電廠場址位於石岡壩水資源回收中心旁。

豐澕能環公司總經理蔡孟勳表示,此次水力發電爲臺灣引用虹吸式小水力發電機組的首例,其將水由上水引落至下池,無需額外增加壓力管線及開挖工程,也無需開挖旁通水道,是對既有水利設施影響最少的一種水力發電設備。

水利局指出,水力發電可持續24小時發電,爲再生能源當中最具優勢且穩定性較高的能源,可排除太陽能發電及風力發電等在夜晚或無風期間效能較低的問題,且通常具有較高的能量轉換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