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圍堵晶片 陸學者籲積極發展軟體制造業
面對美方圍堵晶片產業發展,大陸學者指出,加速軟體發展纔是破解之道。(中新社)
面對美國頻頻出招圍堵中方晶片產業發展,日本法政大學教授,人大重陽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宏偉表示,中美貿易摩擦的最痛點,也是被軟體卡脖子。在數據智慧時代,中方需要有危機感,不能因爲有些網路社會發展優勢而自限,必須大力支持網路平臺產業做大做強,繼而才能引領硬體制造更新,無限發展。
趙宏偉在大陸「觀察者網」撰文指出,筆者軟體產業定義爲第一製造業,硬體已是第二製造業。軟體決不是人們不假思索認定的服務業,沒有軟體制造產業大發展,引領硬體產業,就沒有硬體產業的新發展。
他稱,美國對日本施壓,兩國於1986年簽訂《美日半導體協定》,要求日本必須給美國20%的市場分額。日本確實受到損失,但此後半導體生產分額跌落到2021年的15%,名落中國大陸;歐盟更是隻佔3%。日歐沒落的主要原因,在於其軟體產業沒成氣候。
趙宏偉解釋,日本半導體業的衰落教訓是隻重視狹義的硬體制造業,而沒有重視網絡、物聯網、移動通信等軟體制造業的發展,你聽過美國的谷歌、亞馬遜、臉書及安卓,但你聽過有什麼日本的全國性、全球性網路公司嗎?沒有。這就是日本和歐洲在如今面臨產業衰落的重要原因。
「中國還有幾家全國性公司,但還沒有全球性公司,必須引以爲戒,要有危機感、緊迫感。」他認爲,在數據智慧時代,對市場需求的第一供給和反應是軟體制造業;沒有了軟體側的需求,就沒有了硬體努力的方向。
但在數據智慧時代,前無古人了,下一步,腳往哪個方向邁?這種生死存亡,不僅是源於一個個企業的選擇,產業政策的導向也會對產業未來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趙宏偉強調,中方不應該獲得了一些網路社會發展優勢卻自限、放棄優勢。從頂層設計角度來看,中方需要重新認識高新產業發展規律的變化,大力支持作爲第一製造產業的網路平臺產業,使之能夠做大做強,像谷歌、亞馬遜那樣產生全球影響力;這樣就能生成出無數的軟體靈感,引領硬體制造持續更新換代,無限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