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豈止在奧運

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

文丨華商韜略 陳斯文

這是2023年6月的一天,下午4點,雲南三壩鄉白水臺小學結束了一天的課程。

回到宿舍,彝族小姑娘達鷲鷲伽嫫(妞妞)放下書包,換上球鞋,來到運動場,準備開始另一項課程——籃球。

12歲的妞妞,球齡已有6年,152釐米的身高,卻可以摸到232釐米的高度,28米的籃球場,折返一次,只需8秒。

天賦、刻苦以及最重要的熱愛,讓妞妞成爲了學校“博愛”籃球校隊的隊員。她格外珍惜這個身份,以及腳下的球鞋、身上的隊服,甚至是教練手中的戰術板。

她還記得,在一年之前,這些裝備都只能在電視裡看到。

兩小時的訓練很快結束了,妞妞來到食堂,除了晚餐,還有每日標配的牛奶,這同樣是從一年前開始出現在她生活中的。

對妞妞而言,生活中有籃球,有隊友,以及一日三餐的牛奶,意味着可以忘掉一切煩心事。但她還有更大的開心——只等暑假來臨,她就要開啓一場特別的旅程。

作爲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潘剛的一天總會被會議、會晤、差旅填滿。但2023年7月的這一天,他卻特意從忙碌中抽身,接待一羣特別的客人。

這羣客人,就是妞妞和她的隊友們。

從雲南到內蒙古,白水臺小學的小運動員們不僅走出大山,跨越了整個中國,更是來到了與他們熱愛與夢想緊緊連接的地方——無論是籃球裝備,還是一日三餐的營養,乃至於博愛籃球隊的成立,都來自這家乳業龍頭的襄助。

這一天,妞妞和她的隊友們在伊利工廠參觀了牛奶的智造流程;在敕勒川生態牧場見到了優質奶源是怎樣養成的;在乳文化博物館學習了乳品的歷史;還參加了一場特別的“局”。

在伊利總部,潘剛專門沖泡了五杯奶粉,組織了一個“奶局”,來招待遠道而來的小客人。

暢遊伊利,暢飲牛奶,以及最重要的暢談夢想,在這一天的伊利之旅過後,白水臺小學的小客人們,繼續踏上了爲熱愛上場的尋夢之路。

妞妞的故事,只是衆多孩子的縮影——從2022年起,通過伊利集團發起的“伊利營養2030”平臺型公益項目,從四川大涼山到雲南香格里拉,從內蒙古武川到貴州黔南,27個省的80萬兒童,都得到了營養與健康的守護。那些懷有體育夢的孩子,也都在一次次更具體的助力活動中,得以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一步。

▲伊利爲香格里拉格咱鄉小學的孩子們帶來營養支持

從小操場,到大賽場,伊利對於營養、健康、熱愛、夢想的助力,二十二年從未止步。

2024年7月26日,第33屆奧運會在巴黎埃菲爾鐵塔的見證下隆重開幕,在中國奧運代表團的隊伍中,多個優勢項目的優秀新生代運動員,還有另一個隱藏身份:“伊利之隊”。

作爲2024年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官方乳製品合作伙伴,伊利助力體育強國的車輪,再次隆隆轉動。

北京奧運會、倫敦奧運會、索契冬奧會、里約奧運會、平昌冬奧會、東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再加上本屆奧運,伊利與這項人類規模最大的綜合型賽事緊密相連,已經歷經八屆近二十年,近40支奧運隊伍、數萬名運動員都成爲了見證者。

將歷程總結成數字,只需寥寥數語,但歷程背後,卻寫滿艱辛——對於一家企業而言,它不僅意味着巨大投入,更需要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作爲支持,以及與奧運同轍共軌的“自我超越”精神。

對於伊利而言,這同樣是一場漫長的夢想與熱愛之旅。

2002年的一天,一羣穿着西裝的人,從呼和浩特來到了北京。

這支團隊,由潘剛帶隊,他們來到北京奧組委辦公地,東二環邊上的青藍大廈。在會議室裡,潘剛滿臉誠摯地對工作人員說:

“我們來自伊利,希望能爲北京奧運會做點事情。”

不過,伊利得到的回饋,卻讓人難免失望——國家現在還沒有啓動奧運市場開發,將來有了規則你們再來。

事實上,奧組委的工作人員並不清楚,這支團隊得以造訪,已是衝破阻力之後。

在伊利集團內部,圍繞是否要服務2008年北京奧運會,管理層會議上曾發生過一場爭執。反對的理由很有道理:伊利身處內蒙古,只是一家地方企業,以當時的知名度、銷售規模,服務奧運會這樣的國際盛會,難度之大,風險之高,幾乎超過了能力上限。

但這場爭執,最終由潘剛一錘定音:

身爲主辦國,不能讓外國運動員揹着牛奶來中國。作爲民族企業,我們有能力、更有責任服務好北京奧運會。

在伊利和潘剛的世界裡,有許多行動都可以被總結成堅持。比如“對中國奧運盛事,伊利全力支持”的信念;比如一次次敲開北京奧組委的大門;比如對國際奧委會資質考察的完全開放……

這些堅持與努力,最終幫助伊利從激烈角逐中脫穎而出,成功牽手北京奧運會。

但要牽手奧運,僅有全力支持的信念是不夠的,如何以奧運品質爲賽事提供服務,背後需要一整套體系作爲匹配。

因此,更大的堅持與努力,其實體現在賽事之外。

在伊利成爲2008年奧運會合作夥伴之時,伊利剛剛經歷了自1999年開始的一輪行業擴容,以品質來塑造品牌,正是彼時乳業新時代的行業主線。

作爲今日伊利靈魂人物的潘剛,在1992年就加入了伊利前身——呼和浩特市回民奶製品廠,從生產一線,到質檢關卡,從基層工人,到單獨執掌業務,獨特的經歷讓他成爲資深乳業人,也讓他對於行業的理解、對於乳品品質的認識遠超常人。

這最終演變成了伊利對於品質的系統化要求。

乳業的一個特點,在於它真正貫穿了一、二、三產業。它的上游環節,是包括了牧草種植、奶牛飼養的農業體系;在它的中游,是涵蓋採購、研發、生產、質檢多道流程,過濾、殺菌、均質、灌裝多道工藝的現代工業體系;在它的下游,是擁有配送、物流、網點、品牌的營銷服務體系;在最終端,則對應着海量的大衆消費者。

因此對伊利而言,生產一杯奶的意義並不侷限於簡單工業,它代表了從農田到餐桌,無數個質量控制的關鍵點,難度遠超其他行業。

但在潘剛看來,這卻是最重要的:

“比起品質,代價和困難都算不了什麼。”

在成爲奧運合作伙伴後的三年裡,伊利對自己的質量管理體系和供應鏈管理能力,進行了一輪完整的升級。這種要求甚至達到了苛刻的程度:

在伊利體系內,有一個著名的質量管理“三條線”——檢測中,在國標線的基礎上提升50%的標準作爲企標線,在企標線的基礎上,再提升20%作爲內控線。

儘管困難、阻力、與投入相伴始終,但對乳業的理解,對行業的熱愛,對全力襄助奧運的信念,以及對奧運會“自我超越”精神的追隨,都讓潘剛始終堅信:

只有品質之路,纔是正確之路。

2008年8月8日,在漫天的絢爛煙花中,北京爲世界奉獻了一場無與倫比的奧運盛會。而盛會之中,面對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8000名運動員、教練員與隨隊官員,伊利作爲唯一一家符合奧運標準的乳製品企業,成爲了盛會的營養保障者。

這是比肩金牌的榮譽,是對勇者克難的最好獎勵。

2015年的一天,正在差旅途中的潘剛,給剛剛成立的北京冬奧組委寫了一封信。

在這封信裡,潘剛代表伊利表示,將全力支持2022年北京冬奧會,並向冬奧組委正式提交申請。

相比13年前敲開北京奧組委大門,此時的伊利,早已實現了一個巨大跨越——從年收入不足5億元的乳品企業,到劍指千億營收的乳業龍頭。

此時的伊利,上擁優質奶源,下掌全國渠道,中建奶源樞紐,對內嚴抓現代製造與品控標準,真正實現了“縱貫南北、輻射東西”戰略佈局。如果將伊利放在更細的顯微鏡下觀察,還可以看到一連串不斷自我挑戰,不斷自我超越的紀錄:

比如安慕希、金典、伊利純牛奶、優酸乳四個百億級單品的現象級成就。

比如,它是中國首家營收過百億的乳品企業;比如它在只有6萬網點的時候,果斷牽手上海世博會,與來自全球的消費者進行互動,讓企業品牌得以揚帆出海。

比如它爲了讓奶牛睡眠環境更佳,在行業內首個引入“沙牀”替代稻草墊料,保證一天中奶牛躺臥時間超過十小時,成爲今日國內奶牛飼養標配。

比如它爲了解決乳糖不耐受的全球性難題,專門研發出舒化無乳糖產品;通過解決酸奶濃稠掛壁無法量產、水乳分離的行業工藝世界性難題,成功研發出第一代安慕希常溫酸奶。

在伊利本身的躍遷之外,也走過了倫敦、索契兩屆盛會而歷久彌新,除了繼續爲中國體育健兒提供營養保障之外,倫敦紅色雙層大巴車身上的東方面孔與中國元素,4部以普通人爲主角的奧運微電影,都在向世界講述着普通中國人對奧林匹克的詮釋與踐行。

這些紀錄、成就與現象的背後,既有伊利管理層與整條產業鏈的努力與智慧,也有它與數以億計的消費者發生的緊密聯繫,既有“自我超越”精神的鼓舞,也有全體伊利人對於健康中國這項事業的忠誠與熱愛。

對於伊利而言,這是一家巨頭的新開端,也是它助力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新起點。

兩年後,在潘剛的極力推動下,伊利成爲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唯一乳製品合作伙伴。這幫助伊利贏得了新的榮譽——中國唯一一家同時服務夏季奧運和冬季奧運的“雙奧企業”。

2022年早春二月,北京再次用現場上空的璀璨煙火、開幕式絢爛的表演,迎來了冬奧賽場上的激烈競技。武大靖、蘇翊鳴兩位明星運動員的驚險奪金之旅,既是“更高、更快、更強”奧運精神的演繹,也爲伊利自我超越的歷程,書寫了最好的代言時刻。

但無論是龍頭地位,還是奪金時刻,乃至於助力奧運保障,事業背後所付出的代價,都只有親歷者能體會其中辛苦。

在北京冬奧會的保障中,時常需要面對大雪、大風等極端天氣。此時既要考慮車輛保溫,確保牛奶不因冰凍變質,也要考慮運輸效率,趕在運動員抵達前安置產品。

伊利冬奧產品供應部的楊新宇,至今都記得那個雪夜。

位於海拔2199米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因爲牛奶冷凍設備出現故障,需要連夜趕赴維修。那一天,他在專業裝車設備停運,裝載工人下班的條件下,與幾位同事赤手空拳將設備搬運上車,歷經三個小時抵達現場,又在天亮之前搶修完畢。

事後,他只是簡單說了一句:

“山路再曲折,再高再冷,給冬奧運動員的保障也不能停。”

2024年4月,伊利發佈了自己過去一年的成績單:

營收1262億元,歸母淨利潤104.3億元。除此之外,它還連續四年位居“全球最具價值乳品品牌10強”榜首。

作爲中國乳業龍頭,留給伊利的目標其實早已明確——全球乳業第一。

要實現這個目標,它的路徑也已清晰——讓自己三大產業壓艙石的作用更紮實;讓自己對全產業鏈的引領與多贏,步入持續的正向循環。

當然,這些路徑中,還包括“持續攜手奧運、助力體育強國”的信念,以及“國人喝好奶,強健我民族”的使命。

對奧運精神的共同踐行,成就了中國奧運軍團的冠軍時刻,也成就了伊利的龍頭地位。這是中國體育事業持續挑戰、爲國爭光的夢想故事,也是一家企業自我超越、全面領先的夢想故事。

但作爲伊利的掌舵者,潘剛還希望能讓更多人感受到夢想與熱愛的力量。

奧運大賽場的根基,在於無數個小操場,奧運冠軍的起點,在於無數個懷有夢想的孩子,體育強國的事業,源於健康中國的偉業。

這成爲了“伊利營養2030”平臺型公益項目的開端。

在內蒙古武川,西烏蘭不浪鎮中心學校的足球場上,一位孩子倚靠球門,看着被踢破的足球發呆。後來,這個孩子收到了前皇馬球星親筆簽名的足球。

在雲南魯甸鵲落小學,一羣孩子用特製的長吸管喝牛奶,因爲他們想用這樣的方式,讓稀缺牛奶帶來的快樂更久。後來,牛奶走進了孩子們的日常生活。

在雲南迪慶格咱鄉小學,一位數學老師帶着一羣孩子在3000米高原堅持踢球,卻總是能奪得全州冠軍。後來,孩子們擁有了專業的足球裝備與器材。

在四川涼山甘洛縣,一羣皮膚黝黑的孩子渴望長到一米八,渴望離籃板更近,渴望打進夢想的CBA大舞臺,他們的教練,彝族小夥子瓦爾阿木希望“他們擁有翅膀,學會自由翱翔”。

後來,這支“涼山黑鷹隊”,不僅得到了身體上的營養支持,也得到了楊鳴、孫悅、翟曉川這些籃球名宿的專業指導……

2024年3月,貴州榕江縣八開鎮中心校,放假歸來的孩子們發現,學校的操場完全變了樣:硬邦邦的水泥地,已經綠茵滿布,變成了一個現代化的專業足球場。

四年級的石欣悅寫了一封信:

“感謝你們的幫助,讓我們有了一個獨一無二的足球場,讓我們每天都能喝到可口的牛奶,還讓我們有了足球鞋、足球衣和新足球。”

在這一連串故事背後,都有“伊利營養2030”公益行動的陪伴,它們發生在大山之巔、發生在高原之上,但關於夢想、熱愛、營養、健康的主題,卻始終不變。

從2017年起,伊利集團“伊利營養2020”及“伊利營養2030”公益行動,就持續通過營養物資捐贈、健康知識科普、夢想關愛守護三大行動,來守護中國孩子的夢想與熱愛。截至目前,項目已經累計投入超億元,有27個省市區的80萬孩子,因此受益。

在距離北京奧運會開幕整整16年的今天,伊利集團的奧運篇章,還在接連展開。現在,讓我們回到故事的起點。

2023年,雲南白水臺小學的孩子們,在伊利的幫助下組建了“博愛籃球校隊”。一年後的7月18日,他們迎來了來自伊利的老朋友。

彝族小姑娘妞妞的個子更高了,跑得也更快了,即使和男孩子打籃球混合賽,也絲毫不落下風。更讓人驚喜的是,在過去一年裡,走出過大山、交到了朋友,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妞妞不再害羞。

還有8天,巴黎奧運會就要開幕了,爲了迎接這個時刻,白水臺小學的孩子們,也舉辦了一場特別的活動——“夢想村奧會”。

▲雲南香格里拉白水臺的孩子們在“夢想村奧會”活動現場

那一天,香格里拉的天空晴日朗照,在小學操場上,一個孩子把接力棒遞給了自己的隊友,陽光灑在了他的笑臉上。

2008年7月,潘剛成爲了奧運聖火在呼和浩特的火炬手,完成了最後一棒的傳遞。在火炬傳遞現場,對着鏡頭,他只說了一句:

“儘管每個火炬手只跑了短短的幾十米,但是每個人跑那麼一小步,整個國家就跑了一大步。”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