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做超市,野心有多大?
成立五年多後,美團買菜進行了最大範圍的一次品牌更名。
12月1日,美團正式宣佈美團買菜更名小象超市。小象超市業務負責人特別強調,啓用新品牌是美團向本地零售領域進階的戰略舉措。
今年,美團買菜相繼開通蘇州、杭州兩座新城市,另據美團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在去年同期高基數下,二季度美團買菜同比穩健增長,標品及美團買菜自有品牌的交易額佔比持續上升。
無獨有偶,2022年10月,美團優選宣佈品牌升級爲“明日達超市”。同時,美團優選的SKU數量計劃做到3000個,向大型會員制超市看齊。
“優選可以幫助進一步提升用戶使用頻率,優選數據是在增長的,只是增長略微放緩了,我們已經找到了放緩的原因,並制定了一個新的、修訂後的策略來改善運營。我們會進一步優化這個業務。”美團高管在今年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
今年三季度配送總訂單量達到62億筆的美團閃購,從業務模型來看就是廣泛連接本地商超、便利店等業態。三季度數據顯示,美團閃購已經與近400個零售品牌建立合作關係,年活躍商家數同比增長30%。
在今年9月的美團即時零售產業大會上,美團副總裁、閃購負責人肖昆透露,過去四個季度,美團閃購規模已達1750億;到2026年將超4000億。
三項業務均與本地超市產生高度聯繫,美團的本地零售佈局“圖窮匕見”。
由於外賣平臺及前置倉等新零售業態的高速發展,消費者們對於“即時到家“的零售需求與日俱增,消費者對交付時效的要求越來越高。
麥肯錫的數據報告顯示,近60%的90後消費者希望在下單後當天就收到貨,85%的80後消費者希望當天收到貨。
美團的業務數據也反映出相同的趨勢,“在美團閃購上,一度有近35%的用戶搜索不到自己想要的商品。“美團閃購相關負責人表示,閃購的需求比供給跑得快。
線下零售在線上提供商品與服務,這不僅是快速增長的消費需求,更是實體零售轉型過程中重要的流量抓手。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便利店線上化服務比例達到73%,同比增加11個百分點。
需求與供給都在向本地零售業態集中,尤其在本地運力充足、線上平臺的技術與服務高度成熟的條件下,以社區爲單位的消費者,更願意在“附近”即時性地下單購物、取貨。
據地歌網作者瞭解,在上海,羅森、全家等便利店品牌的部分門店,在美團閃購的日單量能做到2-3萬單。
與此同時,從去年開始,美團閃電倉便針對美妝日化、母嬰玩具、文體文具等垂直品類展開招商,進一步滿足特定消費者的需求。
當然,不僅是即時性需求,針對不同層次、不同購買力的消費者,美團的本地零售佈局更是“多點開花”。
此次更名後的小象超市,主要滿足對生鮮交付時效有極高要求的用戶,但業務成本也很高,因此主要服務於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的用戶;美團閃購聚焦日百、快消等品類,通過對接本地零售業態來滿足消費者的即時需求,主要在各省會城市和地級市提供服務,業務成本低於美團買菜,針對非餐類便利店的技術服務費率僅有5%。
另外,社區團購業務美團優選採取社會化協作模式,比如中心倉從專業的物流園區租賃、網格倉採取加盟制,平臺以極低的拓展成本,滿足更廣泛的、價格敏感型的消費需求。目前,美團優選已經入駐超過2600座縣市。
根據時效要求、價格定位和拓展成本的不同,美團通過優選、閃購等業務形成本地零售的圈層佈局,旨在更好地服務差異化的消費者需求。
當然,要做好本地零售,美團也會遭遇多重挑戰。
一方面,美團本地零售的部分業務會面臨政策的不確定性,比如美團醫藥。2022 年 6 月,《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試行)》正式發佈並開始施行。《細則》嚴禁平臺在處方開具前向患者提供處方藥,同時處方藥應當憑醫師處方銷售、調劑和使用。
據《晚點LatePost》,處方藥在美團買藥總訂單量中佔3-4成。
另一方面,本地零售賽道上,美團會遇到更多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比如閃購與京東要爭奪對3C品類的消費心智;盒馬針對門店發起折扣化變革,繼續與競對“卷”價格戰;抖音向美團的業務腹地發起猛攻,同時也已經在北上廣深等主要城市推出“小時達”零售服務。
今年年初,美團股價超過172港元,但此後股價就處於持續下滑的趨勢;一直到今年12月,美團的股價跌幅超過50%。
但美團CEO王興表示,管理層對公司的長期增長潛力有十足信心,目前美團在二級市場的股價只反映了外賣單一業務的估值,並不符合公司的內在價值。
競對都想分食本地零售的大蛋糕,但美團自有其戰略定力。
美團做本地零售的優勢在於能快速複用過去成功的業務能力,比如對運力、門店及平臺的運營經驗和技術等,並且美團還在繼續發力垂直品類與品牌。今年2月,美團旗下酒類O2O品牌“歪馬送酒”進入四川,此前已經在廣東試水。
在本地零售的這場馬拉松比賽中,美團目前仍處於領先位置。但問題是,美團還能保持領先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