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整理包包就能存到「溫泉旅行」經費?斷捨離專家這麼做

作家山下英子一回家就會將當天包包裝的東西全部倒出來一一檢視,並將零錢存起來。 示意圖/freepik

包包內的東西全部放到籃子裡

「要、不要」馬上一目瞭然

外出一整天,包包簡直化身成垃圾桶。我一回家固定會做的事,就是將當天包包裝的東西全部倒出來。

打開包包、丟掉垃圾、把裡面的東西全部移到籃子裡,透過這個動作,自己也能簡略回顧一整天的過程。那天有緣認識的人給的名片、新企劃的資料、剛出版的新書等等,從包包裡面不斷拿出各種東西。

俯瞰裝着包包內容物的籃子就能統一檢視帶在身邊的隨身用品,例如:補充快用完的文具;發現自己不會補妝,所以不需要帶化妝包等。

這麼做的好處還能預防自己忘記帶東西。不管隔天想用同一個包包或是別的包包,同樣都要從籃子內拿出物品。因此得以從慌亂的早晨中獲得解放。

回家之後也要審視錢包的內容物,如果有收據就拿到書房裡的專用籃子保存,雖然我不記帳,但會管理計算經費的收據。

擅長「斷舍離」的作家山下英子習慣每天清空包包。 圖/臺灣廣廈

回顧一整天的過程把東西從包包移動到籃子內後俯瞰檢視,我每天回家後都會馬上進行這項儀式,只放會使用的卡片,最近開始使用的皮革長夾裡,除了現金之外,只有一張銀行提款卡、兩張信用卡、車票卡以及健保卡。

清空包包,也將錢包變輕薄,讓「辛苦一整天」的包包與錢包可以好好休息,放鬆地「呼吸」,我都會定期更換包包跟錢包,其實我非常喜歡買包包,並時常在旅行時購買喜歡的包包。相對地,我會管制手邊物品的「總數量」,平常手上約莫有五到六個包包,加上兩個行李箱。一旦數量超過,我就會爲它們找「新的歸處」,儘早脫手。錢包的更換週期約是一年一次。畢竟錢包是「金錢的家」,我想要讓它維持活絡。

小雜物要「統一管理」

不需要大量儲備文具

大家是否曾因爲「找不到買回來的備用電池!」而在家裡展開大規模搜索呢?由於許多物品常需要替換乾電池,覺得很難固定放置的地方嗎?

如果考量到家事動線,將電池放在「會用的地方」就很方便吧?但無論是廚房、客廳或是洗臉檯,都會用到乾電池,如果在每個需要的地方都放了,那隻會不斷增加放電池的位置,最後反而不容易找到電池。

那麼就把東西統一放在同個地方吧!這就是「統一管理」。

這是一種讓自己明白「走去那邊就一定有」的狀態,我們並不會覺得走到目的地很辛苦,但如果是要一邊猜想着「在這邊嗎?還是那邊?」一邊四處尋找,心情上可就完全不一樣。

我家乾電池的指定位置是玄關處的櫃子,電池跟燈泡一起放在櫃子的抽屜裡面,旁邊抽屜還放着點火器跟打火機,櫃子裡還有備用紙巾跟面紙、防災避難品的礦泉水、手電筒、油燈、絕緣膠帶、封箱膠帶、其餘工具等等。

生活備用品統一放在櫃子裡

我把生活備用品全部放在這個櫃子裡「統一管理」。橡皮擦、墨水等小物品很繁雜,雖然會想用「標籤收納術」整理,但其實沒有那個必要。就算努力完成詳細分類,也只有一開始會派上用場。

斷舍離物品,「一眼看清數量」方便整理

斷舍離即是用來打造不需詳細分類也不會有問題的系統,能夠「俯瞰」檢視抽屜就是最關鍵的重點。爲此需要先嚴選備用品跟數量,我的文具「固定總數量」是一支原子筆、三支簽字筆、一卷透明膠帶、五份便條紙,有些人家裡有成堆的文具備用品,結果幾乎都沒登場便成了無用之物,在大量的原子筆中弄丟了簽字筆,最後還得再買一次。

一眼就能看清有多少數量,這便是斷舍離的成果。

《家事斷舍離:第一本打破收納迷思、讓每個人都能不必特別花時間就做好家事的減法生活書!》。 圖/臺灣廣廈提供

本文摘自《家事斷舍離:第一本打破收納迷思、讓每個人都能不必特別花時間就做好家事的減法生活書!》,2018/10/05臺灣廣廈

│更多精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