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揭反對烏加入北約2大主因 「我沒什麼好道歉的」

前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7日表示任內已對俄烏情勢盡力,認爲自己「沒有什麼好道歉的」。(圖/路透社)

前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昨(7)日表示,對於俄烏情勢演變至此「沒有什麼好道歉的」,強調自己已努力。她也爲自己於2008年反對烏克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決定辯護,指出當時如果讓烏加入北約,恐讓普丁出手,同時烏克蘭也還是個充滿腐敗、由寡頭治理的國家。

綜合英國《衛報》(The Guardian)、英國廣播公司(BBC)、路透社等外媒報導,梅克爾昨日接受德國《明鏡週刊》(Der Spiegel)記者歐桑(Alexander Osang)訪問,這是她卸任總理職務6個月後的首場主要專訪。

當被問到她是否後悔在2008年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時,梅克爾辯護她當時希望避免升高與俄羅斯的緊張情勢,同時烏克蘭那時也尚未準備好加入北約。

「烏克蘭當時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認識的國家,是一個非常分裂的烏克蘭,就算是改革派提摩申科(Yulia Tymoshenko)、尤申科(Viktor Yushchenko)也意見相左,這代表它不是一個內在民主強化的國家。」

她也提到烏克蘭當時仍是由寡頭治理的國家,「這個國家不穩定,充滿腐敗。」

梅克爾也解釋,當時若同意烏克蘭加入北約,在俄羅斯總統普丁眼中將等同於「宣戰」,她說非常瞭解普丁的想法,不希望進一步激怒普丁。

梅克爾稱是基於烏克蘭的最大利益才阻擋烏克蘭加入北約,強調真正加入北約須經歷一段過程,「我知道這個過程中普丁會對烏克蘭做一些不利於它的事。」

關於爲了解決烏東衝突而在2014、2015年簽署的《明斯克協議》,梅克爾強調這2份協議爲烏克蘭爭取了時間、強化自己的軍隊,「它讓這場紛爭冷靜下來,爲烏克蘭爭取時間發展成現在的樣子。」

「如果我說和那個男人(指普丁)沒什麼好談的,我會感到很糟」,「沒有成功令人相當難過,但我不怪自己沒有嘗試。」她認爲自己已努力,「我不需要因爲不夠努力而責怪自己,我不認爲我應該說『那是錯的』,這也是爲什麼我沒什麼好道歉的。」

關於德國的寬容態度是否導致克宮更加膽大妄爲,梅克爾認爲蘇聯解體制造的地緣政治問題在她16年任期中仍持續存在,「沒辦法合適地結束冷戰,俄羅斯問題一直存在。」

梅克爾表示一直到任期結束前幾周纔開始嚴肅看待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可能性,除了在專訪中明確譴責俄羅斯外,她似乎也暗示西方必須承擔部分責任。她認爲俄羅斯犯下「大錯」,「我要講清楚,我不同意普丁先生的觀點,但我們未能創造一個能避免這個(烏克蘭戰爭)的安全架構,我們也應該考慮這一點。」

針對外界批評,在她帶領下的德國陷入透過貿易關係就能讓俄羅斯民主化的幻想,梅克爾也予以駁斥,「我不相信貿易能改變普丁」,強調她的信念是政治合作是可能的,至少與俄羅斯發展一些經濟關係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