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M109A6射程不足 沒買到也別遺憾
美國M109A6「帕拉丁」自走砲,其性能有射程不足問題。(摘自美國陸軍官網)
美國對臺軍售經常反反覆覆,M109自走砲就是一例。2021年美國政府同意軍售臺灣M109A6「帕拉丁」自走砲,總價值7.5億美元,數量40門。然而沒多久就發生烏克蘭戰爭,美國將原本供應臺灣的自走砲挪給烏克蘭,引起輿論譁然。其實單論性能,國軍現役M109自走砲有射程不足問題,且計劃售臺的A6型,甚至美軍現役的A7型也一樣。
國軍目前有2款、3型自走砲,分別是M109A2、M109A5,以及M110A2,其中M109A2與A5皆爲155公釐,M110A2則爲203公釐。
203公釐就是8英吋,M110A2也被稱爲「8吋自走榴」,它是在1981年購入,總數爲75門。說到8英吋,就會讓人想到823砲戰時期的「8吋榴神話」,據說美國提供的6門8吋榴彈砲,成功擊中廈門車站,當時車站還堆放大量共軍彈藥,造成嚴重爆炸,也使得砲戰轉趨平靜,金門轉危爲安,不過,這則傳說的真實性有待考證。
言歸正傳,M110A2可以視爲M55自走砲的接班人,其砲管長度明顯有所增加,達到37倍徑,也就是7.51公尺,射程也增加到23公里,如果改用吹氣彈,更可提升到29公里。無庸置疑的,M110是國軍威力最大的自走砲,不過該砲自動化程度很低,自走砲本身不具備彈藥儲存能力,需要彈藥車在旁提供,連同支援車輛的人員,至少需13人才能操作這門砲。另一方面,M110沒有砲塔,開放式結構毫無防護,砲手有承受發射後衝擊波的風險。
再來介紹M109,國軍目前有2型,分別是1982年購入的A2型,總數197門;以及1998年購入的A5型,總數28門。兩種自走砲最大差別在射程,A2射程24公里,A5砲可以容許更大的膛壓,射程增至30公里。
雖然A5型性能較好,但是數量不多,A2型仍然是國軍最主要的自走砲;另一方面,不管是A2還是A5,自動化程度都不高,相當倚賴人力操砲,射擊頻率爲1分鐘僅2發,還需要下車操砲,射擊完成後的撤離時間較長,有可能被敵方反擊。
至於美國暫緩供應的M109A6「帕拉丁」,是在通訊與指揮管理系統部分做出革新,並加裝半自動裝彈機,使它的射擊效率明顯大幅提升,停車後的準備時間只要30秒,射擊完畢後的撤離時間也只需要30秒,大幅提升存活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M109A6沒有修改主砲規格,仍然是39倍徑,因此最大射程仍然與A5相同。事實上,即使是美軍現役、最新式的M109A7也沒有改變。這是美軍本身戰略規畫所致,由於美軍相當強調海外部署,M109必須裝入C-17運輸機裡,如果像其他北約國家的火砲,砲管長度達到52倍徑(8.06公尺),就需要拆掉砲管才能送入運輸機,主砲的拆卸時間至少需要3個小時,這對美軍快速反應部隊幾乎隨時出發不符合。而且美國海空軍實力很強,各種遠距打擊武器,舉凡飛彈、火箭、滑翔炸彈的射程都長於火砲,因此美軍在越戰之後,對火砲射程的改良工作,一直都不重視。
綜觀國際上的自走砲,比如韓國K9、德國Pzh2000、法國凱撒,砲管都增長至52倍徑,射程增進到40公里,增程彈可到54公里。相形之下,美國自走砲就顯得落後。從臺海防衛作戰角度來看, 射程不長的M109A6,甚至M109A7,都不是我們需要的防衛裝備。
美方主動取消給我們的M109訂單後,其替代方案是M142「海馬士HIMARS」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倒頗符合臺灣防衛所需。基礎火箭彈射程70公里,增程彈射可達到150公里,性能都比傳統火砲好得多。
不過,海馬士很昂貴,無法大量部署,因此我們仍需要尋找射程長、自動化程度高的先進自走砲。媒體所提到的捷克DITA8輪卡車砲是不錯的方案。但是現有的大量的M110與M109自走砲,或許也該考慮自行性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