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動科技戰 中國半導體設備行業迎黃金時代
由於美國對中國發動科技戰,中國半導體設備行業正面臨黃金時代。(示意圖/shutterstock)
在美國加強半導體領域對中限制的背景下,中國正在加速完善半導體制造設備和材料等供應鏈。中國製造設備的營業收入增至5年前的6倍,中國半導體大型企業的國產採用率被認爲已達到約3成。大型製造設備和材料企業獲得中國政府支援,正在推進合計約500億元(人民幣,下同)規模的投資,合作對抗美國。
日經新聞報導,美國與中國於半導體領域的脫鉤似乎不可避免,對於涉足製造設備和材料的中國企業來說,這是最好的商機;上海矽產業集團總裁邱慈雲18日至19日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行的有關半導體供應鏈的國際會議上如此強調。
中國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大型企業、在清洗工序具有優勢的盛美半導體設備(ACM Research)董事長王暉也指出,全球政治摩擦可能會給中國的半導體制造機械行業帶來一個黃金時代。
實際上,由於美國加強管制,部分外國製造設備的進口陷入停滯。中國政府正通過補貼和政府基金的投資,扶持中國製造設備和材料企業。越來越多觀點認爲,中國將向半導體領域提供1兆元以上的支援。
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團體的數據,預計半導體制造設備2022年的營業收入達到約520億元,增至2017年的約6倍。在材料方面,2022年約爲620億元,增至2017年的近3倍。上海矽產業集團的營業收入在同一時期增至約5倍。中國媒體報導稱,中國半導體工廠引進中國企業製造設備的比例從2021年的21%提高至2022年的35%。
中國最大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廠商北方華創科技集團(NAURA),2022財年(截至2022年12月)的營業收入爲146億元,增至2017財年的逾6倍。排在中國半導體制造設備第2位、涉足蝕刻的中微半導體設備(AMEC)2022財年的營業收入也增至2017財年的約5倍。
此外,中芯國際計劃在2023財年維持與上年持平的投資,而向中芯國際供貨的中國大型企業則正在擴大投資,相關新工廠和研究設施的建設正在推進,2022年起公佈的投資額合計達到500億元規模。
與此同時,外國大型半導體制造設備企業仍在中國尋找商機。在廣州的會議上,應用材料公司(AMAT)、科磊(KLA)和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等美國大型企業、德國西門子等作爲贊助商參加,尋找在中國市場的機會。
美國等大型半導體制造設備企業之所以專注於中國市場,是因爲中國繫世界最大的半導體市場,還是半導體制造設備的市場。中國研究半導體領域的芯思想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在美國三大半導體制造設備企業2022年的營業收入中,中國佔比達到約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