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9月CPI超預期,失業救濟申請數創14個月新高

中新經緯10月11日電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美國勞工部週四(10月10日)報告稱,9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上漲速度高於預期,同時,受颶風海倫和波音公司罷工影響,失業救濟申請人數出現意外增長。

數據顯示,9月美國CPI環比增長0.2%,經季節性調整前同比增長2.4%。當月,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核心CPI環比增長0.3%,經季節性調整前同比增長3.3%。兩項數據均比市場預期高出0.1個百分點。

美國勞工統計局表示,通脹率上漲(佔漲幅的四分之三以上)主要來自食品價格上漲0.4%和住房成本上漲0.2%,抵消了能源價格下跌1.9%的影響。其他推動CPI上漲的因素包括二手車價格上漲0.3%,新車價格上漲0.2%。醫療保健服務價格上漲0.7%,服裝價格上漲1.1%。

該報告發布後,美股期貨走低。

據報道,美聯儲已開始下調基準利率。繼9月下調50個基點後,市場預計美聯儲將繼續下調利率,但降息速度和幅度仍存在疑問。美聯儲官員對通脹正在回落至2%的目標更加有信心,但對勞動力市場的狀況也表達了一些擔憂。

10日,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出現意外上升,截至10月5日當週,經季節性調整後的人數達到25.8萬人,爲2023年8月5日以來的最高水平,創下14個月以來新高。報道稱,這表明儘管9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大幅增加,但勞動力市場可能仍疲軟。不過,激增可能與颶風和罷工有關。

芝加哥聯儲主席奧斯坦·古爾斯比在數據公佈後表示,“過去12至18個月的總體趨勢顯然是通脹大幅下降,就業市場已冷卻至我們認爲的水平。”

古爾斯比表示,該數據基本符合美聯儲的預期,不應孤立地看待其對政策產生過大影響。他說,“我只是想提醒大家,等到一個月的數據出來後,我們再冷靜下來。這不是我們制定貨幣政策的依據,我們應該以長期數據爲基礎。”

報道稱,失業救濟申請數據是在颶風海倫(Hurricane Helene)造成破壞後公佈的。颶風海倫於9月26日襲擊美國東南部,造成大面積影響。未經調整的數據顯示,受災最嚴重的兩個州佛羅里達州和北卡羅來納州的失業人數合計增加了12376人。

另外,波音公司33000名工人的罷工也可能對失業人數造成影響。密歇根州失業救濟申請數量增幅最大,本週增加了9490人。

報道還提到,美國食品價格的上漲表明通脹難以緩解。雞蛋價格上漲8.4%,12個月未經調整的漲幅達到39.6%。黃油價格環比上漲2.8%,同比上漲7.8%。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經濟學家表示,美國通脹正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因爲在疫情期間推高價格的因素已基本消退,而需求已放緩至更正常的水平,但毀滅性的颶風、戰爭、地緣政治衝突甚至美國政策行動的餘震都可能對當前的通貨緊縮路徑構成風險。

標準普爾全球評級首席經濟學家薩蒂亞姆·潘迪表示,未來幾個月面臨最大壓力的類別可能是能源價格。他說,“能源價格是我們對此次通貨緊縮基本看法的一個關鍵風險,通貨緊縮可能不會是一條直線,這將是一條通往更正常狀態的坎坷之路。”

萬神殿宏觀經濟學高級美國經濟學家奧利弗·艾倫表示, 如果美國政府實施鉅額關稅計劃,則可能出現最大的通脹風險。(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