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IPO!花5億設計logo的車企太難了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Pro

今年10月,是哪吒汽車10週年的司慶,按說是該慶祝的,但是員工們卻高興不起來,因爲他們遭遇了職場悲情三件套:欠薪、降薪、裁員。

老闆們也不輕鬆,因爲哪吒汽車這時候已經陷入了“四面楚歌”:

1、供應商開始討債,有的因爲4800萬欠款,直接把哪吒汽車告了;

2、公關公司被欠了5000多萬的營銷費用,也開始起訴了;

3、有的銀行更狠,已經開始抽貸了,半年抽了20億;

4、用戶開始在社交平臺發帖,自己提不到車,銷售居然也開始勸用戶退定金了。

這裡面,供應商能決定生死。

車企和供應商的關係,真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比亞迪能讓供應商降價10%,但哪吒被供應商逼到了牆角。

爲啥呢?

不少核心供應商明確表示,想要配件,那就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賬期?不可能的。

但哪吒給不了錢啊,可以想象,接下來可能就是惡性循環了:沒有零部件,工廠不得不停工,那麼汽車無法交付,用戶退單退定金,然後車企就更沒錢來購買零部件…..

後來的解決方案是,拿車抵債,直接用低於市場價的對價,把車給供應商。

但更強勢的供應商可不吃這套,比如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既是哪吒的供應商,還是股東,2021年11月的D+輪,成爲哪吒汽車的投資方。

前不久,哪吒汽車和寧德時代也開啓了新一輪的價格和賬期談判。

據說場面一度非常尷尬,哪吒的CEO張勇、董事長方運舟都上了,給出的方案也是拿車抵債,用跑車車型哪吒GT的庫存車,來抵消貨款。

但是寧德時代方面也一點沒慣着,甚至直接挑明,“你們沒面子了”,“周鴻禕來了都不好使”。

是啊,本來就不好賣的車型,到寧德時代手裡,依然不好賣,要錢還是要車,其實很好選擇。

談判最終沒有結果。

沒多久,哪吒的CEO張勇就下課了。

很多人可能就要奇怪了,一直以來,都是這個張勇給哪吒站臺,咋說下課就下課了呢?

這就是哪吒的與衆不同之處了,雷軍、李斌、何小鵬這些創始人都站在前臺衝鋒,而哪吒的創始人基本都站在幕後,這位創始人叫方運舟,他是汽車專業科班出身,在創辦哪吒之前,是奇瑞新能源的副總,2018年創辦了哪吒之後,他拉來了老同學張勇當CEO,這對組合就這麼固定下來了。

創辦之後,哪吒也是靠融資過日子,天使輪融資是在2017年完成的,之後,又搞了10輪融資,總共228億。

2022年,哪吒迎來了高光時刻:銷售15.2萬輛,成爲造車新勢力的銷冠,地方政府也紛紛求合作,浙江桐鄉、廣西南寧、江西宜春,這些地方不僅建有哪吒的工廠,當地國資也是哪吒的股東。

當然,最出名的股東是360,周鴻禕也想在造車界分一杯羹,沒少給哪吒站臺,但是啊,這兩年哪吒多少有些不爭氣,投資者是真的難賺錢,哪吒是真的“硬虧”。

最近3年,哪吒的毛利率是-34.4%、-22.5%和-14.9%,3年虧損183億,而手裡的現金,就剩下4億,而2022年的銷冠,也被曝出是先上了不少車牌沖銷量,而後甩賣二手車去庫存,那毛利率肯定不行啊。

錢都花在哪了呢?

造車肯定花了不少,但工資支出也不少,創始人年薪4768萬,CEO年薪也超過3000萬。

還有些支出,把投資人也驚得目瞪口呆。

比如張勇上任,最大動作是花5億,換了個LOGO,該說不說,小米200萬一個LOGO還是太便宜了。

周鴻禕在直播裡面聽到5億的時候都驚了,“你別說了,再說暴露的問題就更多了”,“哥多賣點車行嗎?”

19個億的真金白銀投下去,周鴻禕也心疼。

周鴻禕建議張勇學學雷軍,但是張勇在微博說自己“不會表演”;

在工廠裡面,周鴻禕想直播生產過程,結果,工廠要麼在裝修,要麼在調試,本來想“吊打雷軍”的,結果自己的臉被打得生疼。

這屆CEO,老周也真的帶不動。

坊間一直在傳,周鴻禕要退,這事兒還真有苗頭:

1、之前賣掉了一部分股份;

2、車展坐車頂被稱“最老車模”,但是屁股底下的車是東風的;

3、高調賣掉了自己的邁巴赫,購入12輛國產新能源,出來一大堆車名,但是沒有哪吒;

事件都很出圈,賺足流量,但是沒咋帶哪吒玩兒。

周鴻禕對哪吒的評價是,“自嗨”。

哪吒的營銷確實是短板,但更缺的是能打的爆款。

不過,這也跟管理層的操作有關係。

本來,哪吒L是有“爆款相”的,雖然被周鴻禕吐槽名字難記,但是哪吒L還是爆單了。

這款13萬-16萬的車型,上市15天訂單3萬,那時候的市場評價是,“有哪吒L,哪吒汽車就涼不了”。

按理說,這個時候應該抓起哪吒L猛衝銷量,結果呢,哪吒又出了臺新車,新車銷量上不去,L的銷量還被耽誤了。

7月份,哪吒L銷量5628臺,到10月份,只剩下1990臺。

現在大家的普遍預測是,月銷兩萬是新能源的生死線,但哪吒10月份,只有6003輛。

爲啥落得這麼快?說法還真不少:

1、當初的高光時刻,純粹是因爲10萬級的市場空白被填補,但是當初爲了交付,搞出了大批庫存;

2、內部也比較混亂,6款車,6個智駕方案,6個供應商,互相還不兼容,攤子越鋪越大;

3、管理層和資方之間,對於市場、資金、業務也越來越大。

按說,一個還算知名的大品牌,有工廠,有產品,還是值得救一救的,但是大家好像都在觀望。

但是,後續好像就沒啥實質性的動作了。

在擼掉CEO張勇的時候,方運舟發了內部信,給哪吒定了目標:

“在全力以赴實現IPO的同時,未來2-3年內能實現銷量一半在內、一半在外,2025年內整體毛利率轉正,2026年公司整體盈利”。

又在卡時間線。

淘汰賽一直在繼續。

2017年,造車新勢力大約有300家左右,現在有多少呢?大約50-60家左右。

有些在PPT階段就被卷死了,連名字都沒有留下,有些則掙扎出點名堂來,最終也還是去了,比如威馬。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是全球卷王,新能源早就是紅海市場。

大家都在卷啥呢?

上游卷資本,中臺卷供應鏈,終端卷價格。

反正都是金融的玩法,不顧成本搶份額,最後勝者通吃。

何小鵬曾在2023年預測,這場淘汰賽中的造車新勢力:5年後剩25家,10年後剩10家左右。

最能能留下誰呢?

何小鵬預測的下一階段的賽點,誰能達到年銷售100萬輛,誰就能“上桌吃飯”。

年銷售100萬輛啥概念呢?

按2023年的數據,是豐田的十分之一,比亞迪的三分之一,特斯拉的二分之一。

但是對於新勢力們而言,是理想的2.7倍,蔚來的6倍,小鵬的7倍,哪吒的7.8倍。

這個預測能否成爲標準存疑,這個市場,可能也不止哪吒一家卷不過。

大家都有很長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