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槳飛機取代噴射機?金門醫療專機無除冰裝置 衛生局迴應了

▲負責金門醫療後送任務的安捷航空醫療專機,2024年11月間因左側主輪爆胎受損進廠維修,期間支援執行任務的備援機卻驚傳無「機翼除冰裝置」,遭疑有飛安問題。(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名揚、郭世賢/金門報導

金門醫療後送專機近期深陷安全危機!一名航空業者呂姓人士爆料,負責後送任務備用的醫療專機(國籍編號B-86002)因2024年11月4日降落金門機場時左側主輪爆胎,至今無法執勤,已超出合約規定的30天待命期限。備援機(國籍編號B-86001)則被揭露無機翼除冰裝置,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對此,金門縣衛生局表示,具除冰裝置航空器因主輪受損無法執行任務,已要求安捷航空加速修復作業,期間若航路結冰將改由空勤總隊支援。

2024年12月1日,一名約60歲的吳姓男子因主動脈剝離急需轉送臺灣本島搶救,登上後送專機後卻因機上燈號異常無法起飛,被迫送返金門醫院,返院後心律異常,經搶救仍不幸去世(新聞詳見)。呂姓人士痛批,金門衛生局與安捷航空明知飛機問題重重,卻執意派駐,疑爲規避合約罰則並詐領駐地費用。

呂姓人士進一步指出,原履約航機B-86001在此次任務前曾於臺灣本島維修,但因缺少除冰裝置,在高空低溫下機翼結冰恐致失控墜毀。他提及,2012年復興航空就曾因除冰設備故障墜機,造成嚴重傷亡。衛福部醫療後送合約雖規定廠商無法執勤時應啓動備援或委外機制,但衛生局明知備援機有結冰風險與天氣不佳需轉降的隱患,仍選擇放行,令人質疑是否涉及圖利。

▲民衆質疑螺旋槳飛機取代噴射機。(圖/點圖可放大/民衆提供)

更令人詫異的是,安捷航空競標時使用的是每架約350萬美元的螺旋槳飛機,而非前廠商採用的1000萬美元噴射機。螺旋槳飛機從金門飛臺北需90分鐘,較噴射機多出一倍時間,對急救患者構成極大威脅。早在2022年,就有民衆在社羣平臺質疑此機型的安全性與效率,卻未獲重視。

衛生局說明,安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已於2022年12月合法取得交通部民用航空局授權,以Tecnam P2012型航空器執行金門縣緊急醫療後送等任務;惟針對近期有關醫療專機除冰設備的討論,特此說明現行作業機制及未來調整方向。

衛生局補充,後送作業必須通過衛福部空中轉診審覈中心審查,醫療專機才能起飛,如果空中航道結冰,改由空勤總隊直升機支援,或由安捷專機轉降其他機場。目前醫療專機合約系依據過去10次工作小組討論後訂定,已要求業者優先調派具備除冰功能的機型執行任務;然2024年11月,具除冰裝置的履約航空器因特殊狀況重落地,導致主輪受損,目前正進行維修中,該局已要求加速修復作業,以利儘速投入任務。

衛生局表示,安捷航空自2023年1月於金門縣駐地備勤迄今已有2年餘,共計執行緊急醫療後送147趟次,平均任務完成時間約爲188分鐘,其中更有6案爲需使用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新生兒保溫箱、葉克膜(ECMO)及主動脈氣球幫浦(IABP)之嚴重特殊個案,其任務完成平均時間約爲199分鐘,均符合契約規定。

衛生局強調,有關航機派遣及飛安之規定,安捷航空公司均會配合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及國內飛安法規辦理,未來也會加強與衛生福利部及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的溝通,共同爲提升緊急醫療送的品質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