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 Modu 麪包店,韓裔美式風味新潮流

她原本期待能見到一些她在快閃店時期積累的粉絲,但張智允(音譯)沒有預見到的是店門外排起的長隊、無數新顧客以及每天商品都銷售一空的情況。

多年來,她一直憑藉黑芝麻麻糬棒、飾有糖漬紫蘇葉的餡餅和城裡一些最好的餅乾開展快閃活動,張最終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咖啡館——Modu,這家咖啡館在受她韓裔美國人傳統啓發的甜品基礎上,還推出了同樣出色的完整咖啡和茶品項目。

但在 10 月 9 日,Modu 開業當天,她很快意識到自己的受歡迎程度超過了員工數量和產量。接下來的日子成了應急調整的速成課堂。

她開業時準備了 200 份糕點,隨後馬上意識到需要增加產量——並在週末增加到 400 份糕點。“但幾個小時後還是賣光了,”張說。

週六,從早上 8 點到下午中段,店前一直排着長隊,一直延伸到人行道上。“那天沒人休息,”她說。“週六就是在拼命。”

張和她的團隊準備了鬆軟的、需多日製作的牛奶麪包麪糰,其中一些原本打算作爲冷凍儲備藏起來,但即使是那些也幾乎立即被用掉了。週日,他們實施了一項新規定——這一規定在附近的牛角麪包店 Fondry 也有。在 Modu,現在每位客人限購四款糕點。

對烘焙茶麻糬鬆餅、米蘇加魯餅乾和 ssuk 磅蛋糕的需求對於這位麪包師和她的新店而言猶如一陣旋風,但她的糕點一直很受歡迎——即使她從未計劃走上烘焙之路。

張曾是一名競技高爾夫球手,學習過電影,於 2020 年春季大學畢業,和許多在封鎖期間尋求解脫的人一樣,她第一次嘗試烘焙酸麪糰麪包。這讓她着迷。她自己製作了發酵劑,還沉迷於 YouTube 上的烹飪教程;她的家人在她生日時給了她一臺臺式攪拌機。

“我很高興我從那個開始,因爲它教會了我很多關於烘焙的東西:烘焙的過程,一切是多麼複雜,”她說。“僅僅製作曲奇麪糰真的教不了您什麼。我必須運用我所有的感官來確保我能做出一個好麪包。”

她成長於美食的環繞之中,其母親廚藝高超——特別是在韓式料理方面——不過張表示,自己並非出身於“烘焙世家”,甚至到了現在也不太喜愛甜食。

2021 年年初,她從棕櫚泉地區搬到了洛杉磯,她父母在拉昆塔經營着 Misaki Sushi & Grill 餐廳。在那裡,她首次接觸到了克拉克街專業麪包店的工作。她開始製作羊角麪包,還爲當地連鎖店的社交媒體賬號拍攝美食照片。克拉克街帖子上的照片標籤和署名開始把流量和粉絲引向張自己的 Instagram 賬號——最終促使她以個人名義提供糕點外賣,在她那 300 平方英尺的公寓廚房裡進行烘焙。

她的第一批顧客買了各種盒子,很快就賣光了,其中的特色產品如今在 Modu 都能找得到。幾個月後,當地的餐飲集團 In Hospitality(旗下有 Chimmelier 和 Jilli)找上張,商量開設一家麪包店。她把它命名爲 Mil,意思是“麪粉”,這家店在韓國城的多個地方經營了不到一年,她的韓裔美國糕點既能自提,也在該市一些頂尖的咖啡店裡有賣,這些咖啡店批發了 Mil 的烘焙食品。

但張希望能對自己的產品加以控制,隨着批發業務的增多,她希望專注於產品的質量——還有開設自己的店面。2023 年年初,她友好地離開了 In Hospitality,重新迴歸到她獨立經營的快閃店和糕點外賣業務。

她創辦了一份時事通訊。她在社交媒體上投入精力宣傳自己的烘焙。一直以來,她的父母鼓勵張找個地方開屬於她自己的店面。

“他們很有商業頭腦。”張說道。“最終,如果你想做正兒八經的生意,就得開個店,好好試一試。”

2024 年初,她開始尋覓店面,她的父母成了她的投資人。她的姐姐在咖啡館前臺工作。這個 1700 平方英尺的家族事業在美學方面現代又簡約:一張木製的公共桌子貫穿房間中央,兩側是小桌子,在遠端是點餐檯和張的糕點櫃,那裡擺放着當天均衡、質樸和柑橘味的甜點。

瑪德琳蛋糕上塗着酸溜溜的柚子糖霜;撒有黑芝麻的焙茶鬆餅特別有嚼勁。南瓜蛋糕上點綴着用米湯浸泡過的脫水柿子條,豐富了包含韓國散葉茶、經典意式濃縮咖啡飲品和張設計的拿鐵咖啡的菜單。她希望 Modu 的重點不光在於她的烘焙食品,還在於咖啡和茶,並提供用韓國黑糖製作的、受糖餅啓發的奶油頂咖啡;用曲米牛奶製作的抹茶;以及頂部有奶油並撒有黑可可粉的意式濃縮咖啡。

在接下來的數月中,張期望給 Modu 推出一份美味的菜單。

這位出生於韓國、幼年時就移居美國的麪包師,希望藉由用 Out of Thin Air 的韓式辣椒醬麪包製作鱷梨吐司,或者搭配各種配料的韓式粥,進一步運用懷舊的韓國風味。

“我只是希望[Modu]能讓人們足夠熟悉,同時又是他們可能未曾嘗試過的東西,”張說。“我覺得因爲我沒有傳統的糕點製作背景,起初感覺像是患上了冒名頂替綜合徵,但現在我覺得:由於我的思維沒有被框定成[糕點]應有的製作方式,這有助於我創作出人們意想不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