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的王者羣像:《十二凱薩》貫穿古今的權力形象圖
圖爲德國慕尼黑的州立文物博物館,收藏的奧古斯都巨型頭像。 圖/美聯社
▌本文爲《十二凱撒:從古代世界到現代的權力形象》(時報出版,2023)推薦序
西元前27年,羅馬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此一頭銜,此時此刻起,開始了現代學者普遍認可的古羅馬「帝國時期」。就各方面來說,「奧古斯都」一詞當然不是「皇帝」的同義詞,甚至在古羅馬體制中,也未包括任何具體實權。何以這個稱號能如此具有指標性?
所謂的羅馬皇帝,沒有法理上的明確定義。單從帝國主義行爲來看,羅馬最晚在西元前一世紀,就可說是一個帝國(以武力、經濟等手段,正式或非正式地控制大片土地),不過就政治體制而言,當時的羅馬仍採用共和體制:以元老院爲議事核心,權力再分散給各種官職。但事實上,當羅馬邁向帝國之路時,手腕高明、富有領袖魅力的強人屢屢打破既有共和體制,爲日後的皇帝體制定下基礎。其中最著名的,就屬歷史上那位知名的凱撒。因爲運氣、能力,他成功擊敗所有競爭對手,成爲羅馬共和中的唯一強人。當然,他不是單靠武力掌權,還牢牢掌握了大量既有的、本應分散在不同人身上的政治權力。當凱撒在西元前44年遇刺,除了因爲是共和主義者的反對,或許也有人是因爲不滿他獨佔所有大權。
但凱撒之死並未終止羅馬強人政治,他的養子兼繼承人屋大維便是個政治手段更加高明的人物。面對支持凱撒的羅馬普羅大衆,屋大維不斷強調他作爲凱撒繼承者的身分,更採納了前人留下的「實務經驗」,一步步掌握政治、軍事上的官職(及其賦予的實權)。早在西元前27年之前,屋大維就是羅馬世界中,至高無上的統治者。「奧古斯都」之名,算是在形式上,承認了他創造出一個前無古人的特殊地位。奧古斯都之後,羅馬仍有共和形式,實際上其實是由奧古斯都主掌一切。斷定此時間點爲共和的終結,以及新時期的到來,確實有幾分合理性。
凱撒之死並未終止羅馬強人政治,他的養子兼繼承人屋大維便是個政治手段更加高明的人物。圖爲刺殺凱薩的主題繪畫。 圖/維基共享
但奧古斯都也知道,他的權力地位從來就不是體制內的存在;爲此,他想盡一切辦法讓掌握的特權世襲化。此一過程便改變了某些詞彙的意涵,特別是「凱撒」。奧古斯都爲了宣示他繼承凱撒的一切遺產及名望,在個人姓名中加入「凱撒」。從奧古斯都建立皇帝體制後,「凱撒」之名,也有着「正式繼承人」的意涵,不斷地傳承給歷任的未來皇帝,在有些時候,「凱撒」甚至可以是「皇帝」的同義詞。
無論如何,羅馬帝國作爲是歐洲歷史上首個大一統帝國,再加上與基督宗教密切相關,繼而成爲歐洲文化的重要模板與認同對象。例如神聖羅馬帝國,便是在日耳曼地區延續了上千年,僅有帝國之名的模仿者。而羅馬皇帝更是衆人難以忘懷的對象,方纔提到的凱撒,最後成爲德語的皇帝(Kaiser)和俄語的沙皇(Tsar)字源,但更多的詮釋,則源自於皇帝創造的豐功偉業,或是流入民間的八卦故事。簡言之,歐洲文明不單單只是模仿羅馬皇帝,在更多時候,還參雜許多再詮釋的成果,其具體內容,便是本書《十二凱撒》想探究的主題。
貫通本書的「十二帝王」一詞,就狹義來看,是史家蘇埃託尼亞斯提出的歷史概念,用最簡潔方式,綜整包括凱撒在內,羅馬帝國最初的十二位皇帝(原文使用的是「凱撒」〔caesar〕,蘇埃託尼亞斯的用詞源於前述提及的特殊歷史背景,但考量到羅馬皇帝體制的特殊性,「皇帝」、「帝王」也是合理用詞);廣義來看,便是歐洲文明如何詮釋、重造這十二位皇帝的總稱。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十二位皇帝的生平事蹟,一一成了後世創造者得以發揮的絕佳題材,其媒介材料更是多元,從最基本的繪畫、雕刻、版畫,到現今相對難以看到的掛毯、銀盤等。
作者在書中,針對某類皇帝圖像的發展脈絡提出一個相當有趣的概念─持續進行中的創作。
而此概念,其實也可套用在本書中可見、從古至今的所有皇帝圖像;換句話說,即便是同一位皇帝,他的外貌、形象,甚至其所象徵的道德訓誡,常常不盡相同。一方面,這當然涉及到學術考證的問題(有可能誤將某個皇帝的事蹟與另一位皇帝混淆),但更重要的是,創作者、出資者或收藏者的不同身分、立場,會產生截然不同的認知或解讀方向。還是以那位凱撒爲例,書中提到,即便他戰功彪炳,又建立了一時霸業,但最後遇刺的下場,使得以他爲主題的皇帝圖像,對任何君王、統治者來說,絕對不是個好兆頭;但對共和主義者而言,卻是個可大肆彰顯的歷史事件。由此開始,難免會衍生出一個相當重要的議題:當初這些創造者(或收藏者)在面對或創造這些皇帝圖像時的心境爲何?考慮到後世創造的皇帝圖像數量龐雜,這幾乎是不可能略而不談的議題。
圖爲2022年在德國的奧古斯都主題特展。 圖/美聯社
圖爲1805年描繪刺殺凱薩的作品。19世紀的某些歷史畫,就以所謂的「暴君」故事爲主軸,蘊藏道德訓誡的功能。 圖/維基共享
《十二凱撒》的另一重要內容,便是試着剖析人們如何看待這些皇帝圖像的過程。比方說,十九世紀的某些歷史畫,就以所謂的「暴君」故事爲主軸,蘊藏道德訓誡的功能。但有些作品,卻顯得沒那麼容易解釋,像是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必定知道凱撒的故事,但他依舊花費巨資買下凱撒主題的掛毯。他是由衷不在意凱撒遇刺,或是有其他考量?
雖然《十二凱撒》充滿諸多此類難以考據的細節,但都無礙於作者適切地點出另一概念:創造羅馬皇帝圖像的過程,是現代與過去的對話。面對這些皇帝,追求「真實性」從來就不是唯一重點,而是當代人想在這些皇帝身上看到什麼?(就連古羅馬時代的人,都不見得真的知道羅馬皇帝的真實樣貌,他們的描繪,相當程度上也是爲了滿足某種目的。)
換言之,羅馬帝國以及這些皇帝更像是個載體,人類藉此表現對這個世界的想像或期望。凡此種種,已是現代歷史研究關注的課題。而《十二凱撒》則透過歷史的諸多圖像,讓讀者見識到各種詮釋羅馬皇帝的文化或社會背景:有些是出於獵奇心態,有些則是想彰顯家族榮耀;因此,皇帝的部分面向會被放大檢視,無論是醜化或美化。簡言之,觀看人類如何詮釋羅馬皇帝,也是人類文明的縮影。本書雖未如此主張,仍無意間以諸多有趣故事,爲讀者介紹人類文明的演進。
時序再回到西元前27年。當年,奧古斯都爲了讓他的權力與家族能永遠延續下去,可說是用盡一切手段。後世用來嘲諷、咒罵個別皇帝(尤其是本書着重的十二帝王系列)的故事,或多或少其實都與奧古斯都的所作所爲,以及他開創的皇的體制有關。但也是奧古斯都,開創一個在人類文明中,始終有強大生命力的創作題材,吸引後世不斷關注與再創造。《十二凱撒》的存在,既匯聚了歷史上的諸多案例,本身也成爲此龐大清單中的其中一項。
奧古斯都開創一個在人類文明中,始終有強大生命力的創作題材,吸引後世不斷關注與再創造。圖爲美國拉斯維加斯的一尊奧古斯都像,在疫情期間的2020年,被戴上了口罩。 圖/美聯社
《十二凱撒:從古代世界到現代的權力形象》
作者: 瑪莉.畢爾德
譯者: 陳繡媛,戴鬱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09/19
內容簡介:權力的面孔「看起來」是什麼樣子?誰在藝術品中受到紀念?原因是什麼?我們對於現今所譴責的政治人物雕像,有何種反應?在今日「雕塑戰爭」的背景下,瑪莉.畢爾德透過本書講述西方世界兩千多年來,富豪、權貴和名人的肖像如何受到古羅馬皇帝形象塑造的影響,特別是包括無情的尤利烏斯.凱撒,以及虐待蒼蠅的圖密善在內的「十二凱撒」。《十二凱撒》探問的是,即便今日,無能領導者仍會被諷刺成彈琴坐觀羅馬焚落的尼祿,爲什麼這些殘暴的獨裁者在古代和文藝復興時代到今日的藝術中,始終得以如此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