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反服貿!工程師爆內幕怒轟:難道要先找臺積電開刀?
《工程師看政治》粉專指出,如果要把中國大陸當對手,批鬥所有和對岸有往來的公司,那第一個是不要要先拿臺積電開刀。(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民衆黨主席、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最近被綠媒炒作他要重啓服貿,引發熱議,柯則提出兩個訴求,第一,《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先通過,第二,貨貿比服貿先討論。對此,臉書粉專《工程師看政治》(以下簡稱工程師)直言,如果把中國大陸當敵人,對於任何形式的經濟協議都反對,那跟對岸有商業合約的公司,通通都會被打成賣臺企業,那是不是第一個就要找臺積電開刀?「我們要這樣做嗎?」
針對柯文哲在服貿問題上的說法,工程師24日在臉書撰文表示,他認爲是瞭解不足,並解釋服貿是指服務業的貿易,貨貿是指貨物的往來,單按定義來說,兩者並沒有絕對先後關係,過去馬政府之所以先談服貿,是因爲當時我們服務業較先進,且協議並未開放兩方就業市場,也就是不擔心對方過來搶工作,所以先簽署服貿對我們比較有利;但如今10年已過,對岸已有很大改變,我們服務業優勢是否還存在,已經成爲問號,但如果柯真的認爲貨貿優於服貿,那就要給出充份解釋,到底服貿在前會帶來什麼傷害?不能只用一句「通常是這樣做」帶過。
工程師還強調,他反對這種堅壁清野式的鎖國,封閉並不會讓國家強大,自古至今都一樣,政治、經濟、文化可以做某個程度的切割,政治爭議可以不解決,仗可以不打,但文化跟經濟活動都可以前進,日子可以照樣過。
至於民衆黨說柯文哲當初是反黑箱,不是反服貿,工程師則認爲,自己也反黑箱,但當年服貿協議在送立法院存查之前,就已經辦過144場產業說明會,20場公聽會,簽訂前還向立法院專案報告過三次,誠意多到滿出來,如果這樣叫做黑箱,那請問什麼才叫做「不黑箱」?有人說協議內容是由政府決定,立法院僅能議決,所以叫作黑箱,但按照這個邏輯,也不能怪馬政府,對外談判本來就是行政院的權限,國會無法實質參與過程,僅能透過內部溝通去影響結果,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就是如此,僅用一句「黑箱」去抺黑馬政府,「實際根本就是欲加之罪。」
工程師還指出,對外協議就像楚河漢界,是一邊佈局對上另一邊的佈局,每個棋點都可能有舍有得,但整體會有一個利益流向,不能只看其中一點就否定全局,如果真的要搞到逐條審查,只留下有利的項目,不利的都刪去,只想取,不想給,試問有誰會跟我們談這種合約?「除了清末的不平等條約,我想不到有現在哪份FTA(自由貿易協定)會這樣做,難道我們是把自己當成壓榨對方的列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