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意足 生態美 產業興

本報記者 賀林平 李 縱 洪秋婷

時值初秋,南粵大地仍是一片鬱鬱蔥蔥。從粵北的廣袤森林,到粵東、粵西的紅樹林,再到珠三角的森林城市羣……廣東省正以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爲契機,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的大美畫卷徐徐鋪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看得見、摸得着、有欣喜”的願景正逐步走進現實。

多樹種、多層次、多色彩的森林植被覆蓋南粵

“有喜事來種樹”,在粵西的茂名高州市,這句倡議已踐行10年。“我們一年有7個植樹日,植綠護綠的意識在廣大羣衆的心中生根發芽。”茂名高州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說,高州每個村黨支部至少開闢了一個喜事林,每個行政村都有植樹點,方便羣衆參與。從“要我種”到“我要種”,10年時間裡,高州累計植樹2500多萬株,新增綠化面積40多萬畝,相當於3.7萬餘個標準足球場大小。

今年3月12日,東莞市松山湖線上認種認養公共服務平臺、南方+綠美松山湖頻道上線,以“互聯網+”賦能綠美生態建設,引導當地羣衆承擔起“愛綠、植綠、護綠、興綠”的社會責任。

“有喜事來種樹”“我爲家鄉種棵樹”“結婚種棵樹”……義務植樹在廣東各地蔚然成風。今年以來,廣東以增量添綠帶動森林質量提升,致力讓多樹種、多層次、多色彩的森林植被覆蓋南粵秀美山川。

截至8月,廣東已完成森林質量精準提升383.88萬畝,縣鎮村綠化種植苗木2108.2萬株,超額完成原定計劃任務;全省通過全民義務植樹網上報義務植樹活動2.23萬場次,參與人數138.5萬餘人次,植樹超375萬株。

廣州黃埔區龍湖街逕下村綠美示範點,遠眺是羣山茂林,近觀是繁花似錦。步入村中,一棵棵紅錐、閩楠、山烏桕、楓香等鄉土闊葉樹錯落有致,滿目青翠,呈現一幅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畫卷。

“我們就像住在景區一樣。”逕下村村民委員會監督委員陳曉君說,在剛剛過去的夏天,不少市民來此飲茶、採摘、騎行、垂釣、觀景。

以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範點爲抓手,廣東營造“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綠美城鄉人居環境。同時,融入體育、健康、休閒、旅遊等功能,方便羣衆茶餘飯後走進森林、體驗自然、鍛鍊身體。此外,廣東着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聚焦保護好自然生態,活化利用古樹、紅色文化等資源,今年已建設森林鄉村56個、綠美古樹鄉村19個、綠美紅色鄉村19個。

“我們將以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爲契機,不斷強化生態文明建設,持續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城鄉一體綠美提升等‘六大行動’,打造更多示範點、示範帶,讓羣衆身邊的生態環境更加美麗,人民羣衆享受更多生態福祉,生態產品更加豐富,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廣東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說。

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增厚生物多樣性“家底”

“明明葉子是綠色的,爲什麼叫紅樹林?”在珠海市淇澳—擔杆島省級自然保護區,來參加紅樹林自然課堂的小朋友們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其實,紅樹林的命名並非源於其樹葉或整體呈現紅色,而是由於紅樹科植物的樹皮內大多含單寧酸,這種物質無色、透明,與空氣接觸時會發生氧化反應而呈紅色。”保護區自然教育小組組長藍玉杏爲孩子們講解道。

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木本植物羣落的統稱,具有重要的生態、社會、經濟價值。目前,廣東共有紅樹林地面積1.1萬公頃,是我國紅樹林分佈面積最大的省份。這些“海岸衛士”固碳釋氧、防風護堤,不僅是魚類、甲殼類、鳥類、底棲動物和其他水生動物的棲息地,更是人們青睞的自然教育場所和生態旅遊勝地。

“紅樹林是我們認識溼地生態系統的一扇窗。”在藍玉杏的帶領下,孩子們在紅樹林自然教室中汲取知識,樹立保護溼地的意識。

“如今,自然教育已不侷限於紅樹林,廣東各大溼地或森林公園等自然保護地都有各自的特色活動。”廣東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說。華陽湖溼地麻涌龍舟夏令營、海珠溼地“飛羽尋蹤”邂逅鳥類活動、翠亨溼地“小小昆蟲記家”自然觀察活動……今年暑期以來,廣東省各自然保護地開展的親水、觀鳥、賞花、觀蟲等自然教育活動受到市民廣泛關注和參與。

作爲全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廣東不僅爲1.2億常住人口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更爲逾6600種野生高等植物、近1100種陸生野生脊椎動物和超過1.2萬種昆蟲提供家園。

嶺南國家公園(擬設)是廣東最大的生物物種基因庫,森林覆蓋率高達86%,共記錄分佈有野生動植物5527種。近年來,嶺南國家公園(擬設)不斷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成爲廣東打造萬物和諧共生美麗家園的縮影。

廣東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東持續強化野生動植物就地保護與遷地保護,不斷完善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組織開展重點物種保護工程、極小種羣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程和野外迴歸項目,生物多樣性“家底”持續增厚。

探索“兩山”轉化路徑,激發綠富雙贏新動能

在河源紫金縣黃塘鎮車前村的油茶林裡,一顆顆日漸圓潤的油茶果掛滿枝頭,油茶豐收的季節馬上就要到了。

“我們把油茶作爲鎮、村主導產業,今年持續擴種,做大油茶品牌,致力於打造油茶產業特色村。”車前村黨總支書記張子成說。

近年來,車前村油茶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全村已有油茶種植面積1400畝,2023年年產油茶果約50萬斤,產油1.5萬斤,產值達120萬元;帶動50戶農戶參與種植,每戶年增收1萬多元,爲村集體增加收入6萬元。

油茶,不僅僅是一種經濟林果,更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是名副其實的“鐵桿莊稼”“綠色銀行”。

在廣東,林業產業蓬勃發展,激發綠富雙贏新動能。雲浮羅定市,漫山遍野的崗梅、三叉苦、兩面針、九里香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清遠英德市,翠綠的麻竹筍遍佈山頭,正在成爲百億產值產業;茂名電白區,白木香與奇楠香構築起茂名沉香藥用和非藥用兩大板塊,產品遠銷海外。

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廣東積極探索“兩山”轉化路徑,重點推動油茶、竹子、中藥材、花卉苗木、經濟林果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將林業與旅遊、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構建高附加值的林業經濟體系,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

據統計,目前廣東林下經濟經營面積已達3403萬畝,產值546.3億元,到2025年將爭取實現林業產業總產值1萬億元的目標,促進林業一二三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推進現代林業產業建設,推動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地轉化爲金山銀山。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16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