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新能源汽車走向全球 應對氣候變化和促經濟增長一箭雙鵰

大陸新能源汽車走向全球市場應對氣候變化和促經濟增長一箭雙鵰。圖爲2024年1月24日江蘇太倉港,新能源汽車等待出口。(澎湃新聞)

大陸新能源汽車走向全球市場應對氣候變化和促經濟增長一箭雙鵰。圖爲2023年11月8日,福建省寧德市,寧德時代新能源電動汽車電池。(澎湃新聞)

大陸新能源汽車走向全球市場應對氣候變化和促經濟增長一箭雙鵰。圖爲2024年1月17日,上汽滾裝船首航儀式。(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30日報導,大陸新能源汽車走向全球市場應對氣候變化和促經濟增長一箭雙鵰。2023年11月上旬,當中國氣候特使解振華和美國總統氣候特使凱瑞在加州結束了陽光之鄉談判後,凱瑞邀請解振華去考察當地綠色低碳產業,能源基金會執行長兼中國區總裁鄒驥陪同他們來到了洛杉磯的長灘港。

在港口,鄒驥看到許多新能源大卡車在繁忙地運輸貨物。港口負責人指出,到2030年,長灘港內運輸貨物的大型重卡將全部是新能源汽車。鄒驥驚訝的是,港口裡跑着的許多新能源卡車都是中國比亞迪製造。

現場的比亞迪代表告訴鄒驥,儘管受限於美國現有的法律無法進口中國生產的乘用車,但對貨車還沒有這樣規定,而且還能夠享受聯邦和州的雙重補貼,額度能夠佔到貨車定價的60%。

這一場景令鄒驥印象深刻,「只要你的產品東西又好又便宜,總會有人要,在市場上總會受到歡迎的。」他說。

萬里之外,在長灘港的姊妹港上海港。 1月17日,在中國最大汽車出口碼頭——上海海通國際汽車出口碼頭,鑼鼓聲聲。一艘200米長、38米寬、足有13層樓高的遠洋巨輪靜臥在岸邊,即將開啓首航。

這艘由中國船舶集團建造的遠洋汽車運輸船「上汽安吉申誠」號有7600個車位,是全球現役裝載量最大、大陸國產化程度最高的清潔能源滾裝船,首航將搭載數千輛中國自主品牌新車駛向歐洲,最終將停靠荷蘭芙拉新港(Flushing)。

上汽與比亞迪是中國車企近年來走向全球市場的縮影。2023年,中國整車出口首次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一,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數據,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接近500萬輛。而就在五年前,中國汽車出口量僅爲日本的四分之一。其中,新能源車更是亮點,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超12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77%。

澎湃新聞報導,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副總經理杜國忠稱,2023年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出口量達到24萬2765臺,同比增長334.2%。截至2023年12月底,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共計出口超29.8萬輛。

杜國忠表示,早在2021年5月,比亞迪就啓動了「乘用車出海」計劃,將挪威作爲開拓海外乘用車業務的首個試點市場。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目前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已進入日本、英國、德國、澳洲、巴西等國家,足跡遍佈全球59個國家和地區。

澎湃新聞報導,上汽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汽車企業之一,上汽國際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趙愛民說,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的一個發展趨勢,上汽集團2023年新能源汽車銷售112.3萬輛,同比增長4.6%,其中海外銷量佔到了 1/4。這背後,是抓住了海外國家對交通碳達峰碳中和的需求,以及對消費者需求的把握。

「過去3年裡漲了5倍, 這麼大的汽車出口增長,運輸船都沒辦法跟上。」上汽安吉物流總經理金麒說。

金麒表示,未來三年內,上汽集團計劃打造7000、7600、7800、9000車級共14艘遠洋運輸船組成的遠洋船隊,提供總計超過50萬臺的遠洋段自營運力,積極支持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加速跨海出洋。

新能源汽車作爲中國外貿出口的「新三樣」之一,出口規模持續高速增長,2023年突破120萬輛,同比增長77.6%,主要面向歐洲等已開發國家市場。

澎湃新聞指出,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姚佔輝表示,2024年中國車企將繼續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並依託出口支持和貿易便利化政策,預計出口規模有望達到150萬—170萬輛。

不過姚佔輝也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仍面臨着自身發展問題和外部環境挑戰。內部來看,中國汽車產業國際化發展頂層戰略、相關保障措施及服務體系仍需不斷完善,企業在海外金融服務、物流運輸保障、國際化經營水準等方面仍存一定不足。

外部來看,部分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擡頭,增加中國企業合規壓力與成本,而且海外車企也加大新能源汽車佈局,市場競爭將更爲嚴峻。

「在全球提倡綠色交通與低碳出行背景下,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出去是必然的。中外合作模式也有望迎來2.0時代,中國車企從技術接受方向輸出方轉變,由中方提供產品定義及智慧新能源相關技術,外方提供國際行銷、品牌及造型、機械硬體開發,近期上汽與奧迪、小鵬與福斯、零跑與Stellantis集團的合作,也爲中外企業未來發展提供了新方案。」姚佔輝說。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政策佈局中,中國已率先確立了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圍繞「研發—生產—推廣—使用—走出去」等各個環節,推出了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系列政策舉措,涉及宏觀導向、技術創新、投資准入、財稅金融、基礎設施、出口支持等各個方面,形成新能源汽車「中國發展模式」。

姚佔輝認爲,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全球形成了一定的先發優勢,爲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發佈的《新能源汽車藍皮書》研究表明,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排名升至全球第二位。

這主要表現在:中國已成爲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60%以上,連續九年位居全球第一。自主品牌全球市場競爭力凸顯,2023年1—11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前20名品牌中有8家中國品牌。

中國形成了全生態自主可控產業鏈,成功打通了基礎材料、零組件、製造裝備、基礎設施及服務等關鍵環節,成爲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

此外,中國新能源車技術水準總體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乘用車車型平均續駛里程超過400公里、百公里電耗約12千瓦時。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提升至300瓦時/公斤,半固態電池實現量產交付。車載雷射雷達、車用計算晶片等智慧化產品技術進步明顯。

據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專利公開量佔全球公開量的70%左右,智慧網聯汽車專利公開量佔50%以上。

姚佔輝說,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正處於新能源化、網聯化、智慧化融合發展的大變革時期,新技術、新賽道不斷涌現,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格局也將發生變化和調整,誰能夠跟上變革的步伐,誰就能在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