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多地涌現工抵房變相跌價 陸媒:潛藏糾紛 交易風險極大

最近大陸各地政府祭出房地產限跌令,許多房企開始以「工抵房」名義變相降價,促使資金快速回籠。但是相關法規不足,很可能變成坑害購房者權益的糾紛。(圖/路透)

最近大陸房地產一片降價聲,各地政府祭出限跌令,許多房企開始以「工抵房」名義變相降價,促使資金快速回籠。不過,面對工抵房現象快速蔓延,陸媒呼籲有關部門應訂立明確的管理辦法與政策,避免處於灰色地帶的房產交易畸型發展演變成坑害購房者權益的糾紛。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近來「工抵房」、「內部房源」等關鍵字擠滿了房產仲介的朋友圈,工抵房不僅在2、3線城市頻頻現身,也在一線城市冒頭。這些出售的房屋多是各地出臺「限跌令」禁止建商跌價後的權宜之計,以「工程抵帳房屋」的名義用較低價格出售,以加速資金回籠。

報導說,房企的工抵房新招號稱「打到骨折」,2線城市能打到一般商品房的7-8折,3、4線城市一些相對弱勢的樓盤,價格腰斬的也不在少數。

大陸開發商因資金流動性不足,於是用房產給工程方抵扣工程款,工程方在拿到抵押的房子後往往選擇打折降價快速銷售回籠資金,這些都是在房市銷售遇冷出的變通辦法。這個方式解決開發商付不出工程款的問題,也不受到「限跌令」的管制,消費者也能用更低價格買到房產,看起來是多方受惠的解決之道。

但是,《澎湃新聞》指出,這種方式潛藏不少風險,例如有購房者購買工抵房已經呈抵押狀態,面臨無法簽訂合同、辦理房產證和貸款的問題。此外,工抵房還可能存在因尚未檢驗而無法過戶,以及工程方與開發商購房合未備案、籤錯合同主體等風險,讓自以爲買到便宜貨的購房者蒙受損失。一旦遭遇購房糾紛,將帶來難以估量的後果。

此外,工抵房可能是期房,也可能是現房,購房合同要注重關鍵細節,否則出現工抵房遲遲無法交付,或者與廣告宣傳所稱不相符的問題,購房者就會出現退房困難的問題。而且因爲工抵房售價低,可能觸及地方管理部門「限跌令」等問題,要求停止工抵房銷售,或要求購房者補齊差價,購房者就成了冤大頭。

報導說,在市場交易秩序出現變化時,要避免以上問題的發生,不能僅靠開發商、工程方自律,更重要的是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需要增強,各地政府部門也應對日益增多的工抵房現象加以重視並介入,給出更爲明確的管理態度及辦法,避免工抵房處於灰色邊緣,最終演變成坑害購房者權益、引發種種亂象的畸形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