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好:很佩服王興興這樣的“90後”青年企業家,民營企業有廣闊機會
中房報記者 苗野 李葉 兩會報道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我最關注三個方面,分別是經濟發展、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和‘三農’問題。”3月5日,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在全國兩會現場迴應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提問時表示。
1993年至今,劉永好已連續7屆以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身份參加全國兩會,共提交208份提案、建議。作爲傳統民營產業的代表,劉永好認爲,發展新質生產力並不僅限於高科技行業,傳統產業依然是國家經濟的支柱,也要通過轉型升級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道路。
在近年的全國兩會首場發佈會中,經濟民生話題都是“必答題”,有關民營經濟的議題更是備受關注。2月17日,民營企業座談會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
回憶起參加民營企業座談會的場景,劉永好仍難掩激動,面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提出的關於民營企業的發展問題,劉永好娓娓道來。
他表示,這次座談會召開後,大家都很興奮,因爲,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非常鼓舞人心。我們感受到,黨和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支持是一貫的、連續的、毫不含糊的。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進一步構建親清政商關係”, “親”和“清”本質是幹事與乾淨的關係,要求政府相關官員爲民營企業辦實事。
“最近,中央國家機關和各部委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支持、推動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民營企業座談會,再加上一系列政策的推行,也促使各省行動了起來。” 劉永好坦言,“比如我所在的四川省,作爲川商總會會長,座談會後第一時間我就向四川省主要領導作了報告,並共同思考四川川商的發展要如何在座談會“東風”的推動下進行,以及如何用科技來武裝我們等議題”。
“新希望也在行動。”劉永好表示,這段時間企業都在開會、研究、佈置,分析如何使用新的科技、新質生產力、新的辦法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比如我們發現老百姓喜歡吃土豬肉,認爲土豬肉又香又好吃,但是土豬的缺點是長得慢,因此,我們就研究能否讓本土豬的口味保持不變,但讓它們繁殖得更快一些,這就是科研,也叫生物科技。這樣的事,我們在一個一個落實。
對於新興產業,劉永好當下也有佈局。他坦言,目前已經投資了7~8家工業機器人公司,新希望也已經在工業和生活服務中使用了部分工業機器人。
對於當下最具“話題性”的人工智能領域,劉永好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劉永好直言,很佩服王興興這樣的“90後”青年企業家,既年輕又勤奮,在中國的科研能力提升和國家政策支持等多種因素孕育下誕生了宇樹機器人,而且中國的製造成本相比其他國家低了很多。
談及“好房子”,劉永好表示,每個人對“好房子”的定位都不一樣。
他分析,很多年輕人認爲,房子不一定要特別大,交通好、上班近、配套好、舒適的房子就是“好房子”。對於一些成功人士而言,地段好、房子比較大、智能化、更方便,還能夠保值的,纔是“好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