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英到底有多大罪過?

最近,鄭州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又一次捱罵了。

本來,這次發佈會可謂誠意滿滿,不僅有官方致歉,還公佈了感染者的詳實數據,下一步的防控工作重點,及精準防控的具體措施等。

但捱罵的原因卻是因爲有位叫劉紅英的社區書記講了一個小故事。

在發佈會的直播視頻中,劉紅英以披肩長髮、粉色上衣出鏡,聲情並茂地講述了自己因忙於抗疫工作而錯過女兒18歲成人禮的遺憾。

劉紅英的本意,可能是想通過自己接地氣的講述拉近與羣衆的距離,贏得人們對抗疫工作的支持。孰料卻適得其反,她被輿論推上了風口浪尖,承受了無數冷嘲熱諷。

1

“劉紅英女兒18歲成人禮”強勢登陸熱搜。

有人說,這是當代版“何不食肉糜”;

還有人翻出了瓊瑤劇的老梗:你失去的只是一條腿,而紫菱失去的卻是她的愛情啊。

更多的鄭州市民表達他們的憤怒:

你錯過的只是你女兒的成人禮,但我們錯過的是整個秋天。有尿毒症患者錯過了透析,有人錯過了工作被迫失業在家,有人錯過了和父母的最後一面,甚至有人錯過了生命的希望,從樓上縱身一躍……

可見,因爲劉紅英講述的生活小故事,非但沒有讓新聞發佈會的官方道歉挽回民意,反而成了大型翻車現場。

此輪疫情封控月餘,一千多萬鄭州市民靜默在家,各自遭遇了什麼樣的困境,彼此都很清楚。由於靜默引發的次生災害與人間悲劇,我們也聽過和見過太多。

所以,“18歲成人禮”的表述深深剌痛大衆的神經也就不難理解。

但,劉紅英真的這麼招人反感嗎?

你們真的瞭解她的日常工作和爲人嗎?

就在今天凌晨四點鐘,劉紅英還在平安街社區工作羣裡通報當日的工作情況:

截止11月7日凌裡三點四十,新增確診已全部轉運。

對於自己身陷輿論風暴中心,她表示自己並不在意,工作太忙無暇他顧,有時間要多睡一會兒……

平心而論,社區書記算不上多大的官,只是一個執行者。疫情防控期間,核酸檢測的組織,物資保供,陽性病例的轉運,居民的安撫,各項工作,事無鉅細,都要靠社區書記去安排落實到位。

她代表的,是成千上萬的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

他們工作的辛苦和危險,你可曾真正瞭解?

封控在家,你可能只是無法工作,買菜不方便,但很多志願者卻是連續20多天連軸轉爲居民運送物資,吃住就在臨時搭建的帳篷裡。

他們家裡也有老人,也有幼小的孩子,孩子生病了,也同樣面臨就醫不便的情況。而志願者,是沒有工資的。物資緊張時,他們消毒的酒精都無法保證供應。

他們難道不怕病毒,不怕感染?

層層加碼的防疫措施確實令人反感,但別忘了,社區工作人員更多層面上只是執行者!

2

劉紅英有錯嗎?

從她的角度講,她只是講了自己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兒。

也許,她錯就錯在講話的時機和場合不對。

但很多人卻選擇性忽略了,她講的還有另外兩個小故事:

一個是她所在轄區的小朋友哮喘病犯了,就醫不便,但通過萬能的朋友圈解決了難題,很多居民捐贈呼吸機。還有社區居民自發組織“愛心送餐隊伍”支持一線抗疫人員等。

通過這兩個事例,起碼可以說明:

劉紅英身爲社區書記,是心繫社區羣衆的,也得到了百姓的支持,而不是某些自媒體大V批評的那樣,“沒人把老百姓放在心裡”。

有人指出,劉紅英出席新聞發佈會這麼嚴肅的場合,形象欠考慮。

確實,披肩發,粉色上衣,都是不夠嚴謹得體的表現,和新聞發佈會的嚴肅氛圍產生強烈衝突。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她的發言讓人不適的重要原因。

但是,這恰恰說明,劉紅英對於新聞宣傳是不專業的,更缺乏應對輿情的經驗。

衆所周知,政府的新聞發佈會是經過嚴密組織和提前演練的,發言稿、提問記者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是經過審查的。

所以劉紅英的發言稿也不過是命題作文而已。

問題在於:

宣傳部門的領導爲什麼沒有對劉紅英的發言稿給予必要的指導,並認真把關呢?

難道是工作失誤?

還是宣傳部門不夠了解民情民意,對可能引發的輿情無知無覺?

究竟是誰之過?

如果說,剛剛平息的富士康員工集體出逃事件,省內主流媒體的集體失聲已經讓媒體的公信力蕩然無存;

昨天這場新聞發佈會則讓我們看到:

都2022年了,我們的官方媒體宣傳思路還停留在上個世紀。

正如國家疾控總局所批評的那樣,“隨意封城、靜默,限制出行”是當政者城市治理水平不夠的表現,過度防疫給市民生活造成極大不便,羣衆心裡有怨氣很正常。

但,把怒火和情緒都傾瀉到一個基層社區工作者身上,合適嗎?

3

憤怒很容易,保持理性很難。

正如冷眼旁觀容易,躬身做事很難。

放過劉紅英吧,別再罵她了!

畢竟,疫情並未完全控制住,要真正貫徹落實精準防控,她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羣衆的訴求是多元的:

一方面是要求放鬆管控,另一方面,當自己居住的單元樓裡出現陽性病例時,所有的居民都會要求社區人員將陽性感染者儘快拉走。

在很多微信羣裡,關於疫情防控的話題總能引發激烈討論和交鋒,很多人援引國外的事例證明應該完全放開,病毒無非是大號感冒而已。

但當有人徵集志願者去服務社區,給年老體弱不便轉運的陽性患者運送物資時,羣裡頓時鴉雀無聲。

矛盾嗎?撕裂嗎?這就是人性。

只能說,活在當下,每一位有思想的個體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疑問和困惑。但中國之大,情況之複雜,決策要更爲慎重和穩妥,其中的困難程度往往難以想象。

作爲普通老百姓,與其質疑廟堂,不如把更多的精力用到自身的成長進步上。

與其對劉紅英書記口誅筆伐,我們倒不妨多思考:

假如你是老闆,疫情過後,原來停滯的業務如何推進?客戶如何有效維繫?員工如何安撫?

假如你是打工人,你所在的公司會不會倒閉?你是選擇跳槽還是和老闆共渡難關?

假如你賦閒在家,你將如何突圍,找到新的出路?

有人通過劉紅英的發言表達對鄭州的失望,表示這個城市不值得留戀。

城市本身是寬容的,選擇走或留是每一個人的權利。

但更多的人,如你我,早已和這個城市融爲一體。

因爲上有老,下有小,青春和熱血早就灑在了這片土地上,已經紮下了根。

不可能去別的城市,更不可能出國移民。

所以,請對劉紅英寬容一些吧!

我們可以批評,可以失望,但仍然要保持信心。

相信洶涌的民意會倒逼城市管理者的進步,相信鄭州還會好起來。

畢竟,城市形象的改善才會有企業的發展,我們每個人纔會有安身立命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