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業融合開闢發展新賽道
製造業與服務業之間的聯繫是複雜的,發展本質則高度統一,即創造出更多價值以及更好體驗。製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主要由兩個過程驅動:一是服務性勞動不斷嵌入製造環節,極大提升了生產效率;二是製造品從簡單的直接交付消費,越來越多地轉變爲嵌入服務場景中的增值消費。兩個過程相互交織、相互促進,且指向相同結果,即製造業的相對份額下降,服務業的相對份額上升。
20世紀70年代末至21世紀20年代初,美國、德國、日本等主要工業大國的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均下降了10個百分點以上,其中既有製造業被迫轉移等外力影響,也是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的內在必然,而後者往往容易被忽視。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比重從2004年的8.6%上升到2021年約30%,自2010年以來已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在這一過程中,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從2004年的32.45%下降到2021年的27.44%,兩業融合發揮着不小的作用。
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並非物理性質的混合,而是依託特定類型技術創新進行的協同耦合。人類歷史上許多重大技術,在不同階段以不同形式促進了兩業融合。尤其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着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髮展,催生出智能工廠、工業互聯網、柔性製造等融合型技術形態,進而帶動5G/6G和通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未來,藉助技術實現實時且大規模的工業數據快速傳輸,有望建立起與實體生產活動一一對應的 “數字孿生體”,爲製造業各環節進一步大範圍導入創意活動提供可能性。例如,在不增加額外成本條件下,動員優秀的專家羣體同步或異步做出優化設計驗證,並以人工智能爲助手分析製造流程、物流鏈網,進行最優化處理。從生產角度看,單純的製造環節佔比將進一步下降,走向全自動化,而創意服務的主導地位或逐步強化。變化最大的是消費層面,藉助人工智能、區塊鏈、柔性可穿戴設備、腦機接口、全息成像等技術,可將“數字孿生體”實時投影到任何一個現實或虛擬空間,從而大幅拓寬消費體驗服務場域。
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不僅是技術交叉融合,還意味着行業形態發生巨大變化,需要商業模式、空間佈局等緊密配合。在融合發展過程中,產品的市場交易從一次性交付“銷售”,轉變爲軟硬件搭配“租賃”,依靠分期服務收回成本,因此企業跨領域的平臺化、生態化發展不可避免。看似簡單的變化,使企業運營能力甚至經濟社會發展支撐能力面臨新的挑戰,同時也帶來重大機遇。相關產業需承擔更大規模的先期投入,建設新型基礎設施,並經歷充滿不確定性的成本回收過程。此外,採用園區、基地等相對封閉空間發展製造業的傳統思路將不斷被突破,爲人流、物流、數據流、資金流等跨越區域甚至虛擬空間進行配置提供支撐。同時,產業與城市的關係將重新定位,“以產爲先、城跟產走、產城分離”逐漸轉向“以人爲本、城隨人建、產城融合”,將宜居和高效統一起來,塑造面向未來的美好城市。
支撐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模式創新以及空間創新都離不開制度創新。在推動產業深度融合時,需構築支持長期發展的信心和穩定預期的機制,更加清晰地界定與保護產權,支持各類無形資產和知識產品進行精巧組合、複雜交易。值得注意的是,在確保政策合力促進兩業融合的同時,需着力預防和治理“大企業病”,其主要表現爲,頭部企業生產效率的上升往往以非頭部企業生產效率的下降爲代價。由於生產要素過度向頭部企業集中,導致非頭部企業要素條件惡化,最終不僅累及頭部企業,也不利於產業高質量發展。預防和治理“大企業病”是較爲艱難的制度創新,需鍛造高水平識別、平衡與執行能力,既要充分發揮大企業規模效應等優勢,又要防止中小企業與頭部企業、大企業之間在生產率、收入水平等方面出現斷裂,同時需助力新生企業蓬勃發展,爲新質生產力開闢發展新賽道。
(作者 郭 戎 系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