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破億,口碑超越第一部!《志願軍2》的五大燃點

本篇影評可能涉及劇透

國慶檔的首日票房以超過3億的成績開幕。作爲下半年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長假,國慶檔的電影一向十分令人矚目。2019年,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領銜了44.66億元的“史上最強國慶檔”,也讓國慶檔成爲了與暑期和春節並稱三大檔期。

目前,有10部電影角逐國慶檔,不過題材多樣性略遜於往年。在其中,《志願軍:存亡之戰》(以下簡稱《志願軍2》是角逐黑馬的頭號種子選手。雖然續作的活力與吸引力可能不如獨立作品或首部作品,並且有在2021年打破了國慶檔電影票房紀錄的,同樣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戰場故事的《長津湖》珠玉在前,但《志願軍2》依然用5大看點,突破了觀衆對主旋律電影的刻板印象,在國慶檔的首日就打出了一場漂亮的“勝仗”。

看點一:首次大銀幕全景還原鐵原阻擊戰

《志願軍2》將鏡頭對準了抗美援朝時期的鐵原阻擊戰。這場戰鬥被稱爲抗美援朝最慘烈的戰鬥之一。志願軍9000多人的兵力在經過這一場鏖戰之後,僅剩700人存活,甚至讓彭老總都潸然淚下。

當時剛剛經歷過戰役的志願軍,在撤退的過程中臨危受命,再次接到了一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臨時搭建防線,在美軍反撲幾乎要突破三八線,四周沒有任何一個志願軍主力部隊可以補上,在沒有制空權,缺少後勤,軍事裝備嚴重不對等的情況下,面對了摸清志願軍“禮拜攻勢”,並決定使用超高彈藥量狂轟濫炸的新帥李奇微,死守阻擋美國最精銳的部隊之一美騎一師,並拖住龐大的“聯合國軍”半個月的時間。

《志願軍2》非常客觀地用全景式的鏡頭展現出了這一段“真·存亡之戰”的歷史,雙方實力差異的懸殊使得志願軍幾乎被困在了死角,但志願軍真正用血肉鑄造起的長城,實現了逆境之中的突圍,避免了整場戰爭的局勢被逆轉。

看點二:以點到面,以小見大的佳作

曾經的主旋律電影,在表達戰爭這種可歌可泣的歷史的時候非常喜歡用宏觀敘事,也非常喜歡做英雄羣像的電影。但宏觀敘事和人民有一定距離,羣像也導致信息量過於龐雜。事實上,可以決定戰爭的永遠是人民。

《志願軍2》摒棄了上一部有爭議的多敘事線的錯亂,摒棄了羣像電影、拼盤主旋律電影的思路,抓住“以點到面”這一個敘事方法,走人文關懷的路線,從李默尹一家的“小家”無私奉獻的故事主線出發,以及無數更加微觀的個體,反襯出在激盪的大時代命運中小人物的沉浮與堅守。

值得一提的是,這場戰鬥也是非常知名的“以點破面”的案例。《志願軍2》展現出了一個非常生動的歷史細節。爲什麼志願軍可以拖住超過3倍的精銳兵力以及5倍的火力幾乎一個月的時間?B站up主烏鴉校尉曾經打過這樣的比方:志願軍就像終結者裡幻想的液態金屬機器人,可以隨意變化形態,無孔不入。

電影《終結者》機器人劇照

這就是朝鮮戰爭時期志願軍著名的“三三制”協同進攻戰術。《志願軍2》就展現出了這種分組包抄的戰術博弈智慧。在電影中,每個個體都是非常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無論是擅長近戰還是炮兵,都可以迅速在實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鬆骨峰倖存重新加入戰場的楊傳玉和孫醒可以迅速適應,“每一個戰士就像螺絲釘一樣牢牢釘在自己的位置上”,這種強大的戰鬥力就源於科學的基層軍事民主化,讓每一個戰士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不做無謂的犧牲。才能在後續李想的營中團長相繼陣亡後,任何一個排長甚至班長都能頂上,可以撐到最後,將“聯合國軍”逼上談判桌,在最後,讓中國使用掉最硬核的“一票否決”。

看點三:精巧的獨立故事與緊張的節奏

這些宏觀的戰術在現在看來十分高大上,在真正的歷史長河中卻是真正從一線打出來的智慧。《志願軍2》也深諳這一點。“文戲武拍,武戲爆拍。”作爲三部曲中最中間的過渡之作,在許多大製作的三部曲中會被埋沒。

但《志願軍2》不僅用穩準狠,短平快但有人文關懷的手法,從“李想回家”這個小故事切入,收束了第一部李曉身世的伏筆,又迅速展開了這一部中最核心的鐵原阻擊戰的故事,不僅直面了戰爭的殘酷與突然,更讓觀衆完全沒有任何精神壓力和理解負擔地沉浸在故事中。

《志願軍2》不僅是一個故事的過渡,更是一部獨立的故事。影片沒有像流水一樣鋪開,而是採擷了鐵元阻擊戰中最關鍵的四個時間節點,雖然有虛構的人物,但依然客觀地展現出了真實的戰術博弈,展現出了輕步兵的T0戰力。

沒有一帆風順的勝仗。志願軍們從被發現後勤儲備的弱點,到被逼入絕境,再在逆境中尋找突破口,充分利用地形以及抓住美軍的人性弱點,進行反擊。144分鐘的電影在主旋律大製作中算比較精巧的篇幅,無論是9D環繞的真實戰爭武戲還是文戲,以及角色的身份設置,無論是核心還是支線,都迅速得到迴應,幾乎沒有任何水分和閒筆,直擊核心,展現出中國人的韌勁、中國人的信仰以及中國人的浪漫。

其中有一個非常動人的支線。朱亞文飾演的歸國武器專家吳本正,一改曾經硬漢的人物形象,是一個複雜多面的稀有銀幕形象。他穿着大衣西裝,離不開厚厚的眼鏡,卻無比貼近人民,有些死板卻承擔了本片中僅有的喜劇氛圍調節。

作爲武器研發的希望,他被護送着上前線,包括張孝恆在內的三位警衛的犧牲,都爲了保護他珍貴的經驗和智慧。他沒有仗着身份龜縮在廟堂之上,而是真正深入前線,虛心聽取戰士們的經驗,分析武器的提升。他總是粗線條,甚至看似有些“軸”,但他內心深處第一順位的,一定是來自人民的志願軍,以及深厚的人民。

在吳專家開會時,說着方言,小心地向他要水果吃的小兵。弱弱地提出手榴彈的問題,卻甘願用生命“克服”的小兵,被質疑的“戰損記錄員”楊三弟,這每一個看似平凡的支線人物,卻是真正的朝鮮戰場上每一個最鮮明的個人,也是最容易直擊觀衆靈魂的地方。

看點四:獨特的中式浪漫

說到中式浪漫,不僅是文言文中的風花雪月,而是在物質最匱乏的時期裡最偉大的信仰,是伴着幾乎無法下嚥的炒麪粉,說着“我們吃雪,爲的是我們的後代不用吃雪”的信仰,也是中華文明傳承千年的智慧。

影片中多次出現了“三國”相關的智慧與伏筆。在彭老總向傅崇碧下命令的電話中,他提到傅崇碧的年齡恰好是張飛當年喝退曹操幾十萬大軍的當打之年。在阻擊戰後期,恪守戰地的一營也面臨了和馬謖失街亭時一樣的地勢,但是“63軍各個都是猛張飛”。

在幾乎彈盡糧絕之時,志願軍敏銳地決定打開水庫“煮坦克”。在美軍切斷了水庫電路時,志願軍甚至考慮到朝鮮人民建造水庫的不易,沒有選擇簡單粗暴地炸開水庫,而是堅持用人力開閘放水,“水淹七軍”,造就了真正的“當代關二爺”,這是中國人民惺惺相惜、守望相助的大義情懷。

看點五:不無謂的犧牲,不刻意地煽情

真正優秀的主旋律電影,不是高喊口號的單向傳輸,而是用一個個生動故事,“講述,而不僅僅是展示”,實現真正的情感共鳴。《志願軍2》就做到了這一點。

其實通過第一部的伏筆,以及這一部前半部分對家庭情感的描繪,觀衆們已經可以預料到李默尹一家註定要犧牲。

但犧牲了誰?怎樣地犧牲是電影敘事的重點。電影沒有刻意煽情,也沒有大筆點染無畏地犧牲,而是用一個個小的細節傳情。

觀衆們可以看到,李想在筆記本中夾了妹妹送的花,讓全營戰士們一起嗅花,頗有“猛虎細嗅薔薇”的浪漫。

此外,還有從小朋友信中寄出的水果糖,從彭總、李默尹、李想的手中傳遞,最後到了李曉的嘴裡。這份甜蜜也一直伴着李想最後時刻的親吻,以及家門鑰匙,成爲永恆的記憶。

一家人雖然都奔赴了戰場,但因爲前線戰事的殘酷,甚至沒有聚在一起吃一頓餃子的時間,只能通過冰冷的無線電信號聯繫。而無線電信號也在電影的最後成功用全人類共通的“家”的情懷,擊潰了美軍的心理防線,也讓李曉送走了哥哥的最後一程。

這些小的細節,雖然句句不提家,但句句不離家,也從電影中真正走進了每個觀衆的心裡,在國慶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潤物細無聲。

有驚險刺激的戰場,有震撼的大場面,有帶着芳香的薔薇,也有頑強扇動翅膀的七星瓢蟲。用歷史的厚重,佐着中國人的堅守、信仰與浪漫,《志願軍2》不僅是近期最爲亮眼,最吸引人心,也是進步最大的主旋律電影,更是這個檔期最適合在大銀幕上呈現的視聽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