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餓鼠效應”點醒無數父母:適度飢餓才能養出優秀的孩子
總是被滿足的孩子,心理的物質慾望會無限膨脹,父母滿足的越多,孩子想要的越多,孩子卻歷練不出生活的能力;適當地“飢餓”卻能鑄造更強大的孩子。
——薩姐
作者:暖心
1925年美國科學家克萊爾·麥凱,做過一項實驗。
他將一羣剛斷奶的幼鼠,分爲兩組:
一組提供充足的食物,過着“衣食無憂”的日子;另一組提供60%的食物,每天要忍受一定的飢餓感。
科學家原以爲食物充足的那一組幼鼠應該充滿活力,生命更長;而另一組幼鼠應該會營養不良。
可實驗的結果卻出乎意料:
第1組老鼠行動遲緩,沒有活滿1000天;
第2組老鼠皮毛順滑,活過了2000天。
後來,科學家又用魚、兔子、猴子等動物進行了類似的實驗,結果都如出一轍。
這就是著名的“餓鼠效應”:節制的生命往往更能走得長遠。
這樣的道理其實用在教育上也是一樣的道理。
現在的父母總是在抱怨:
孩子長大了不知道心疼父母,依賴性很嚴重,自主能力很差,什麼事都要父母爲他兜底,稍微說兩句就內心又脆弱不堪……
實際上,這樣的孩子是被父母“喂得太飽”。
過度滿足,其實能更快摧毀一個孩子。
01
多少父母,
正在讓孩子陷入“飽鼠效應”
老鼠被過度地滿足,卻加快了它衰老的速度。
實際上養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孩子被“喂得太飽”,也加快了他被摧毀的時間。
那父母是怎樣去摧壞孩子的呢?
1)過度的物質給予
我們這一代的父母都是從“物質匱乏”的年代過來的,所以更心疼我們的孩子。
因此,有些父母會不斷地去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
可是,父母的過度給予卻養出了“滿大街的白眼狼”:
父親買不起名牌手機,孩子逼他下跪;
孩子拿着父母的手機隨意打賞女主播;
三四十歲的成年人,整天在家啃老,要父母養着……
一味地縱容孩子的慾望,實際上是在培養一匹“狼”,讓他們最終只知道啃食父母。
在心理學上還有一個「棘輪效應」。
指的是:人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後有不可逆性,即易於向上調整,而難於向下調整。
總是被滿足的孩子,內心的物質慾望會無限膨脹,父母滿足的越多,孩子想要的越多。
到最後,孩子消費起來也就沒有節制,還可能因爲莫須有的慾望而誤入歧途。
2)過度保護
網上看到一個故事。
一位媽媽由於早年生活經歷比較坎坷,所以特別疼愛自己的女兒。
她把女兒保護得特別好,從不讓她吃一點苦。
從小,她什麼事都不讓女兒做,除了學習,其他的事都都能幫女兒搞定。
有一次,女兒獨自去她上班的地方找她,卻迷路了。後來媽媽就不再讓女兒一個人單獨出門。
有時候,女兒想洗自己的髒衣服,媽媽也會一把搶過來說:“水這麼涼,一會凍着了。”
她將女兒保護得密不透風,到了初中、高中,女兒變得特別依賴,生活裡處處都離不開媽媽。
媽媽去出差了,連點外賣都要媽媽幫她點;
每天都要將飯端上桌,女兒纔會吃;
在外面出現一點磕磕絆絆,第一時間就找到媽媽哭訴……
感覺生活上變得特別嬌氣,受一點委屈都叫苦喊累的。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以這樣的方式“愛孩子”。
他們覺得自己保護了孩子,避免了讓孩子受傷,害怕孩子受苦,就什麼都不讓孩子去做。
其實這種過度保護,正在一點一點剪掉孩子的翅膀,讓他無法獨立飛翔。
作家高世祥說過:
有些孩子不是死於懶惰,而是死於成人的過度庇護。
過度的保護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最終活成溫室裡的花朵,除了外表的靚麗,一無是處。
02
被父母“喂太飽”的孩子
其實內心痛苦不堪
有這樣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
女孩從小家庭優越,父母特別疼愛她。在物質上都是有求必應的。
小時候,她看見別人騎自行車上下學,即使她家離學校只有十分鐘的路程,父母也給她買了。
再大一點,她看別人有手機,漂亮的裙子,她也會要求父母給她買。
還有經常的外出旅遊需求,父母從來沒有拒絕過。
後來,她出來工作了、變得特別物質。
看見好看的衣服就停不下來,和朋友出門都是大手大腳的。
有時候甚至連一個月的薪水都不夠她買一個包包。
她也意識到自己應該多控制一下消費,可是卻經常被物質陷阱迷惑,一看上喜歡的就停不下來。
所以,直到快三十歲,她一直都過着負債的生活。
第二個故事:
知乎上一個女孩貶低自己,說自己活得很痛苦。
從小到大,她都被父母保護得很好。
父母規定他:天黑之前必須回家,和朋友出去玩必須要爸爸媽媽陪在身邊,不能坐危險的出租車。
直到大學畢業,她都沒洗過衣服,也沒進過廚房,生活裡只有學習這一件事。
別人都在兼職賺錢,積累經驗,她只能窩在家裡看書。
可是,上了大學之後,她過得很痛苦。
軍訓時,因爲不會折豆腐塊的被子而急到掉淚;
在宿舍,因爲衛生打掃不乾淨而被室友嘲笑、排斥……
人際交往也有障礙,她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朋友,不開心了也沒有人傾訴,日子過得特別壓抑。
很多父母溺愛孩子,他想要什麼,父母都會盡力滿足,不僅是物質上的需求,甚至連心理上的不安和挫折感也被父母過濾掉。
這樣的愛,讓孩子的童年過得快樂,但是孩子長大後卻會過得非常痛苦:
戴爾·卡耐基說過:
被父母“喂太飽”,享受的是孩子,最終承受痛苦的也是孩子。
03
“適度飢餓”
纔會讓孩子更有出息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最理想的狀態是對自己的目標保持一種“飢餓感”,因爲它可以促使一個人進步。
在教育上,父母也該時刻讓孩子保持“適度的飢餓”,讓孩子“舍”去一些東西,他纔會努力去得到。
富豪李嘉誠,在教育孩子上是一個很有智慧的父親。
從小,他就教育兩個兒子吃苦耐勞。
他很少給孩子零花錢,還經常要求他們去勤工儉學。
他的兩個兒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做雜工、侍應生,球童,以此來自己掙零花錢。就連上學都要求孩子們去坐公交車。
甚至後來兩個孩子出國留學,都要自己學會做飯,自力更生。
在這樣堅毅地培養下,兩個兒子沒有靠他的幫助依然做出了一番事業。
好的教育並不是一味滿足,一味庇護,適當地“飢餓”會鑄造更強大的孩子。
所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要給他營造一個略顯“飢餓”的環境呢,可以讓他去努力、去獲取、去進步。
1、物質上“餓一點”
愛需要雙向流動,付出也需要。
我們要杜絕孩子將來“啃老”,就一定不要什麼都滿足,讓孩子學會去“取”而不是伸手要。
因此:我們要幫孩子分清需要和想要。
需要的東西:學習用具、換季的衣服、生活的吃食這些必需品,父母可以無條件地給予。
想要的東西:一雙想要已久的名牌鞋子、一部想看的電影、一個昂貴的玩具,這些可有可無的需求,父母要學會“餓一餓”孩子。
這時候父母需要這樣對孩子說:這些需求我不能答應你,但你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去獲取。
他可以利用做家務、助人、幫父母分擔一些困難而獲取同等的回報,以此來換取自己想要的需求。
物質的“飢餓感”會讓孩子因爲想要一個東西而去努力,得到了之後也會更加珍惜。
2、給孩子的庇護“少一點”
有人說過:
“兒童成長過程中所嘗試做的事情,就應該讓他們去做,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環境,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孩子的自然成長規律就是從:父母從牽手到父母放手的過程。
小時候:
孩子走路摔倒了,就要讓他自己去承受“痛”的過程,然後再自己爬起來。
再大一點,做錯了事情,父母要學會“旁觀”,給他方法,讓他自己去解決。
比如:
孩子闖禍了,我們學會讓他自己去承擔責任,讓他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問題,實在是沒辦法時,父母再插手。
父母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任其生長”也許他會走得更遠。
3、讓孩子的成長“苦”一點
有一個孩子一直是被家人寵愛的孩子,他很少參與家務。
一次,學校組織了一次家庭勞動體驗活動,要求每個學生在家做一週的家務。
小華開始時非常牴觸,但在父母的引導下,他逐漸學會了做飯、洗衣和打掃衛生。
這個過程雖然辛苦,但小華從中學會了很多生活技能,也更加理解了父母的辛勞。
李玫瑾教授曾提到過,“家務勞動能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
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去吃一點苦,苦中作樂,孩子的生命更有意義。
因此,要定期帶孩子去體驗生活。
比如:
去父母工作的地方看一天;
去鄉村讓孩子學着種菜、餵雞、插秧。
讓孩子學會做飯、洗衣服。
父母要“狠心”讓孩子去吃點苦,孩子離開父母后可以慢慢長出獨立照顧自己的基本生活的能力。
04
古人云:人生有度,過則爲災。
放縱帶來的樂趣,只能維持一時,而長久的滿足,則靠的是一定合理的“自我節制”。
我們教育孩子懂得“剋制”,不要把孩子寵成了只會“啃老”的米蟲,讓孩子要適度地嚐點甜頭,也要適當吃點苦頭,孩子長大後纔有底氣。
讓孩子保持“微餓”:
物質需要,適當就行,讓孩子學會去獲取;
生活的苦,一定要讓孩子體驗,讓他在逆風中也能立足。
那些懂得爲孩子保持自己身心“微餓”的人,才能在節制中,修得人生的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