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款醫療大模型在廣州發佈 將推動分級診療體系建設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2月28日電 (記者 蔡敏婕)1分鐘生成體檢報告,個性化異常數據解讀;預測疾病風險,系統管理慢性病......兩款醫用大模型28日在廣州發佈,醫療健康領域進入更加智能化、精準化的階段。

當天,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與華爲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發佈叮唄健康大模型與數智超聲大模型。其中叮唄健康大模型的基座整合百萬級醫療數據與醫學知識,通過自主研發的元問答檢索增強技術和監督微調方法,實現從個性化體檢報告解讀、主動健康醫學諮詢,到疾病風險預測與健康管理的全方位場景應用。

目前,該模型已經實現了健康管理多場景應用,包括數字醫生、個性化檢後健康管理服務及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及管理等。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田軍章介紹,基於叮唄健康推理大模型-R1,該院聯合打造主動健康數字醫生“叮唄康康”,模型融合該院自建的主動健康領域數據庫,構建了循證醫學的推理思維鏈,能夠學習醫生的臨牀思維過程,實現從症狀識別、風險評估、病因分析到干預建議的全流程推理,突破傳統大模型醫學問答單一、片段化答案的侷限。

近年來,超聲診斷因其安全、實時、無輻射風險、易普及、適用人羣及疾病譜廣、檢查成本低等特點,成爲各級醫療機構中應用最爲廣泛、也是最適宜在基層醫療機構推廣的醫學影像診斷技術。

但內地超聲醫學全鏈條生態的建成仍面臨不同程度的挑戰。數智超聲大模型成爲解決這一領域痛點和難點的創新應用成果。

以往,超聲質控依賴高年資醫師抽檢,藉助該模型可實現全覆蓋、多維度AI實時質控。數智超聲大模型能夠快速識別報告中的潛在錯誤、不規範表述及遺漏信息,並提供精準的反饋與修正建議,提升報告的質量和醫生的工作效率。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黨委委員、超聲科學科帶頭人劉紅梅介紹,數智超聲大模型打破了傳統模型應用場景單一的侷限,以超聲 AI實時輔助診斷、遠程指導和統一質控爲三大支柱,實現多參數動態超聲成像的實時質控,將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分級診療體系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