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都需要八百壯士
八佰還能感動臺灣人嗎?(圖/新浪網)
幾經波折,大陸導演管虎執導的《八佰》(以下簡稱「陸版」),終於在日前正式上映。兩岸觀衆各自拿着放大鏡檢視這部電影。
臺灣觀衆在意電影中有沒有出現中華民國國旗,臺灣認爲這是這個故事裡最重要的象徵物,如果陸版竟然沒有這面國旗,那就是扭曲歷史。大陸觀衆則在意這面國旗是不是被放大了,有沒有美化國軍,以致於讓蔣介石領導的抗戰顯得英明神武,那可就不妙了。
管虎的做法很聰明,國旗是遠鏡頭,只看得到紅色、灰藍色的色塊,沒有白日光芒、沒有細節,彷彿印象派的畫作,就是一幅「你知道是什麼、我也知道是什麼,但沒有清楚面貌」的東西。不唯如此,女童軍楊惠敏冒死遊過蘇州河送國旗的這段情節,在當年臺灣拍攝的《八百壯士》(以下簡稱「臺版」)裡,非常重要,也是全片的高潮之一,陸版則是秒過,一不注意楊惠敏已經到了對面的四行倉庫。可想而知,陸版就是不想要過分強調那面國旗,相關鏡頭自然能省則省。
既然有這麼多彆扭,大陸又何必非要拍這個故事呢?在整個對日抗戰的歷史中,老實說,四行倉庫這一役算不上是史詩級的戰役,且國軍最後是以撤退告終。
然而,在兩岸不同的發展進程中,政治領導人都很需要向「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這個故事借光取暖。以臺灣來說,臺版在民國64年(1975年)上映,這一年人稱先總統蔣公的蔣介石過世。強人殞落,對黨國體制而言,是一件驚天動地、動搖國本的大事,執政者亟需尋求一個新的凝聚愛國意志、全民團結的象徵,「發揚抗戰精神」遂被召喚。
接下來,1976年有兩部抗戰大作《英烈千秋》和《梅花》,1977年有《筧橋英烈傳》,持續承擔着類似的使命。對彼時的臺灣來說,雖然蔣公不在了,但只要大家能夠團結在這面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下,則中國(中華民國)一定強,而八百壯士的故事裡正好就有這個元素,當然是非常理想的選擇。
陸版的重點則明顯不同。從電影名稱舍壯士,改用「八佰」,就可以看出編導更希望着重在平凡的個人,佰者乃百人也。因此陸版裡充斥着各省鄉音,表示這些軍人來自四面八方;片中也對人性的自私、怯懦多所着墨,電影再三描繪不敢拿槍、想逃走的軍人。導演想告訴觀衆,四行倉庫裡並非人人都是天生的英雄,但這些小人物集合起來,最終仍然成就了一個撼動人心的故事。
陸版的另一個重點是國際力量不可信賴,因此電影出現了「天堂般的租界vs.地獄般的四行倉庫」,坐在飛船裡、高高在上看好戲的「國際觀察團」,以及西方各國的冷漠姑息。國府原本寄望列強會在當年即將召開的布魯塞爾會議上,公開聲討、遏制日本的侵華行動,然而結果卻沒有,美國甚至大量出售廢鋼鐵和原油等軍事物資給日本,助長其侵略行爲。
對比大陸在美中貿易、科技戰以及新冠疫情下,一路被壓着打的當下處境,不難想像陸版如此拍攝的用意。
八百壯士與四行倉庫是一個內涵豐富的多元文本,兩岸各取所需,拍出符合各自史觀和論述的版本。值得一提的是,陸版的最後一幕有一段文字:「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沒說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戰,算是差強人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