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國防預算創新高,難掩國軍「淘空」危機
114年度國防預算歲出可能達6300億,國防部解釋因逢軍事投資付款高鋒期,相關預算還在行政院審議中。記者李人嶽/攝影
行政院向總統報告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加計特別預算與基金,國防總開支將達六四七○億元,較今年增四百億元,再度刷新紀錄。政府不斷向民衆宣傳:在蔡英文、賴清德兩總統領導下,國防資源豐沛,國安固若金湯。但錢多隻是金玉其外,當今國軍的處境,堪比非核政策下被迫粉飾太平的臺電:基層人員殫精竭慮,在長期壓力下組織和士氣的淘空,無法填補高層偏執造成的惡害。
先看最近幾起軍中新聞。其一,審計部指出,海軍主戰艦艇維修作業延宕嚴重,高達半數未按計劃實施。其二,總統府憲兵舉槍自盡,立委發現單位「編現比」僅六成多,導致衛哨頻繁度遠超過標準。其三,立院預算中心調查,去年七月國軍官兵總數一五五二一八人,比十八個月前減少九千六百餘人,降幅達六%。其中後六個月流失人數,幾等同前十二個月,顯示人力匱乏是國軍最大隱憂。
國軍總員額廿一.五萬人,扣除文職與學生、受訓、長假等人員,「編制員額」十八.八萬。國防部宣稱,編現比九成即可維持戰力,將人力需求降至近十七萬;但自國軍轉型「募兵」以來,從未達到此一數字。換言之,近年臺灣實際防衛力量,始終不及預訂目標。何況此標準來自馬政府「精粹案」,近年兩岸關係緊張,兵力派遣需求直線上升,部隊人力卻明顯下滑,局面嚴峻不言可喻。
因應兩岸緊張,蔡政府恢復徵召一年期義務役,以特別預算添購飛彈與無人機,並大幅擴編後備部隊。這些固有助戰力提升,但對照人力短絀,局面正好相反。恢復義務役及添購新武器皆須成立新單位,需要更多職業軍人擔任幹部;但現實上,近兩年卻有大量志願役申請退役,足見人力和士氣問題嚴重。
以總統府憲兵自殺爲例,便是一葉知秋。總統府憲兵如同「禁衛軍」,人員撥補絕對優先,竟也缺員超過三成,便可想像一般部隊窘境。再如海軍維修計劃大幅脫節,主要是共軍頻頻犯境,迫使我方超額派出艦艇,打亂原定維修期程。長此以往,在備戰壓力下,武器裝備又嚴重損耗,更必有人萌生退意,形成惡性循環。部隊事務有其機敏性,國防部又基於軍人忍耐美德或官場文化,對外口徑永遠大事化小;長此下來,國軍自被超額負荷壓得逼近臨界。
要解決國軍「過勞」危機,應該治標與治本雙管齊下。治標方面,應進一步提升待遇,增加青年從軍誘因。所謂待遇提升,除了薪資,可以廣建職務宿舍與幼托設施,讓現役官兵願意留營。在管理文化上,應培養分層負責精神,戒絕官大學問大的僚氣。否則,官兵若對軍中環境失望,不願長留久用,即使再努宣傳招募人員,也永遠補不上缺口。
近十餘年不分藍綠執政,都認同「不對稱建軍」的原則。主要是體認兩岸量體懸殊,對比全球第二大強權的共軍,國軍只能選擇在特定領域發揮長項,而非全方位競賽。面對中國大陸與共黨政權,其道理也一樣,我們不能將全部希望寄於中南海的善意,必須保持相當比重的硬實力。與此同時,也得體認自身資源有其極限,不可能僅憑硬實力懾服對方。讓敵人「在軍事上不敢樂觀,在政治上不致悲觀」,纔是確保國家安全的不二法門。
歷史上任何體系的瓦解,都是先零星崩解,然後像滾雪球般墜落。此一教訓,適用於當今國軍,亦適用於賴政府的國家走向。若持續漠視風險,或爲圖一己一時之利在歧路上行險踩油門,將導致毀滅性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