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謠言:劉備從未在夷陵連營七百里

公元219年,東吳大將呂子計奪荊州,一舉擒殺關羽。遠在蜀中的劉備大爲震怒,遂傾盡國力東征孫吳。結果在夷陵之戰中遭受重挫,落得個三軍暴骨的淒涼結局。

歷代文人對此論述頗多,最知名的莫過於《三國演義》中那句“火燒連營七百里”。然而,小說距離歷史真相可謂相距甚遠。

蜀漢強於東吳的印象 主要來自演義而非正史

由於《三國演義》影響,大部分人覺得夷陵之戰的蜀漢軍隊遠多於東吳。但通過考察正史,我們還是能獲知劉備東征的大致兵力。

根據《三國志》記載:劉備入川時有步卒數萬人。後來關羽北伐襄陽,留在荊州的部隊也不下3萬人。若再算上歸降的劉璋舊部和馬超,那麼最大兵力的確達到過10萬人左右。

連年征戰 讓蜀漢始終面臨人口不足困境

但在前線潰敗、荊州淪陷過後,許多本地守軍選擇集體投降東吳。所以,可供劉備差遣的士力量已大打折扣。除留守巴蜀、漢中外,餘下參加伐吳的也僅僅是4萬人。

相比之下,孫權卻實打實地動員了5萬軍隊。何況在督戰一線的陸遜身後,還有諸葛瑾等人率領的二線增援力量。可見在夷陵對峙的東吳不僅不弱,而且整體實力還要強於蜀漢方面。

夷陵之戰開始前 孫吳方面的兵力就更勝一籌

歷代東吳將領 都害怕對手利用上游優勢

此外,《三國志》裡明確提到陸遜的擔憂,害怕劉備採取水陸並進模式。這主要是因爲蜀漢位於長江上游,可利用高低落差強化機動能力,爲水軍兵丁節約大量體力。順流而下的火船等特殊武器,也可以對下游戰艦構成嚴重威脅。

如此看來,蜀漢軍隊放棄水陸並進似乎是犯了嚴重錯誤。然而,以劉備數十年的沙場經驗,不可能不懂簡單道理。他的放棄完全基於現實考量。當時從夷陵去往荊州有三條線路可選:

關羽被俘後 蜀漢的少量精銳水軍已不復存在

首先是直接順江而下。奈何蜀漢水軍的實力不值一提,沒有必然戰勝東吳的資本。特別是劉備新近組建的益州水軍人數稀少,只能讓他們屯駐在夷陵待命,實屬迫於無奈。後來吳軍逆流追擊,一路上如入無人之境,也從側面證明雙方的能力差距。

其次是江北夷陵道。但因爲夾在多股勢力之間,容易在交戰中受第三方偷襲。先前關羽的失敗,就是因爲在萬衆矚目的荊州大肆冒進,劉備自然不可能犯同樣錯誤。

江南夷道已經是劉備最好的選擇

所以,劉備選擇主力由江南夷道通過。他希圖獲取當地少數民族支持。自信於過去對南郡、武陵郡和零陵郡等地的統治威望,還派遣馬良主動聯絡各方。結果卻只有武陵郡的部分酋長積極配合,其他部落均紋絲不動。顯然是低估東吳的政治影響力,高估所謂“匡扶漢室”的政治口號。

但讓劉備始料未及的是,江南夷道恰恰被東吳重點佈防。其大本營“陸鎮”就坐落在那裡,而且多山地形的道路極其狹窄。本方卻被束縛住手腳,連原本的陸軍優勢無法發揮出來。除士卒疲憊外,後勤運輸亦影響到嚴重影響。所以,陸遜只要謹守險隘,便能以逸待勞的逼退蜀軍。這也是劉備戰敗的真正原因。

錯誤的路線選擇 讓蜀漢陸軍的優勢無法發揮

演義中的連營七百里 讓劉備爲後世所詬病

當然,劉備最受後世詬病的無疑是所謂“連營七百里”。不僅分散掉兵力,還爲敵人的逐個攻破創造出有利條件。

其實,這種錯誤決斷在三國志的《劉備傳》和《陸遜傳》裡都沒有記載。反倒是在沒有直接參與的《魏書·文帝紀》中出現,其大意是突出魏文帝本人睿智英明。顯然,曹丕所謂“連營七百餘里拒敵”屬於道聽途說而來。明朝人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又借題發揮,從而虛構出蜀漢軍營沿長江一字展開的曠世奇觀。

火燒連營也不過是多次謠傳結果

在真實的夷陵戰場上,蜀漢方面的確有分散兵力之嫌。劉備在整條戰線上佈設50多座兵營,但基本都是處於控制險要地形考慮,而且是呈前後交錯排列。其中,處於最前線的兵營有40多座,剩下不到10座處在後方二線。

況且,古代的七百里相當於現在的300多公里,略少於北京到濟南之間的距離。縱然劉備有此企圖,也很難根本不可能實現!“連營七百里”的訛傳屬性顯現無疑。

700裡連營的長度 足以開通一條高鐵

縱觀整個三國時代,劉備的軍事才能雖算不上頂尖,但也絕非泛泛之輩。從正史《三國志》來看,蜀漢疆域都是劉備血戰所得。無論如何都不會是曹丕口中的“不曉兵”之人!

即便在夷陵之戰後期,吳軍以火攻大破蜀漢營寨,劉備同樣表現出老練本色。他先把部隊撤回地勢險要的馬鞍山據守,遭到四面圍攻後下令燒燬難以撤退的船隻。接着安排忠心的傅彤帶兵斷後,其餘大部分主力都得以成功撤離。

劉備在潰退階段的指揮同樣可圈可點

數百年後,杜甫看到劉備的奮鬥歷程,還忍不住賦詩一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假使劉備不急於滅吳,而是繼續堅定不移的向關中方向推進,後面的歷史進程可能就會是另一番景象!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