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男佔據中國文娛產業半壁江山?

《黑神話·悟空》所屬的遊戲科學公司,創始人馮驥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生物學系。

抖音的創始人張一鳴,畢業於南開大學的微電子學和軟件工程學。把嗶哩嗶哩從“小破站”做成大平臺的陳睿,畢業於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的通信工程專業。

愛奇藝的創始人龔宇,是清華大學自動控制理論及應用專業博士。

刻板印象裡nerdy的理工男,卻掌握瞭如今中國人大部分的娛樂生活。類似的例子,在當下中國的信息服務和娛樂產業不勝枚舉。而理工男從“實驗室”走向“演播室”,也是時代造就的趨勢之一。

從1994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組,推出第一個自動化推薦系統以來,算法推薦作爲工具,不斷融入資訊、社交、電商、短視頻、搜索引擎等各種平臺。

隨後,算法推薦機制成了各大內容平臺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用戶使用手機的平均時長也逐年增長,從2016年的約3.6小時/天,增長到2021年的6.6小時/天。隨後兩年雖然有回落,但仍然保持在相對高位。

中國人使用手機的時間變長,短視頻軟件有一份功勞。僅從時長佔比來看,短視頻軟件對於用戶使用時長的佔比,直接從2020年的23.6%,上漲到2023年的29.8%。短視頻越來越好刷,想關掉抖音、快手等軟件的難度,在慢慢增加。

“用戶喜歡什麼,就推薦什麼”的方法走通了,更多平臺愈發重視推薦算法。建立在大量數據分析基礎之上的推薦邏輯和公司運營,也越來越倚仗嚴謹的理工科掌門人。理工生就也順理成章地成爲了如今大量內容平臺、娛樂文化等產業的“話事人”。

⚠️概括來講,理工科老闆羣體的逐漸擴大,本質還是當下企業更偏向於數據驅動。麥肯錫研究顯示,大量使用客戶分析可以更有可能超越競爭對手。以數據爲驅動,獲得客戶的可能性提高了23倍,留住客戶的可能性提高了6倍,盈利的可能性提高了19倍。

所以在可預見的未來裡,看似感性的內容平臺裡,可能還會涌現出大量理性的理工科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