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中華民國 就是自由中國
我官方英文宣傳刊物「自由中國評論」(Free China Review)創辦於民國40年4月,半世紀後更名「臺北評論」,扁總統任內2003年再改名「臺灣評論」至今。(摘自ebay)
我官方英文宣傳刊物「自由中國評論」(Free China Review)創辦於民國40年4月,半世紀後更名「臺北評論」,扁總統任內2003年再改名「臺灣評論」至今。(摘自ebay)
美國務卿蓬佩奧宣佈美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Kelly Craft)訪臺,並在聲明中指出,臺灣展現出「一個自由中國」所能達成的成就,引發熱議。「自由中國」在臺灣不是新名詞,冷戰時期蔣中正政府即高舉「自由中國」旗幟,對抗「共產中國」。
1945年抗戰結束後,儘管國民政府召集各黨派與各界人士制定憲法,施行全國普選,但中共拒絕參與,導致內戰爆發,中國也一分爲二。
因兩岸奉行制度不同,國際上開始用「自由中國」稱呼中華民國,如1950年韓戰爆發後,美國廣播公司記者在訪問蔣中正總統時,就問到「自由中國只靠聯合國海軍和空軍(沒地面部隊)的助力,是否能在大陸上擊敗敵人?」國際上則稱對岸是「共產中國」、「紅色中國」。
而我方更一再以「自由中國」自稱,如1954年10月27日蔣中正總統對新加坡「海峽時報」記者表示,「我們不僅爲自由中國而戰,同時亦係爲自由世界而戰」。1958年2月10日蔣中正接見日本記者訪華團曾談到「自由中國達成反共復國大業的三大要素」,還說「今後自由中國在工業發展方面,有待於日本協力之處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