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產品輸陸國家 早有病例羣

世衛組織(WHO)新冠病毒全球溯源研究中國部分報告8日出爐,表示向中國供應冷鏈產品的其他國家,已發現包裝和產品上有病毒證據,這表明向中國提供冷鏈產品的其他國家存在早期病例羣。圖爲世衛專家考察湖北同濟醫院。(中新社

世衛組織(WHO)新冠病毒全球溯源研究(中國部分)報告8日出爐。針對新冠病毒起源,報告指出,2019年12月就有更廣泛社區傳播,表明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並非疫情發源地,也未在中國31省野生動物樣本及湖北蝙蝠樣本發現新冠病毒。但向中國供應冷鏈產品的其他國家,已發現包裝和產品上有病毒證據,這表明向中國提供冷鏈產品的其他國家存在早期病例羣。報告也強調,病毒從實驗室泄漏的可能性很低。

該報告研究團隊由17名中方專家和17名來自其他國家、WHO等組織的國際專家組成,從今年1月14日至2月10日在武漢進行爲期28天研究。溯源工作聚焦兩階段,包括涉及病毒在發生人畜共患轉移前在動物宿主(如蝙蝠)間的循環,與涉及發生人畜共患轉移後,病毒在人羣傳播過程中的演變。

報告指出,在回顧武漢、湖北省其他地區及其他各省醫院保存的2019年下半年的4500多份研究項目樣本時,並未發現新冠病毒;同年7至12月間的死亡數據也未出現波動,因此不能證明2019年12月前新冠病毒就已開始傳播。

針對疫情發源地,報告認爲,許多早期病例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但也有相似數量的病例與其他市場有關,可以表明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疫情的發源地;回顧病毒基因序列資料也顯示,疫情大流行初期就已存在一定病毒多樣性,說明在華南海鮮市場羣之外還有未採樣傳播鏈。

至於蝙蝠或其他野生動物是否爲病毒宿主,報告稱,在湖北省採集的蝙蝠樣本並未發現病毒存在的證據;中國31省採集的8萬多份野生動物、畜禽標本中也未發現病毒存在;在華南海鮮市場動物產品的檢測中,也未發現感染證據。

不過,報告提醒,在向中國供應冷鏈產品的其他國家,已發現包裝和產品上有新冠病毒的證據,證據表明在向中國提供冷鏈產品的其他國家存在早期病例羣。華南海鮮市場有冷鏈貨物攤位出現病例的相對風險高於無冷鏈貨物攤位。

對於病毒可能傳播的途徑,研究團隊提出4種可能性評估,包括人畜共患病直接溢出是「比較可能」的途徑;透過中間宿主引入則是「非常可能」;透過冷鏈/食品鏈產品引入則是「可能」途徑;由實驗室事故泄漏則「極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