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鼻疽19年來最嚴重!臺大醫:新冠「免疫竊盜」讓人體擋不住細菌

▲凱米颱風襲臺,高雄地區淹大水,資料照。(圖/記者吳奕靖翻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凱米颱風過後國內類鼻疽大爆發,今年累積病例已經達37例,疫情是19年來最嚴重。感染科權威、臺大醫師黃立民今日受訪分析,類鼻疽在風災、水災之後常見,至於今年特別嚴重,其中一種可能性是新冠導致的「免疫竊盜」,新冠肺炎病毒會損害免疫系統,對於後續病毒細菌感染的入侵會「擋不住」。

疾病管制署昨(13)日公佈最新統計,風災後國內已累積30例本土類鼻疽,分佈在臺中、嘉義、臺南、高雄4縣市,其中有3死亡,4人住在加護病房搶救;若包含風災之前,今年已經累積37例本土病例。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分析,從通報趨勢研判疫情最高點已過,但後續還要觀察個案增加趨勢,不排除超過2005年海棠及泰利颱風後累積42例病例的紀錄。

臺大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立民受訪指出,類鼻疽是跟着氣候、區域性的發生,通常是水災、颱風之後就比較容易出現,因爲泥土裡比較深的細菌因爲被攪動,有機會暴露到表面來,人類就比較有可能接觸或者吸入而致病,通常是比較農村的地方容易和細菌第一手接觸。

至於爲何今年特別嚴重?黃立民分析,類鼻疽就像敗血症一樣,如果在中小型醫院可能培養不出類鼻疽,讓過去可能有一些類鼻疽個案被忽略。而現在臺風過後,大家比較警覺,所以會發現比較多的個案。

黃立民坦言,今年類鼻疽個案特別多目前並沒有很好的答案,但是有一種可能是「免疫竊盜」。他解釋,這和沒有機會接觸其他病毒導致的「免疫負債」不同,「免疫竊盜」是因爲感染新冠之後,免疫力變差,不管得任何一種疾病都會變得比較嚴重。

他舉例,如果有個人在前一波疫情中剛感染新冠,後來得類鼻疽,可能預後就比較差。而且如果多次感染新冠,免疫力就被削弱的更嚴重。

黃立民分析,新冠肺炎病毒會損害免疫系統,損害長久程度還要研究觀察,可能兩三年纔有進一步分析,目前國外研究還在追蹤,不過可以理解是,當病毒大規模流行時,會讓免疫系統處於高壓力情況,這時再碰到第二個敵人,反應就會比較差,可能會擋不住、左支右絀。

▲臺大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資料照。(圖/記者洪巧藍攝)

黃立民也提到,類鼻疽他比較不擔心,因爲有地域性,不會全國性的擴散,不過針對病患一定要正確且快速地使用抗生素。

羅一鈞昨分析,目前病例以高雄爲多,但中部的臺中也有出現個案,後續還要觀察個案增加趨勢。國內先前最大類鼻疽疫情爲2005年海棠及泰利颱風後於南部二仁溪流域累計確診42例,這次風災雨量比當時要多,且豪雨淹水區域廣泛,個案數不排除高過這項紀錄。

羅一鈞也提到,類鼻疽通常在臺風后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颱風後9天是通報發病高峰,而現在已經進入第3周,預期已過最高點,本週開始通報數字會下降,但是仍會有晚發病、晚就醫個案,醫療單位仍然要提高警覺。

疾管署提醒,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爲無症狀,常見的病徵包括髮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提醒民衆須留意自身健康狀況,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治療,同時籲請醫師提高警覺,注意類鼻疽疑似個案之通報與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