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喊餓吃不飽!17歲男「持續低血糖」胰臟竟藏2公分的腫瘤
怎麼吃都還是餓!17歲的李同學即使餐餐正常飲食,還是時常感覺飢餓,加上持續性出現盜汗症狀,自我察覺有異狀,於是在家人陪同下,赴醫院就診。沒想到檢查發現胰臟有顆約2公分的腫瘤,經切片確診爲「神經內分泌腫瘤」。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邱泰然醫師表示,該名患者及時在第一期早期確診,當時以手術切除就能康復。李同學後續仍持續定期追蹤,沒想到第四年發現復發,並轉移至淋巴結,但在醫師建議下,使用賀爾蒙搭配標靶藥物治療,目前病情控制良好。
留意十大警訊 早期發現治癒率高
神經內分泌腫瘤爲罕見癌症,臺灣每10萬人中僅1.5至1.8人會罹患該腫瘤,腫瘤分泌異常賀爾蒙,影響身體正常運作。發病範圍遍佈全身,主要以腸胃道、胰臟爲主,其次爲肺部。邱泰然醫師表示,該疾病雖爲罕見惡性腫瘤,不過惡性速度緩慢、惡性程度也低,所以第一期的治癒率高達九成以上,只要及早發現,就毋須過度憂慮驚慌。不過由於沒有單一、特異性的症狀,患者只會出現與其他功能性疾病類似的困擾,如胃潰瘍、腹瀉等,又或是不明顯的病徵,導致高達五成以上的患者確診時就已經進入了晚期轉移,存活率僅剩三成左右。邱泰然醫師呼籲,只要出現「持續性」且難以控制的臉部潮紅、低血糖、盜汗、反覆性胃潰瘍、慢性腹瀉、心悸、皮膚炎、氣喘、咳嗽、發熱,以及等十大症狀,就必須有所留意。
年長者(尤以女性爲主)、有家族病史,如腦下垂體與胰臟病變、免疫功能不良,抑或是長期暴露於砷的環境之中,如光電產業之勞工,爲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高危險族羣。若出現十大症狀數週以上,必須儘早與醫師討論。現在影像檢查技術發達,輔以抽血、切片等病理分析,早期發現可增加治療成功率。
提高疾病意識 免去輾轉求診苦
邱泰然醫師強調,提高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疾病意識」爲確診的關鍵因素;由於多數人對神經內分泌腫瘤陌生,使得多數患者平均需要花上5至7年才能確診。也因此,多位專科醫師在去年籌備成立「臺灣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希望能透過各種講座、刊物與大衆溝通,以提高大家對疾病的認識。
世界神經內分泌腫瘤日講座報名資訊: https://www.tnets.tw/news/2019-tnet-lecture/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