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職籃球員工會呼籲重視國家隊後勤需求 勿讓國手冒風險
曾文鼎是新任職籃球員工會理事長。(T1聯盟提供)
就在中華男籃9日剛在臺日男籃交流賽第2戰,終場56比92慘敗給地主日本,兩場交流賽共輸58分沒多久,臺北市職籃球員工會突然發表聲明,呼籲相關單位正視國家隊後勤需求,莫讓選手在不必要風險下爲國效力,因爲職籃球員工會無法接受中華男女籃代表隊各只帶了1名防護員,也沒投保運動員失能險,甚至徵召後才增添移地訓練與商業活動。
以下是職籃球員工會聲明,「這個夏天,臺灣男女籃共有奧運、亞運、世大運等 7 支球隊爲國出征,參與其中的職業選手超過 70 位。
職業選手是球團的資產,身體健康更是選手在賽場上最重要的籌碼。每位選手加入國家隊的同時,其實都在增加自身職涯的受傷風險,而這也往往成爲球團與選手「評估參與國家隊」的考量要素。
然而,在今年剛結束的女籃亞洲盃與男籃日本交流賽中,相較於對手選手席中充實的制服組與防護員配置,我國無論是男、女籃代表隊的防護員配置只有1人,而且集訓過程中沒有爲選手準備運動員失能險的保護,甚至徵召後才增加移訓行程及商業賽事。以上林林總總來自團隊現場的回饋,都讓我們認爲改善男、女籃國家隊的後勤支持已是刻不容緩的問題。
桑茂森總教練在給本屆男籃國家隊員的一封信裡說到:「在這麼艱辛的環境這麼少的資源,甚至還揹負國人對我們的期望,你們還願意站出來爲國家隊犧牲奉獻實在難能可貴,國家隊制度的問題我們可能沒有能力一時改變,那麼我們大家就一起努力,用我們最好的樣子一起大步向前,創造更好的成績。」
職籃工會完全認同桑總教練的說法,甚至直接感受到教練團、後勤團隊及選手們一心共體時艱的爲難,所以我們更進一步認爲:「改變該從現在開始。」當然,選手在場上的表現好壞,是選手對自身與團隊的責任。但隨運動發展現代化,更完善的後勤支援與制度,纔是讓選手們表現可以更淋漓盡致的關鍵。在這段日子,職籃工會與中華籃協持續就各項後勤需求的調整進行溝通,但討論往往都止步於「事涉國家法令限制或體育署決策」而難有進展。
職籃工會感謝中華籃協與體育署一直以來對臺灣籃球發展的支持,選手們也深信披上國家隊戰袍是一份無上榮譽;但讓選手們因此徒增受傷與職涯風險的機會,絕非工會樂見。在此,職籃工會期盼政府與中華籃協均能更重視後勤規格、保險配套、徵召程序等細節,參考中華職棒球員工會與國際上關於國家隊集體參賽協議的操作經驗,透過工會與中華籃協、體育署的具體討論,共同制定出降低選手的參賽風險的協議,讓選手們可以更無後顧之憂的投入國家隊,也讓臺灣籃球在相關制度邁出更現代化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