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臺當翻譯美國7旬翁退休成獨居老人 住家驚變誇張「垃圾山」

▲美國7旬翁來臺當翻譯退休成獨居老人,住家驚變誇張「垃圾山」,黃瀞瑩發現後立即協調相關單位處理。(圖/黃瀞瑩議員研究室提供)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臺北市北投區湖山裡日前有78歲名長者在外遊蕩呆坐多時,臺北市議員黃瀞瑩團隊發現後立即聯繫里長、警消人員等,先合力將其帶回住所,發現屋內雜亂堆放滿滿的瓶罐、書籍等,畫面看來一片狼藉,明顯是需要關懷的長者。後續團隊媒合社福中心介入,並勸說赴院治療。北市社會局指出,經評估該長者無法返回社區生活,後續將協助安置至養護機構。

臺北市議員黃瀞瑩表示,日前團隊發現一位獨居的78歲長者,在外面呆坐了一整天。好在有熱心民衆注意到,湖山裡長李秋霞也馬上到場協助,才發現阿公不僅雙腳發炎腫脹,也多日未進食。推斷是因爲該長者住在山上,光是下山採買就耗盡體力,沒有力氣走回家,最後才癱軟在路邊。

黃瀞瑩說,里長與警消人員一同攙扶阿公回家後,映入眼簾的是髒亂的居家環境。顯然阿公的自理能力正在急速下滑,需要社福與醫療資源的立即協助。

隨後在瞭解狀況後,黃瀞瑩服務團隊登記該名長者的資訊,並立刻媒合北投社福中心,邀請國軍北投醫院醫療團隊到府做健康評估。考量該長者有立即就醫需求,感謝天母消防分隊與公園派出所的同仁們,合力勸說將他送往陽明醫院看診。

黃瀞瑩表示,然而,如同許多長輩,阿公一開始對送醫非常抗拒,看診之後也不想住院,多虧熱心民衆、里長、警消、社工與醫護團隊的勸說,他才點頭住院留觀,「但這次特別的是,這位阿公不是臺灣人,而是一位美國人」。

黃瀞瑩說,該名長者領有臺灣永久居留證,以前是外交部翻譯官;或許是因爲熱愛這片土地,一直長住在臺灣;也或許是不想麻煩別人,就算生活環境不佳、體力透支倒在路邊,也不願主動求助。

對此,北市社會局表示,該長者是美國籍,領有臺灣永久居留證,自述於年輕時來臺從事翻譯工作,自退休後便獨居於湖山裡租屋處,目前由北投社福中心安排定期關懷訪視。

社會局指出,北投社福中心於3月6日會同議員主任、聯合醫院居家醫療團隊、湖山裡里長、鄰長、及房東至案家訪視,經醫生評估,案主有外傷狀況,需要醫療處置,但過程中案主不願配合。

社會局說,該名長者經醫生評估有疑似妄想及失智之症狀,須強制就醫並處理外傷問題,送至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接受治療,現於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住院中。經評估該長者無法返回社區生活,後續將協助安置至養護機構。

黃瀞瑩指出,臺北市目前登記在案的獨居長者將近1萬名,但真正的黑數可能更多,這些人都需要我們多一點點關心,少一點點冷漠。畢竟,大家都可能在人生的某個階段,被迫獨自面對歲月的無情。現在關心別人,就是照顧未來的自己。所以,在路上看到有人需要幫助,請勇敢開口,你的關心,或許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