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帶火了《孫子兵法》,但爲何熟讀兵法,很多人依然打敗仗

在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中,軍事科學一直佔據着重要的位置。從先秦時期的《太公六韜》直到明朝的《紀效新書》,優秀的兵法兵書層出不窮,而其中名氣最大、流傳最廣的,還要算春秋時期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

上圖_ 電視劇《狂飆》

在前期熱播的電視劇《狂飆》中,劇中反派黑幫大佬高啓強對此手不釋卷,邊讀邊做筆記的劇情讓人印象深刻,以致於《孫子兵法》也在近期佔據了熱銷書單前列,甚至脫銷。這不僅體現了爆款劇的流量和熱度,更體現出了經典古籍的經久不衰,可見優秀的影視劇作品可以起到促進帶動傳統文化傳播的作用。

的確,《孫子兵法》爲代表的一系列經典兵書一直受到各類人物所喜愛,軍事家讀了可以行軍打仗、政治家讀了可以謀劃政略、企業家讀了可以縱橫商場。然而熟讀兵法,是不是就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那樣,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呢?

上圖_ 《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

熟讀兵法,卻還是吃敗仗

答案恰恰相反,可以說很多熟讀兵書的,往往卻打不了勝仗。這種例子,數不勝數。戰國時期的將門之子趙括以及三國時期諸葛亮“身邊人”馬謖,都是其中的典型例子。而歷史上,很多精通兵法的朝廷將領敗於目不識丁的農民起義軍之手的戰例也比比皆是。這看似反常的背後,其實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上圖_ 三國演義

兵法不是陰謀詭計的合集,相反主旨卻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受各類演義小說的渲染乃至正史的影響,一提到兵法兵書,似乎就是各類計策的合集,從正面說叫“錦囊妙計”,從反面說稱“陰謀詭計”,似乎按照兵法裡的計謀去打仗,就能百戰百勝。人們的刻板印象更是將《孫子兵法》中的 “兵者,詭道也”無限放大,以致於直到今日網上還流傳着“從前大家打仗都很文明,直到出了個叫孫子的人”這樣的段子。

其實,這都是對兵法斷章取義的理解。就拿《孫子兵法》來說,確實很講究“計”,但這個“計”並不是計謀的計,而是計算的計。孫子稱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在其看來,道義、天時、地利、將帥能力等等種種條件,纔是打仗獲勝的關鍵,因此在戰前要對敵我雙方進行精確的計算和評估。

上圖_ 古代行軍打仗

而現實中,人們往往更津津樂道於一個又一個以弱勝強,僅靠妙計就能打贏的戰例,刻意誇大了主觀能動性,而對客觀事實忽略不計。孰不知,綜合實力差距過大,即使有再多的妙計,其實也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而相較於作戰,《孫子兵法》真正的主旨,並不是教人怎麼窮盡各種手段去打勝仗,相反卻是認爲不通過打仗而取勝纔是最高境界,推崇的是“不戰而屈人之兵”,認爲“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可見, 2000多年前的中國古人就已經意識到真正的“高端玩家”並不都是好戰分子,而是通過政治、經濟、外交等多種手段去在戰爭前就取得勝利。這種超前的理念和宏觀的格局反而往往被人忽略。

上圖_ 趙括(-公元前260年),嬴姓,趙氏,名括,戰國時期趙國人

比起兵法本身,實戰的經驗更爲重要

兵法再高深莫測也只是理論,畢竟實踐纔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光熟讀兵書,缺乏實戰經驗,只會生搬硬套,最後只能成爲“紙上談兵”的趙括,而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秦末漢初羣雄混戰之際,趙國(重建的)統帥陳餘率領20餘萬大軍在井陘與數萬漢軍對峙,趙國謀臣李左車認爲對方遠道而來疲憊不堪,人數也是劣勢,因此建議速戰速決,主動進攻,而陳餘卻仗着自己熟讀兵法,引用《孫子兵法》中的“十則圍之,倍則戰”,認爲己方兵力絕對優勢,因此無需速戰,而要包圍漢軍,待時機成熟再與對方決戰。

上圖_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

可惜的是,陳餘對面的統帥,則是大名鼎鼎的韓信,韓信利用趙軍遲遲不戰的有利戰機,完成了戰前準備工作。而其也一反常態,將軍隊背對河水佈陣,後主動故意挑釁誘使趙軍發動進攻,由於漢軍背水作戰,無路可退,只好血戰到底,在韓信的率領下開始絕地反攻,結果一舉擊敗了趙軍。韓信可謂“一戰封神”,也讓“背水一戰”的典故千古流傳。

而韓信此戰中也符合了《孫子兵法》“置之死地而後生,陷之死地然後生”的道理。在這個經典的戰例中,雙方的指揮官陳餘和韓信的用兵都符合兵法的用兵要義,不同的是陳餘隻是在“背書”,而韓信能取勝除了其用兵之道遠遠勝出之外,還在於他的軍隊雖然人少,但都是跟隨他多年征戰的善戰之師,戰鬥力要勝於看起來人多勢衆的趙軍,在這種情況下,“死地後生”才能成爲現實。

上圖_ 街亭之戰

而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也有着很多弄巧成拙的反例,最爲典型的莫過於三國時期的街亭之戰。蜀軍的指揮官馬謖雖然參加過一些實戰,但都是作爲參謀人員獻言獻策的,真正獨立帶兵打仗卻是一次都沒有。而首次獨立帶兵,就是在街亭這個戰略要點,對手還是張郃這樣的魏軍“大咖”。

熟讀兵書的馬謖,非常教條的將重兵佈置于山上,面對副手王平的質疑還搬出“置之死地而後生”“居高臨下”等等兵法條文來反駁。而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也對此做了精妙的描寫,“(馬謖稱)置之死地而後生。若魏兵絕我汲水之道,蜀兵豈不死戰?以一可當百也”,可以說這樣的描述也很符合馬謖的形象。

結果卻是一旦被魏軍圍困,蜀軍自己卻亂了陣腳,“一可當百”沒有見到,反而潰不成軍,最終慘敗。對此,“打了一輩子仗”的劉備生前對馬謖評價“言過其實,不可大用”還是相當中肯的。可見如果沒有好的統帥和戰鬥力強的軍隊,在“死地”佈陣真的只有死路一條。

上圖_ 劉備(161年-223年)

另一個例子是,朱元璋和他的“創業團隊”中,幾乎沒有什麼熟讀兵法的軍事世家,朱元璋自己就是“開局一個碗”,徐達、常遇春、藍玉等等也無一不出自社會底層,但這也不妨礙他們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們都從年輕時期起就投身戰場,身經百戰,並且善於在戰爭的不斷總結經驗教訓,而這些往往比僅僅熟讀兵法要更加可貴的多。

上圖_ 徐達(1332年-1385年),字天德

兵法從本質上不是什麼“武功秘籍”,只是課本屬性

在造紙術尤其是印刷術發明之前,以絹帛和竹簡爲載體的書籍一直被皇家貴族們所壟斷,普通人是難得一見的。因此很多在今天看來是常識的東西,在當時也會成爲高深莫測的學問。

好比《史記》中“圯上納履”的典故,年輕時候的張良偶然間遇到“高人”黃石公獲贈了一部《太公六韜》,結果藉此輔佐劉邦成就帝業。在獲取知識難度大、門檻高的時代,熟讀兵法的人,確實也可以憑藉“不對稱優勢”,實現降維打擊的效果。

但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生產力的進步,很多過去被藏於閣樓之中的兵書也變得不再神秘。比如北宋時期,朝廷就將《孫子兵法》、《李衛公問對》等七部經典兵書合編爲《武經七書》,並廣泛印發,成爲部隊軍官和武舉應試的必讀書目,相對來說已經得到較大範圍普及,兵書也已經成爲了普通的軍事教科書,而不再是什麼“秘籍”。

上圖_ 《武經七書》是北宋朝廷作爲官書頒行的兵法叢書

熟讀兵法,逐漸成爲了應會的基本功,就好比在學校首先要學好課本一樣。正如今天,僅僅只是熟讀課本當然考不上重點大學,靠讀了幾本企業家傳記自然也無法實現創業當老總的願望,致於上了一些成功學“大師”的課程就能實現“逆天改命”走向成功之路的鬼話,則更是天方夜譚了。

就連那位熟讀兵法的高啓強,最終不也是沒逃過“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的必然結局嗎?

作者:楊上柳下 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春秋 孫武《孫子兵法》

[2]西漢 司馬遷 《史記》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