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推升通膨?全球航運受「雙重危機」夾擊 美智庫:混亂情況將更頻繁

截至4月26日,上海運價指數SCFI連四漲,海運成本恐將持續提高。海運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全球近八成的貨物貿易,仰賴運輸量大、價格低廉的海運,只不過,近來,全球兩大運河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狀況都相當不樂觀。

引發人道危機的加薩戰爭,至今已延燒逾五個月,連帶影響周邊的紅海–蘇伊士運河航道,葉門青年運動胡塞(Houthis)武裝組織對商船的攻擊事件,早已讓行經航班提心吊膽,擔心遭受波及,鄰近港口的停泊量大幅減少,衝擊歐亞之間的航運通道。

海灣地區停泊量衝擊,紅海運輸量暴跌三成

全球第二大貨櫃運輸公司馬士基已暫停停靠沙烏地阿拉伯、阿曼,而繞道非洲好望角。路透

實際狀況有多嚴重?爲求安全,全球第二大貨櫃運輸公司馬士基(Maersk)已暫停停靠沙烏地阿拉伯、阿曼,而繞道非洲好望角,更指出「風險區域擴大,相關攻擊將波及更遠的海域」。

2023年12月起,包括德國赫伯羅德、日本三大財閥(三菱、三井、住友)在內,衆多全球海運企業紛紛避走蘇伊士運河航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分析,2024年1月,紅海運輸量暴跌30%。

《經濟學人》指出,與2023年10月相比,海灣地區的船隻停靠次數,明顯受到衝擊,約旦大跌65%、沙烏地阿拉伯也減少四成。船隻被迫改道的舉動,導致歐亞之間的運輸時間大增,平均延長二到三週,相關運費也跟着節節攀升。

馬士基發言人向《路透社》表示,受到紅海危機波及的歐亞航線上,該公司每趟的燃油成本暴增40%。

從運價指數來看,2024年1月底,全球貨櫃運價指數(WCI)一度飆高到3964美元,刷新史上最高紀錄,顯現全球海運成本來到前所未見的程度。

雖說WCI觸及高點後緩步回落,相較一年前數據,依舊處於較高水位。全球數據追蹤平臺Statista指出,2024年4月18日的WCI爲2719美元,與2023年4月20日的1774美元相比,短短一年內,運價指數增幅逾五成。

巴拿馬運河陷70年來最嚴重缺水危機

位於中美洲的巴拿馬運河,正面臨70年以來,最嚴重的缺水危機。路透

另一方面,全球另一重要航道,位於中美洲的巴拿馬運河,也正面臨70年以來,最嚴重的缺水危機。

受到供給水源的湖泊水位下降影響,當局目前展開低水位通航限制,《日經新聞》報導,過往因乾旱,導致湖泊與運河水位大幅下降,約10年發生一次,但隨着氣候變遷,當前頻率縮短至三到五年,巴拿馬運河就可能面臨缺水危機。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負責運營的高管巴斯克斯(Boris Moreno Vasquez)指出,「4月中下旬開始,降雨將持續數月,若情況與預測相符,將有望逐步放寬限航的規定。」不過,保守估計,仍要到2025年,纔可能完全恢復正常。

巴拿馬運河主宰美國墨西哥灣的關口,更是能源與糧食通向太平洋與拉丁美洲的重要捷徑,約佔全球貨櫃吞吐量的8%。標普全球(S&P Global)的數據顯示,每日約有22萬5000桶柴油與汽油通過巴拿馬運河。

一旦此要道堵塞,船隻必須轉向太西洋,改走地中海與蘇伊士運河,只不過,當前受到紅海危機衝擊,恐怕仍需再次繞道,導致航行時間再度拉昇。

在缺水危機最嚴峻的期間,約七成的通行時段採事先預訂,若想跳過排隊長龍,可以競標剩餘時段,由於競爭激烈,單一時段曾以400萬美元的價格賣出,這個天價甚至不包括50萬美元的運河通行費。標普分析師指出,若以往返運送液化天然氣的費用來計算,這將導致成本大增50%。

2024海運平均距離增2%,恐再推升通膨

綜合來看,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預測,2024年貨櫃船及油輪的平均移動距離,受改道需求影響,將比前一年提高2%。若以上海到鹿特丹爲例,航行時間將增加約12天,相關燃油、人力費用也將隨之增加。

對於大幅增加的成本,海運企業也多希望由貨主承擔,而這些多餘的支出,最終恐怕也是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如此一來,對壓低全球通膨指數,可說是火上添油、大開倒車。

美國智庫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在2022年分析,過往每3.7年,便會經歷一個月以上的供應鏈混亂。雖說巴拿馬當局有意興建水庫,確保運河水源供應穩定,但因需要大筆資金,日前仍有待觀察,再加上中東情勢緩解之日仍是未知,未來航運混亂的窘境,恐怕難以好轉,反而將更加頻繁。

(本文出自 2024.05.09《遠見》 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