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聲請解除禁見治喪!法院下午開庭 柯媽、陳佩琪可陳述意見

▲臺灣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因於臺北市長任內涉及京華城容積率等案,至今仍羈押禁見。(資料照/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黃哲民/臺北報導

涉犯京華城容積率等案、被起訴貪污等罪嫌至今在押的臺灣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因父親柯承發日前過世、訂於下月(3月)10日公祭,柯聲請解除禁止接見、通信,以便「治喪討論」,臺北地院今(27日)下午2點30分提訊柯開庭調查,並請柯的律師通知「家屬代表」到庭協助。

據瞭解,柯文哲妻子陳佩琪、柯母何瑞英今將出庭、且有當庭陳述意見機會,北院今上午澄清,合議庭並未指名柯文哲哪幾位特定家屬須到庭,但到庭的家屬代表,必須能協助確認柯解除禁見通信的「家屬範圍」,以免辯護律師也無法當庭確認解禁對象。

柯文哲父親柯承發本月17日上午病逝、享耆壽94歲,包括陳佩琪在內的柯家人近期多次喊話,希望准許在押的柯文哲能出席父親告別式,關押柯的臺北看守所迴應若提出奔喪申請,會「兼顧司法公正及人倫關懷」做決定,但截至昨(26日)晚,柯家人尚未替柯申請奔喪。

▲柯文哲父親柯承發(右2)生前於病榻和家人合照。(圖/翻攝自Facebook/陳佩琪)

反而是審理京華城案的北院合議庭,昨收到律師替柯文哲聲請解除禁見、通信,但聲請狀沒載明解禁時間。合議庭已訂於3月4日起,每週開庭1次密集審理,但合議庭認爲柯本件聲請有急迫處理情形,公文往來可能太費時,因此直接通知辯護律師,訂於今天下午2點30分提訊柯開庭調查。

依《監獄行刑法》規定,是否准許監所收容人奔喪(即返家探視),是矯正署與所屬監所的職權。北院強調,今開庭僅調查柯因「治喪討論」需求、聲請解除禁見通信的家屬範圍,至於柯何時能返家奔喪,不在柯本次聲請事項中,合議庭也不會處理此事。

柯文哲去年(2024年)9月5日,在檢方偵辦京華城等案期間被聲押禁見獲准,去年12月26日被起訴貪污等罪嫌,移審北院2度獲准交保各3000萬元、7000萬元,經檢方抗告、都被高院發回更裁。

北院合議庭最後基於「尊重審級制度」,今年(2025年)1月2日改裁定柯文哲羈押禁見,至今已近2個月,審理中第1次羈押時間爲3個月,之後可延押每次2個月,柯涉犯違背職務收賄罪、法定刑爲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徒刑,在一審審理中最多可延押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