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場館遍地開花 科學教育氛圍濃郁!溫州家校社協同 打造無邊界科學教育空間

“彩虹是怎麼形成的?”帶着這個問題,龍灣區實驗小學科學副校長、國科溫州研究院鄭斌博士與科學老師楊豔帶領學生們利用棱鏡“製造”彩虹,深入探索棱鏡的奧秘。這堂課由鄭斌與楊豔共同備課,楊豔說:“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將科學家的專業知識與教學大綱整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老師也接觸到最前沿的學科研究,提升自身素養。”

其實,科學家走進課堂與中小學生面對面,在溫州早已不是新鮮事。2023年,溫州市教育局等八部門聯合發佈《新時代溫州中小學科學教育實施方案》,推進“甌越大科學教育”共建行動,着力發揮家庭教育同盟軍作用、大力推動校園科普場館建設、積極盤活校外科學資源,累計認定市級科普基地208家,舉行科普助力“雙減”活動超2000場,走出了一條家校社協同推進大科學教育的新路子。

溫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地圖(數據截至2023年9月)

掃一掃查看

2024年最新科普地圖

多方位推進家庭實驗室

讓科學教育更“接地氣”

家庭是學生科學啓蒙的先導陣地。早在2004年,溫州就在全國首創開展科學教育“家庭實驗室”活動,將科學教育的觸角延伸到家庭。

家裡的客廳、書房、陽臺、廁所……只要有可利用的空間,都有可能被孩子們建立起專屬於自己的小天地;幾根吸管、一杯水、鍋碗瓢盆,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都成爲實驗室的器具;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化身“實驗員”,全家總動員感受家庭實驗的神奇。

“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研究,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開展家庭科學實驗,在日常觀察和實驗中培養孩子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溫州市實驗小學教師陳侃這樣解釋家庭實驗室設立的初衷。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如今家庭實驗室已成爲影響全國的一張亮麗名片,在孩子們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爲培養科學人才打下紮實的基礎。

三四年級創設實驗室、進行小實驗、發佈科學部落格,五六年級設計製作貼近生活的小發明、進行科學論文答辯,在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下,小學生邱天帶着家庭實驗中培育的倒栽蔥參加比賽,獲得浙江省青少年“科學3分鐘”演講賽一等獎第一名,還應邀赴北京參加首屆“京浙小院士”論壇。談及心路歷程,他說,最令人期待的,就是在家庭實驗室,和父母一起見證生命的奇蹟。

去年以來,溫州升級實施家庭實驗室“百校萬家行動”,推進建設100所基地校、10000個家庭實驗室,打造家門口的科學教育矩陣,引導廣大家長成爲科學教育的傳播者、共育者。

而由溫州首創、堅持推進十多年、用於記錄科學觀察日誌的科學部落格平臺,也於今年升級上線。它將過往分散在個人空間的資源匯聚在一起,包括動物部落、植物部落、微生物部落、小實驗部落、星空部落五大類,成爲學生、家長交流研究心得體會的重要載體。科學部落格每年評選優秀案例1500多個,60多萬名學生、500餘所學校參與其中,斬獲江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特等獎,還入選全國首批中小學科學課程實施典型案例。

多渠道創設校內科普館

築牢科學教育校園“主陣地”

學校是科學教育的主陣地。在溫州的中小學校園裡,藏着各式各樣的科普館:溫州市廣場路小學的李啓虎聲音科普館和神韻貝螺科普館、溫州市南浦實驗中學航空航天科創院、溫州四中王建南生命科學館、瑞安市安陽實驗小學的昆蟲館和萌寵館……這些博物館如同一顆顆散落的珍珠,不斷拓寬着科學教育的場域,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作爲全國第六所、溫州市第一所錢學森學校,溫州市南浦實驗中學錦江校區建有錢學森生平事蹟館、航天科技體驗館、航天創客實驗室和人工智能實驗室、太空智慧農場等集學習、體驗和實踐於一體的場館式學習空間,總建設面積約1350平方米。“校園博物館的打造,讓學校特色航天課程的實施有了更直觀的、可視化的載體。”該校相關負責人說。學校充分融合場館資源建設錢學森科學教育課程體系,有機融合學科實踐與跨學科實踐,課程項目涵蓋航天科技、人工智能、創造發明、科普科幻、藝術想象等一系列主題。得益於科學思維的薰陶,今年的校科創節,幾乎每班都有一個發明創意作品。學生將智慧巧思變成了一個個可觸摸的發明,摺疊課桌、排球扣球機、可拆卸黑板擦等創意項目成果將陸續投入到校園實際應用之中。

校園科學場館的打造,不僅爲在校生提供了可視化的學習空間,也豐富了溫州學子的“第二課堂”。前不久,溫州四中王建南生命科學館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是溫州市建設小學校科學社團的孩子們。“生平第一次見到形形色色的鳥類標本,從形體到色彩都是那麼的栩栩如生。”建小學子發出了這樣的感嘆。當得知眼前這些標本是生物特級教師王建南花費近60年時間自制而成時,建小學子不由得心生敬佩,爲王老師對科學的熱愛和對生命的崇敬之情所感染。

“這麼好的展館,該怎樣讓大家都有機會參觀和學習呢?”溫州市廣場路小學師生利用AI,創造性地將李啓虎聲音科普館和神韻貝螺科普館移植到了雲端,由學生沉浸式地參與了雲上策展,優化線上展區體驗,加入展品的視頻講解、互動等。通過掃碼,參觀者能輕鬆實現雲上參觀,藉助視覺和聽覺傳遞展開線上研學活動,實現跨學科、跨維度的學習境界。值得一提的是,該校還創新融入3D掃描成像技術,讓參觀者能從任意角度仔細觀察展品。學生只要在手機上旋轉、放大各種貝螺標本,就能全方位觀察貝螺的形態和構造,瞭解貝螺相關知識。

多途徑拓寬校外場域

打造全域科學“新生態”

科學教育離不開實踐場域。從學校主陣地到社會大課堂,溫州彙集了科技館、能源博物館、少年宮等優質科普教育場所和高校實驗室、高科技企業、高新技術園區等高水平科學教育資源,優化校外資源供給,建設科學教育“中央廚房”,更高效地推進中小學科學教育的發展。

作爲目前浙南地區最大的科普教育場館,裝飾一新的溫州科技館每天上午10點一開放網絡預約,幾千個名額在數十分鐘內就被一搶而空,若是碰上週末或節假日,更是一票難求。科普場館的火熱程度,見證了我市青少年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爲讓館內靜止的科普資源活起來,溫州科技館精心打造探客空間和科創課程,配備激光雕刻機、3D打印機、木工車牀等設備,嵌入編程、機器人等科技元素。孩子在這裡不僅能親手操作設備,實現知識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還能全方位感受科學的魅力,溫州科技館也因此成爲親子體驗科學樂趣的首選地。

把課堂搬進博物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今年5月,溫州能源博物館開門迎客,兩堂妙趣橫生的STEAM課程在這裡開講,近百位來自我市小學、幼兒園的科學教師、教研員齊聚一堂,就如何上好博物館裡的科學課碰撞思維火花。“藉助博物館資源,把晦澀難懂的科學原理變得更爲直觀,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聆聽了博物館裡的科學課,溫州市實驗小學科學教師林雪瑤如是說。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副院長施昌魏表示,把課例展示、教學研討搬進博物館,是實施館校融合,探索“無邊界”的科學教育的大膽嘗試。

高校實驗室和科研院所,也是讓學生嚮往的科創之地。家門口的生命健康科創高地——甌江實驗室,匯聚全球頂尖的科研力量與科研團隊,面向中小學生開展科普活動,讓“小科學家”與“大科學家”面對面,分享科研經驗和學術見解;聘請100名國科溫州研究院的科學家、科研工作者擔任百所學校科學副校長,讓學生感受科學家和科研工作者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厚的專業知識,激發學生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

溫州還是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的固定舉辦地,近五年共有超過4000名中外院士、諾貝爾獎獲得者、青年科技人才等相繼赴會。青科會就猶如一顆創新種子,在這座城市不斷萌芽、長大,以青科會爲依託開展的“菠蘿科學獎”“大手拉小手,一起做科學”等活動,爲中小學科學教育搭建了更廣闊的平臺。

記者:潘舒暢

編輯:瞿含張

二審:曾雲畢

三審:林 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