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電氣控制權之爭歷經數月落幕,海信網能取代石家莊國投成爲新實控人
紅星資本局9月1日消息,今日晚間,科林電氣(603050.SH)發佈公告稱,公司第五屆董事會成員包括:非獨立董事秘勇、王永、陳維強、史文伯。獨立董事王凡林、劉歡、鍾耕深。從董事會構成人員來看,青島海信網絡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信網能”)提名的人選中4人當選,石家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石家莊國投”)提名的人選中有3人當選。
根據《公司法》《科林電氣公司章程》及《科林電氣董事會議事規則》的規定,若掌握董事會多數席位,海信網能將掌控科林電氣的公司日常經營權。科林電氣工作人員也表示,各方股東昨日晚間已充分溝通,海信網能成爲科林電氣新實控人,後續將共同支持公司發展。
至此,海信網能與石家莊國投經歷了數月隔空交戰後,科林電氣的控制權之爭終於落下帷幕。
刷新A股股東大會時長紀錄
海信網能成爲實控人
在科林電氣控制權未落定之前,8月30日下午公司召開2024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據瞭解,科林電氣股東大會在8月30日下午2點持續至8月31日凌晨2點半左右,之後8月31日上午10點左右會議又恢復進行,當天下午5點左右結束,刷新了A股股東大會時長紀錄。
今日隨着科林電氣一則公告的披露,公司控制權“爭奪戰”終於迎來結果。9月1日下午,科林電氣發佈《關於董事會、監事會完成換屆選舉的公告》。公告顯示,公司第五屆董事會成員包括:非獨立董事秘勇、王永、陳維強、史文伯。獨立董事王凡林、劉歡、鍾耕深。從董事會構成人員來看,海信網能方面提名的人選中4人當選,石家莊國投提名的人選中有3人當選。從決議公告來看,科林電氣副董事長李硯如、董秘宋建玲並未出席。
按照科林電氣公司的章程規定,公司董事會由7人組成,其中4人爲非獨立董事,3人爲獨立董事。依據《公司法》《科林電氣公司章程》及《科林電氣董事會議事規則》的規定,掌握董事會多數席位的海信網能將掌控科林電氣的公司日常經營權。科林電氣工作人員也表示,各方股東昨日晚間已充分溝通,海信網能成爲科林電氣新實控人,後續將共同支持公司發展。
據界面新聞報道,海信網能表示:“海信網能將與各方團結合作、共謀上市公司發展,以所有股東利益最大化爲最大態度和最大動力,共同努力,一起把科林電氣做大做強。科林電氣新一屆董事會及後續的經營層,將持續提升上市公司價值,與投資者共享發展成果,不斷增強投資者獲得感。”
在員工隊伍方面,海信網能表示,“將保持上市公司員工隊伍穩定性,強化激勵機制建設,堅持員工待遇與業績密切關聯,持續提升員工待遇。”
市場早有預期
海信網能此前已成爲公司第一大股東
實際上,在此次股東大會前,對於科林電氣的董事席位情況,市場早有預期。回望海信網能和石家莊國投的“交戰”經歷,可謂“你方唱罷,我方登場。”
2023年9月,石家莊國投通過二級市場收購科林電氣上市公司股權比例達4.95%;同年10月21日,科林電氣公佈2023年三季報,石家莊國投成爲科林電氣第四大股東;同年12月下旬,達成股權收購初步方案。
令石家莊國投意外的是,海新網能突然出擊。今年3月11日至15日期間,海信網能舉牌取得科林電氣4.97%的股份。同時,海信網能與科林電氣副董事長李硯如、科林電氣董事兼總經理屈國旺、田曄、張國玉、劉福海、劉煜、劉宇聰分別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合計受讓科林電氣5.10%股權。
今年3月18日,科林電氣再公告稱,李硯如、屈國旺計劃將持有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19%,轉讓給海信網能持有,並將其持有的剩餘股份佔總股本的9.57%委託給海信網能行使。至此,海信網能已獲得科林電氣19.64%的表決權,成爲公司第一大表決權股東。此後,海信網能通過二級市場繼續增持科林電氣。
面對高管突然“倒戈”和海信網能的來勢洶洶,石家莊國投於2024年3月25日增持科林電氣11.17萬股,達到5%的舉牌線,後續持續增持至11.6%。
5月底,海信網能則祭出大招“要約收購”,擬以33元/股的高價收購科林電氣20%的股份。石家莊國投也不甘示弱,6月3日,其與張成鎖和邱士勇、董彩宏、王永共同簽署一致行動協議,形成一致行動關係,合計持股比例達到29.51%。科林電氣的實控人也由張成鎖變更爲石家莊國投。
7月2日,科林電氣披露,截至7月2日,海信網能要約收購清算過戶手續已辦理完畢,共計持有科林電氣9520.80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34.94%,並持有李硯如、屈國旺委託的公司9.57%的股份表決權,合計持有公司44.51%的表決權。至此,海信網能已經成爲科林電氣第一大股東。
競爭性併購往往是從二級市場潛伏開始
科林電氣上半年淨利潤1.42億元
科林電氣2017年於A股上市,彼時,公司實控人爲張成鎖、李硯如、屈國旺、邱士勇、董彩宏等5人,5人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2022年4月,一致行動協議到期屆滿,並未續簽,至此,上市公司實控人由上述5人變更爲張成鎖一人。
該操作直接導致科林電氣實控人處於低持股狀態,由實控人張成鎖等5人實際控制近30%的股份,變更爲實控人張成鎖僅控制不足11%的股份。而實控人低持股比例則是收購方篩選標的上市公司的重要條件。
經濟學家王赤坤認爲,相比於雙方協商友好併購,競爭性併購往往是從二級市場潛伏開始,這在初期並不需要付出較高的控制權溢價,但若遇到防守方不斷抵抗,可能會進一步提高收購成本,甚至導致收購失敗,風險也較高。
而從此次的收購方海信網能來看,其控股股東爲海信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有海信視像、海信家電、乾照光電、三電株式會社(東京交易所上市),其中多家上市公司與收購有關,有着較強的市場操作經驗。
從科林電氣本身的經營情況來看,似乎並未受到股東控制權之爭的影響。8月29日,科林電氣發佈2024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約17.5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4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7.38%;扣非淨利潤1.2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8.06%。
編輯肖世清 綜合自北京商報、界面新聞、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