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IPO首例!註冊批文正式失效,新通藥物上市難啓發行遭鎩羽

導讀:外界在過去的幾個月中,也將新通藥物IPO的進展視爲相關監管政策變動與否的“風向標”。畢竟,目前在科創板IPO待審的隊伍中,仍還有近十家企業採用的是科創板第五套標準申報。但顯然,如今新通藥物因IPO批文失效而上市失敗的結果也令這些企業未來的命運更添不確定性。

本文由叩叩財訊(ID:koukouipo)獨家原創首發

作者:何卓蔚@北京

編輯:翟 睿@北京

雖然在一個禮拜前剛剛落地的《關於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下稱《十六項措施》)中,證監會明確指出將“依法依規支持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市場潛力大、科創屬性突出的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上市”,但這依舊未能拯救西安新通藥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通藥物”)IPO受阻的命運。

截止到2024年4月26日0時,在本文最後截稿之時,新通藥物最終還是未能正式披露IPO招股意向書從而啓動發行程序。

這也意味着在發行流程中卡殼良久的新通藥物,其IPO註冊批文有效期正式失效。

公開信息顯示,於2021年12月6日正式向上交所遞交科創板上市申請並獲得受理的新通藥物,在2023年1月12日正式通過上交所上市委審覈後,並於2023年4月25日便獲得證監會註冊生效。

據彼時證監會下發的一份落款時間爲2023年4月25日的名爲《關於同意西安新通藥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的批覆》的文件中稱,證監會同意新通藥物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註冊申請,並要求其嚴格按照報送上交所的招股說明書和發行承銷方案實施發行,而該份批覆的有效期則爲“同意註冊之日起12個月”。

同樣,早在2023年2月證監會落地並實施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中也明文規定:“中國證監會的予以註冊決定,自作出之日起一年內有效,發行人應當在註冊決定有效期內發行股票”。

也即是說,證監會下發的註冊批文有效期僅12個月,如果企業未能在該期限內發行股票,便意味着其該次IPO的失敗。

雖然新通藥物並不是自科創板開埠以來首例在獲得證監會註冊批文後卻最終未能完成上市的IPO項目。

2020年11月6日,即將完成發行已經進入投資者繳款流程的螞蟻集團突然被叫停而暫緩上市。

直到2021年10月20日,也即是螞蟻集團科創板上市批文一年有效期屆滿之時,其依然未能再度啓動招股計劃。

這也成爲了註冊制下在獲准證監會註冊後仍上市失敗的首例IPO。

但新通藥物IPO卻是自科創板設立以來首例未能在註冊批文有效期內啓動發行從而失敗的IPO項目。

新通藥物科創板的上市失敗,事實上早在數月前便已有端倪(詳見叩叩財經相關報道《科創板首例將現?新通藥物IPO“批”而“不發”上市已漸渺茫:註冊批文有效期“大限”僅剩月餘,賬面現金不足兩百萬!》)。

雖證監會的IPO註冊批文有效期是12個月,原則上講,企業可以在這12個月內任意選擇時間段來完成其發行流程,但一般沒有特殊情況,企業基本都會盡可能快的在第一時間啓動IPO的發行工作,以免此後自身的基本面或發行環境出現變化而夜長夢多。

近一年來,在獲得上市註冊批文後長時間遲遲未能推進到發行流程的擬上市項目原本除了新通藥物,還有中創股份。

同樣早在2023年5月11日便獲得證監會註冊批文的中創股份,之後近10個月都未能啓動進入發行流程。

於是乎,中創股份和新通藥物成爲了科創板IPO隊伍中兩例特殊的存在。

2024年3月初,就在中創股份IPO註冊批文有效期僅剩兩個月之時,其突然宣佈正式啓動發行招股。

反觀比中創股份更早獲得證監會註冊的新通藥物IPO,卻沉寂依舊,未有絲毫啓動發行的動向。

事實上,早在2023年9月初,叩叩財經就已經獨家獲悉新通藥物IPO或已卡殼於發行程序,後續上市前景渺茫。

斯時,頗有來頭的中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郵科技”)在獲得科創板上市的註冊批文後,近五個月都未能啓動招股程序。

有接近於監管層的知情人士便在此時向叩叩財訊透露,在IPO收緊的當口,除了中郵科技外,科創板中,另外也還有少數幾家獲得註冊批文的企業在發行流程中也推進緩慢甚至已悄然“卡殼”,其中最爲典型的即爲新通藥物(詳見叩叩財訊相關報道《獲准註冊後停擺近七月,中郵科技IPO終啓發行將迎招股大關!同樣“卡殼”發行流程,新通藥物IPO緣何難復幸運?》)。

該接近於監管層知情人士也同時向叩叩財訊透露稱,“新通藥物IPO發行受阻,主要還是因其選擇的上市標準在科創板相關IPO發行政策中被收緊有關,再加之目前整個滬深IPO的節奏調整,其在短期內應該是很難啓動發行程序的。”

新通藥物此次IPO所選擇的上市標準爲科創板第五套標準申報。

早前,《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爲尚未盈利但具備盈利潛力的企業設置了第五套上市標準,打開了尚未盈利企業上市融資的大門,該標準規定,申請上市企業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作爲一家專注藥物研發超過二十年的企業,新通藥物現聚焦於乙肝、肝癌等重大疾病領域的創新藥物的研發,同時引進並開發一款國內臨牀未滿足需求的癲癇藥物。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中,新通藥物有限的收入皆源自技術開發轉讓,三年間,其營業收入分別僅有983.5萬、178.52萬元和110.03萬元,同期扣非淨利潤分別爲-1.02億元、-8206.55萬元和-6999.74萬元。

新通藥物目前只有1款仿製藥已獲批上市,而核心藥物且距離商業化目標最近的在研產品“甲磺酸帕拉德福韋片”則仍處於上市申報階段。

雖然營收基本可以忽略,且持續處於虧損狀態,但新通藥物對A股市場的融資期許可謂“獅子大開口”——其本打算通過此次科創板IPO募集資金高達12.79億元,其中8.99億元用於新藥研發項目,其餘資金用於創新藥物產業化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回顧其此次IPO的這一路,一波三折的過程或許早就註定瞭如今的失敗結局。

尤其是其IPO原本曾計劃被安排在2022年12月12日的科創板上市委會議上受審。但因其創新性曾遭到監管層質疑,在首次登上上市委會議時,其一度被出具了暫緩審議的結果,要求其進一步說明創新性的具體體現和是否符合科創屬性和科創板定位的相關要求。

據叩叩財訊獲悉,在新通藥物IPO獲得註冊批文後,其便通過多方的努力試圖啓動招股流程,但皆以失敗告終,直至如今註冊批文的正式失效。

1)成立24年卻還仍將長期虧損

或許如果不是發端於2023年6月時的那場市場對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的適用性的爭議,恐怕新通藥物早已經在完成A股上市掛牌交易的同時,更已以幾乎零營收的經營狀態從A股“圈”到了十餘億的鉅額資金。

時間回到2023年6月,一家以科創板第五套標準申報IPO的企業成功發行掛牌上市,卻不料引發了軒然大波。

該企業在主營收入爲零的情況下,向A股募集資金高達了40億,由此引發了市場的爭議。

有市場人士認爲,相關企業的產品過於單一且同類產品競爭激烈,完全不能支撐其鉅額融資。

在該企業上市當天,投資者們便用腳投票,此後股價更是一路下跌。

一時間,有關科創板第五套標準的合理性和適應性,也遭到了市場和業界的質疑。

在上述事件發酵之下,有關監管層暫停科創板第五套標準審覈的傳聞不絕於耳。

此後,監管層雖表態相關的上市標準並沒有更改,但據叩叩財經獲悉,卻針對第五套標準,監管層已進一步要求中介機構提高保薦質量,對於未盈利企業,更要把好企業質量關,不能卡着底線申報,不能爲上市而上市。

在上述爭議爆發之時,恰好正是新通藥物IPO獲得註冊批文正欲開啓發行程序之時。

於是,同樣頂着“未盈利虧損”企業頭銜以科創板第五套標準申報的新通藥物IPO便從此陷入了進退兩難的處境。

“自相關爭議企業挾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之後,如今近一年多以來,採用該標準申報的企業幾乎都未能獲得IPO審覈的進一步推進,也再未有采用該標準申報的企業被受理,實質上已經變相暫停的結果也被業務所共識。”有來自於國內大型券商的資深保薦代表人曾告訴叩叩財訊。

正因爲如此,外界在過去的幾個月中,也將新通藥物IPO的進展視爲相關監管政策變動與否的“風向標”。

畢竟,目前在科創板IPO待審的隊伍中,仍還有包括思哲睿、禾元生物、北芯生命、鍵嘉醫療、必貝特、善康醫藥等等在內家近十家企業採用的是科創板第五套標準申報。

“如果新通藥物IPO能最終啓動發行,也很可能意味着監管層對科創板第五套標準的審覈重啓。”上述資深保薦代表人認爲。

但顯然,如今新通藥物將因IPO批文失效而上市失敗的結果要令市場和上述企業失望了。

公開數據顯示,自科創板第五套標準設立以來,以此標準申報IPO的企業共計47家,目前成功發行上市的僅有21家。但2023年以來,共有兩家以科創板第五套標準申報的擬IPO企業獲得了證監會的註冊,除了尚未發行的新通藥物外,另外一家則是智翔金泰。

2023年6月20日,智翔金泰成功登陸科創板掛牌交易,其首日上市開盤便大跌超過7%,截至當日收盤,報34.02元/股,較其發行價格37.88元/股下跌10.19%。

“近期,多家採用第五套標準完成上市的企業,無論是其最新的業績還是在二級市場的股價表現,都很不盡如人意,並因此充滿爭議,在此背景下,新通藥物IPO的失敗更是早就註定的。”2024年4月25日,在獲知新通藥物IPO上市批文失效在即,上述資深保薦代表人向叩叩財訊表示道。

剛剛上市不到一年的智翔金泰,剛剛公佈了其2023年度的業績快報,數據顯示,在登陸A股市場的這第一年中,智翔金泰實現營業收入僅121.15萬元,依然幾乎可以歸類爲零營收的行列,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母淨利潤則虧損至8.13億元,其虧損規模較2022年的約6.45億更進一步大幅放大。

與智翔金泰類似的還有同樣剛剛發佈2023年業績快報的海創藥業。

海創藥業也是沿用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成功掛牌的,其早在2022年4月便已經成功登陸科創板。

但上市已經兩年時間過去了,海創藥業的基本面依舊幾乎沒有起色。

數據顯示,,在2023年中,海創藥業依舊未能取得穩定的營收,且持續虧損。具體來看,2021年及2022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爲0、165.08萬元,歸母淨虧損分別爲3.06億元、3.02億元。而據日前海創藥業披露的2023年業績快報稱,該司去年營業收入再度降至0元,扣非淨利潤跌至-3.25億元。

還需要指出的是,當初保薦海創藥業科創板上市的中介券商正是中信證券。

而此次新通藥物IPO的保薦護航者,也同樣是中信證券。

除了已有同類企業給市場留下壞印象的“前車之鑑”,從新通藥物自身過往的經歷和未來的預期來看,其IPO註定是難以在短期內獲得監管層和市場的認可。

公開信息顯示,新通藥物可謂是一家老牌藥企了,其設立於2000年5月30日,也就是說,距今已經24年過去了,其不僅營收幾乎爲零,其業績還依舊深陷持續鉅虧的旋渦中。

新通藥物自己也承認,這種持續鉅虧的狀態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可能還將繼續上演。

新通藥物早前更新的一份招股書(註冊稿)中承認,“公司尚無核心產品實現銷售,且未來將存在持續大規模的研發投入,公司無法保證未來幾年內實現盈利。如公司本次發行上市中請獲得監管部門審覈通過及註冊,且順利完成發行並上市,但公司未盈利狀態持續存在或累計虧損持續擴大,進而可能導致觸發《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退市條件,而根據《科創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試行)》,公司觸及終止上市標準的,股票將直接終止上市”。

2)下一站北交所?

縱然《十六項措施》再次對未盈利企業的科創板上市留下了一道“口子”,但前提條件也頗爲明確,即需要“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市場潛力大、科創屬性突出的優質科技型企業”。

從目前新通藥物的基本面透露的種種細節顯示,其距離上述要求可能還的確難副其實。

正如上述所言,在新通藥物IPO當初首次過會時,其便因監管層對其核心技術的創新性提出質疑,曾一度遭到了暫緩表決。

在新通藥物的整個IPO過程中,除了對於其業績的爭議,伴隨始終的還有來自於包括前員工在內的多起有關知識產權的訴訟。

自2020年以來,新通藥物與一名爲席志堅的自然人及其關聯企業涉及的訴訟就超過8起之多。

席志堅爲新通藥物的離職員工。

2014年5月20日,席志堅創辦浙江柏拉阿圖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柏拉阿圖”)從事肝靶向藥物研發。

起初,席志堅主張新通藥物曾承諾對其進行股權激勵,且其滿足約定行權條件,公司應履行激勵承諾,故於2020年5月11日在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此後,在近三年中時間裡,席志堅及柏拉阿圖便多次以“專利申請權權屬糾紛”和“惡意提 知識產權訴訟損害責任糾紛”爲名,將新通藥物訴至公堂。

2022 年 12 月,柏拉阿圖又再次以新通醫藥相關行爲“構成惡意提起知識產權訴訟爲由”,向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新通醫藥承擔其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暫計人民幣 2000 萬元。

這也是新通醫藥目前公開披露的最新一例涉及知識產權的糾紛。

截至新通醫藥IPO獲准註冊之時,該案仍處於一審審理過程。

“科創板上市的路在短期內遭到堵截,如果新通醫藥想要儘快完成上市融資的目標,北交所或許不失爲其一個可行的選擇。”上述資深投行保薦代表人告訴叩叩財訊,“日前,北交所相關人士在與投行機構溝通中,曾明確表示,北交所對優質的創新藥企業拋出橄欖枝。”

據叩叩財訊獲悉,在2024年3月底進行的一場投行執業能力的研修培訓班中,來自於北交所的有關人士向與會的投行機構表示,北交所歡迎優質創新藥企上市,不過市場前景不明朗、市場空間太小的除外,虧損企業也可以申報,但需說明盈虧平衡點測算和明確的盈利預期。”

“目前已經有多家在科創板、創業板甚至主板上市受阻的生物醫藥企業紛紛轉戰北交所。”上述資深投行保薦代表人透露。

如麗珠醫藥集團早前終止子公司麗珠試劑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後,聲稱“未來還將擇機尋求在北交所上市”便是一個典型案例。

2023年底,在港股上市公司樂普生物發佈公告稱,公司擬向中國相關監管機構申請約5426.8萬股內資股(即全部現有已發行內資股)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基礎層掛牌。

樂普生物的此舉,顯然是計劃通過掛牌新三板進而申報北交所。

實際上,在此之前,樂普生物的歸A目的地,一直是瞄向科創板的。

022年9月,樂普生物便宣佈股東大會已通過申請科創板IPO的決議,擬實現“港+科”兩地上市。

但該計劃卻一直停滯不前。直至2023年9月,樂普生物發佈了科創板IPO決議案的延期計劃。

“北交所正有望成爲創新藥企的重要承載地,適用於那些具有較高研發投入、創新技術或有望在生物醫藥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企業。創新藥企通常需要大量投入資金和臨牀試驗,在北交所上市可以爲其提供更豐富的融資渠道。”2023年底,有資深市場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便曾公開表示。

新通醫藥IPO科創板上市失敗後,將何去何從?其會如部分滬深兩市上市受阻的企業一樣,選擇下一站試水北交所?還是繼續死磕科創板,甚至或是在短期內放棄上市推進的念頭?一起拭目以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