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數暴跌50萬,董宇輝一句話打臉:可怕的是你把學歷當廢紙

無論眼前的路看起來多麼崎嶇不平,只要一直往前看,往上走,以後的日子都會比站在原地更幸福。

又是一年考研季,無數考研人歷經多少個日夜的堅持,終於等到了今天。

根據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爲388萬,相比去年減少了50萬。

在考研相關話題的評論區,有一位網友說:

其中有個回覆點贊頗高:誰說讀書沒用,是你讀的書根本不夠用。

雖然報名人數在下降,但考研難度高、錄取比例低,依然有三百多萬人不分晝夜,熬紅了眼,不敢停歇,想通過考研這條路爲自己的人生爭出一個新的可能。

董宇輝在談到讀書時也說:讀書這件事,對於鏡頭前的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是非常有用的。

回憶起成長經歷,他感慨道:自己出身農村,家境並不富裕,是從一個極具挑戰的環境中走出來的。

他清楚地知道,考試是相對公平的,所以就竭盡全力的參加每一場考試,讓自己一次次脫穎而出,最後如願上了理想的大學,才因此擁有了好的職場競爭機會。

深以爲然。

有多少人,人生中上的最痛心的一課是:

在生活的泥潭中摔了一次又一次後,才發現所謂“學歷無用、讀書沒價值”都是騙人的。

01

看過這樣一段對話:回家路上,一個孩子和母親發生了爭吵。

孩子憤怒地表示:“我上不上學不用你管,讀書是我的事,又不是你的事。”

媽媽平復了下情緒,告訴女兒:“我可以不管你學習的事兒,但是媽媽要告訴你一個扎心的事實,學不學習,讀不讀書,不是全部依靠你個人意願就行了。”

她耐心勸導女兒:考試是篩選人才的一種工具,小學初中高中篩掉的是父母沒好好管的孩子,而大學篩掉的則是那些管不住自己的孩子。

她希望女兒能夠明白:父母管你不是爲了逼你,也不是多麼狠心,而是我們清楚,生活太難太艱辛,社會競爭是非常殘酷的。

很認同她說的那句話:

而這番道理背後,體現的正是學歷的重要性。

一個人提升學歷的同時,眼界也會隨之開闊,獲取一定程度的學習力,也會隨之收穫足夠豐富的認知,開啓人生新的可能。

對於每個正在成長關鍵階段的孩子而言,最怕的不是懶惰,而是永遠待在井底,就這樣荒廢了未來。

對於每個正在人生道路上拼搏的人而言,最怕的不是物質上的貧窮,而是認知上的受限,將自己困在思維的牢籠裡,蹉跎了光陰。

綜藝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裡,丁輝的故事讓不少人產生共鳴。

丁輝年少時,由於父母疏於管教,處於青春期的他也比較叛逆,經常和混混們一起逃課、打架,根本不把學習當回事。

他記憶中做過最過分的事就是,爲了出去玩,偷了父親五千塊錢,離家七天,給學校惹了一堆麻煩,最後差點被學校開除。

父親爲了能讓他繼續讀書,跑去學校說盡了好話,纔給他爭取到學習的機會,可他卻不以爲然,沒有半分悔悟。

直到高三時,他才漸漸清醒,最後考到了一個二本院校。

上大學後他渾渾噩噩度過幾年,結果畢業找工作時,投了幾百父份簡歷都石沉大海,不得已只能去做銷售。

幹了一段時間後,他終於覺醒,這樣毫無規劃、得過且過的生活看不到希望。

於是他決定提升學歷,開始複習,最終考進了華東政法大學讀法律,也才因此讓他擁有了新的選擇機會。

節目裡,丁輝坦言稱:

幸運的是,丁輝通過認知的覺醒,跨越了門檻,改變了道路,讓自己站在衆人面前,得以展示自己的才華。

不幸的是,有太多孩子,就這樣在“掩耳盜鈴”的路上,越走越遠。

著名商業諮詢顧問劉潤講過:“未來的競爭力,很大程度是認知的競爭。”

人與人的差距,往往就是從認知不同拉開的。

人這一生收穫的果實,無論好的壞的,其實都是在爲自己的認知買單。

孩子,當一切還來得及時,別忘了拓寬視野,立下目標,做好規劃,努力攀登,未來纔會擁有無限可能。

02

作家路遙《人生》的書評裡,有位讀者寫了這樣一句發人深省的話:

然而現實中,很多人明白這個道理,想要彌補時,卻已經錯過了生命中最美好的年華。

不久前,一則視頻刷爆全網,被網友評價爲:現實版“勸學”。

深夜的街頭,一個男孩,拿着手機在分享打工路上的心酸時,也錄下了自己的心裡話,他無奈地表示:

他望着凌晨兩點的城市,街上空無一人,而他纔剛忙完一天的活兒,準備下班。

這條視頻發出後,引發不少人紛紛留言,數萬人對此表示深有感觸。

有人說:

也有人感慨:“看哭了,後悔十幾歲不肯去讀書,初中都沒讀完就出來打工,現在一點社會經驗都沒有。

如果有後悔藥,我第一個吃。”

人總是這樣,在失去選擇的機會後,才悔恨自己輕易放棄。

學習也是這個道理,在最該努力讀書的年紀,以爲走出校門就能輕鬆賺到錢,等你嚐盡了生活的苦楚,才發現:你曾以爲的安逸生活,都變成了打臉的巴掌。

人生本就如此,一旦任性邁錯了步子,終將會給自己埋下數不完的深坑。

紀錄片《十八歲的流水線》裡,展示了現實殘酷的一面。

那些爲了維持生計,在流水線上扛過一天又一天的工人,提起工作流程時說到:

而那個流水線上,幾個十七八歲的孩子,因爲覺得讀書無聊,選擇了早早輟學進廠打工。

後來他們才知道,相比生活的苦,讀書的苦真的不值一提。

每天的日常就是,手裡的活不能停,即便受了傷,再苦再累,再疼再難,也只能咬牙撐着。

有多少人,在若干年後才懂得:

上學時摞起來了高高的書只爲擋住老師的視線,其實擋住的是自己的未來。

深夜裡躲在被窩開開心心玩了一個接一個通宵的遊戲,其實消遣的是自己的人生。

哈佛學霸詹青雲說得很對:

未來的方向通往何處,終究是取決於自己的選擇。

你在哪裡播種,就在哪裡結果;你付出了什麼樣的時間和精力,就會看到什麼樣的風景。

03

《變形計》裡,有個少年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出生在偏遠山區,父母身體都不太好,家境貧寒,生活條件艱難。

每天上學的路要走20裡到鎮上,山路難行,他一走就是許多年。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被節目組選中,和城裡的孩子互換身份,享受從未享受過的生活。

那是他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體驗坐飛機,第一次擁有屬於自己的零花錢,第一次見從沒見過的世界。

到了城市裡,他學會了玩電腦,愛上了打遊戲,每天過得自由自在,開心不已。

別人都以爲他會被慾望衝昏頭腦,可當他得知父親摔傷的消息後,立馬要求結束“交換”,回到自己的家。

工作人員問:“你不是不想回去嗎?”

他淡淡笑着迴應:“我的麥子熟了。”

對着鏡頭,他表示:“我相信,讀書一定能改變我的生活。”

他就是高佔喜,多年以後,他以當地理科第一的成績考上了理想大學,成爲了一名國防生。

不久前他訂婚的消息傳遍網絡,收穫了所有人的祝福,前路一片好風光。

這段故事,又一次證明了那句老話:你讀過的書,熬過的苦,扛過的事,都會爲你鋪好未來的路。

你的每一次堅持,都會爲你的人生增添一份籌碼,讓你收穫打開一扇新大門的鑰匙。

孩子,請你務必相信,你付出的每份努力,終將幫助你站在更高的起點。

每一個披星戴月、寒窗苦讀的日子,都是你人生路上最燦爛的星光。

正如《山花爛漫時》播出後,飾演張桂梅的演員宋佳送給大山裡孩子的那段話:

無論眼前的路看起來多麼崎嶇不平,只要一直往前看,往上走,以後的日子都會比站在原地更幸福。

與所有父母、孩子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