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盧比奧時,歐洲外交界還在美,然後就笑不出了
(原標題:看到盧比奧時,歐洲外交界還在美,然後就笑不出了)
► 文 觀察者網 楊蓉
即將二次入主白宮的特朗普陸續公佈了其頗具爭議的內閣名單,引發歐洲盟友不安。“政客”新聞網歐洲版14日披露,在特朗普選擇“對華鷹派”、佛羅里達州參議員盧比奧出任國務卿時,歐洲外交界尚且保持“謹慎樂觀”,但很快就因後續其他並非持傳統“親歐挺烏”立場的人選而陷入恐慌。
特朗普提名馬克·盧比奧爲美國的新一任國務卿人選
報道稱,本週初,當盧比奧作爲特朗普國務卿人選的名字首次出現時,歐洲外交官甚至對美國新內閣的陣容感到“些許寬慰”。在歐洲、英國和以色列的外交官、專家和官員看來,盧比奧在外交政策上經驗豐富,且支持北約,在臺海問題上對中國態度強硬,是“適合特朗普”的人選。
緊接着被提名爲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沃爾茲,也被認爲是個“安全的選擇”。分析人士認爲,盧比奧和沃爾茲可能施壓歐洲國家增加國防開支,但最終還將維持華盛頓先前對烏克蘭和臺灣的所謂“防務承諾”。
按照外交政策分析家烏爾裡希·斯派克(Ulrich Speck)的說法,歐洲政界最初的反應是“如釋重負”。報道說,和許多歐洲政界人士一樣,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歐洲外交官表示:“他們沒有其他人那麼可怕。”
然而,“好景不長”,特朗普提名前民主黨國會衆議員加巴德出任國家情報總監、福克斯新聞電視主持人海格塞斯出任國防部長後,“政客”新聞網歐洲版稱,人們變得更爲擔憂。
尤其是加巴德,她曾會見敘利亞領導人巴沙爾·阿薩德、擁抱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22年2月俄烏剛剛爆發後三天,她還曾呼籲俄羅斯、烏克蘭和美國領導人“擁抱Aloha精神”(源於夏威夷語,指和諧共處),就烏克蘭成爲中立國達成一致。這些都被西方官員看作踩了歐洲安全的“紅線”。
當地時間2024年10月27日,加巴德出席共和黨競選集會
前法國歐洲事務部長、歐洲議會復興歐洲黨團議員納塔莉·盧瓦索(Nathalie Loiseau)在社交平臺X上發帖:“這真的很可怕。”歐洲議會安全與防務小組委員會主席瑪麗-阿涅斯·施特拉克-齊默爾曼(Marie-Agnes Strack-Zimmermann)則悲觀寫道:“歐洲保持克制並希望美國保護我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波蘭前駐美國大使馬雷克·馬傑羅夫斯基(Marek Magierowski)對加巴德過去的“親俄”言論頗有微詞。他做客波蘭電視臺節目時說:“當她成爲整個美國情報界的首腦時,這無疑是一個非常令人不安的信號。”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歐洲高級顧問弗朗索瓦·埃斯堡(François Heisbourg)稱:“這是個嚴重的大問題,而且很糟糕。”她在X上寫道:“我希望(美國國會)參議院能阻止她的任命被確認——但我不指望這會發生。”
一名歐盟外交官表示,考慮到特朗普推行“推土機式”外交政策的風險,歐盟必須做好準備,在烏克蘭問題上承擔更多責任。“即使這兩位先生(盧比奧和沃爾茲)在烏克蘭問題上採取更溫和的態度,也不能免除歐盟準備做更多工作的責任。”
在歐洲外交界看來,更大的問題是,上述提名錶明,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他的內閣“不會有任何制衡力量”,因爲被提名者的政治生涯或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特朗普的支持。
歐盟官員和外交官指出,特朗普過去就傾向於越過內閣官員,甚至美國情報機構,直接與外國領導人進行談判,其第二任期可能更爲“專斷”。一名歐洲外交官說:“我不確定是否真的有可能根據幕僚人選對本屆政府的走向做出任何明智的預測。”
報道提到,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裡,曾擔任兩年防長的吉姆·馬蒂斯,一度被視爲特朗普的剋制力量或“房間裡的成年”,但在與特朗普總是意見相左後被解職。特朗普任內“炒掉”的第三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10月警告,特朗普2.0時期的外交政策立場可能會比1.0時期更激進,“他退出北約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跨大西洋關係中,我們將面臨非常、非常艱難的幾年。”埃斯堡總結說。
延伸閱讀:
特朗普提名的國務卿系"反華急先鋒" 曾兩次被中方制裁
當地時間11月13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正式提名佛羅里達州共和黨聯邦參議員盧比奧爲他就任總統後的國務卿,結束了外界兩天來的猜測。
路透社稱,盧比奧可以說是特朗普政府的國務卿候選人名單中最具鷹派色彩的一個。多年來他一直主張對中國、伊朗、古巴等被美國視爲地緣政治對手的國家採取強硬的外交政策。
盧比奧也是美國政壇有名的“反華急先鋒”。因在涉疆、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他在2020年7月和2020年8月兩次被中方列入制裁名單。
與特朗普“化敵爲友”
1971年,盧比奧出生於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一箇中下層古巴移民家庭。他1993年獲得佛羅里達大學政治學學士學位,1996年獲得邁阿密大學法學博士學位。
1996年,初入社會的盧比奧加入了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鮑勃·多爾的總統競選團隊,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2000年1月至2008年11月,盧比奧擔任佛羅里達州衆議院議員;2010年首次當選佛羅里達州聯邦參議員並連任至今。
《華盛頓郵報》2011年的一篇報道披露,儘管官方入籍文件等材料顯示,盧比奧的父母早在1956年就抵達美國,但他過去一直宣稱父母是卡斯特羅掌權後逃離古巴的那批人,從而將自己塑造成“流亡者之子”。
盧比奧後來迴應稱,他的敘述都是“基於家族傳說”,“我是根據家人的口述歷史敘述的。所有文件和護照都不是我隨身攜帶的東西。”
盧比奧曾參與2016年美國總統競選,在共和黨初選中與特朗普針鋒相對。當時他曾批評特朗普“不會讓美國變得偉大”“要讓美國變成橙色”,還揶揄特朗普“手很小”,稱他是企圖接管共和黨的“騙子”。特朗普則戲稱盧比奧爲“小馬可”。
當地時間2024年11月4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羅利,特朗普在競選集會上與盧比奧交談 圖自外媒
不過,在特朗普2016年當選美國總統後,兩人的關係逐漸修復並發展良好。盧比奧後來擔任特朗普的非正式外交顧問,也在2020年總統大選中幫助特朗普準備和拜登的首場辯論。
在2024年6月的一次採訪中,盧比奧對CNN表示,“他(特朗普)競選之前我不認識他,我和他一起工作後,逐漸尊重他作爲總統的工作方式。”
當被問及他是如何從特朗普的攻擊對象,到如今與特朗普關係如此密切時,盧比奧回答:“這就像問一個拳擊手爲什麼要在第三回合打別人的臉,那是因爲他們在拳擊。這並不意味着你討厭他,我們是在競爭同一份工作。”
在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盧比奧曾是特朗普副總統人選的三名最終競爭者之一。最後,特朗普選擇了俄亥俄州聯邦參議員萬斯擔任自己的副手。
外交政策立場如何?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認爲,特朗普選擇盧比奧出任國務卿是一個信號,表明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在外交方面將受到盧比奧傳統鷹派作風的影響。
路透社稱,特朗普領導的新一屆美國政府將面對一個比他2017年首次成爲美國總統時更動盪的世界,如果盧比奧成爲美國國務卿,烏克蘭危機將是他的重要議程。
盧比奧最初堅定支持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但他今年4月投票反對了一項價值950億美元的對外軍援法案(包括逾600億美元的對烏援助),理由是該法案缺乏美國的邊境安全條款。今年9月,盧比奧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採訪時表示,他並不支持俄羅斯,但結束烏克蘭戰爭的方式是通過談判。
在中東問題上,《華盛頓郵報》指出,盧比奧強烈支持以色列在加沙的戰爭,並指責拜登政府在支持盟友方面做得不夠。今年8月,美國國務院宣佈制裁約旦河西岸以色列極端主義定居者後,盧比奧稱,此舉是在“削弱”美國的盟友。
馬可·盧比奧 圖自外媒
對伊朗,盧比奧尋求採取更具對抗性的手段。他本月早些時候表示,特朗普政府在處理伊朗問題時會“非常明確和堅定”。分析人士認爲,盧比奧將加大對伊朗石油的制裁力度。
在北約問題上,盧比奧贊同特朗普對歐洲防務開支的擔憂,曾表示歐洲國家把錢花在“龐大的社會保障網”上,買單的卻是美國。美國大選結束後,盧比奧接受採訪時表示,北約必須是一個“真正的聯盟”。
在拉美問題上,《華盛頓郵報》提及,在今年4月的一篇文章中,盧比奧呼籲美國在該地區的政策應轉向“西半球新一代潛在的親美領導人”,並認爲阿根廷、薩爾瓦多、厄瓜多爾和秘魯等國政府“願意加強與美國在安全和貿易方面的夥伴關係”,值得美國進行更多投資。
但報道也指出,特朗普在移民問題上的強硬態度可能會給盧比奧的拉美政策帶來麻煩。
值得關注的是,盧比奧有着“反華急先鋒”之稱。近年來,他一次次在涉華問題上發表荒唐言論。美國政府炮製的各類反華議題背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包括且不限於涉港、涉疆、疫情等議題。
因在涉疆、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盧比奧先後於2020年7月和2020年8月被中方宣佈制裁。
《華盛頓郵報》曾在一篇報道中評價盧比奧是“特朗普政府中最喧鬧的中國批評者之一”,並指出,與特朗普時代其他野心勃勃的共和黨人一樣,盧比奧正在尋找一種在黨內塑造自己獨特形象和影響力的方式。
拜登政府上臺後,盧比奧依然沒有消停。2022年6月,他和另一名共和黨議員斯科特(Rick Scott)提出了一項名爲“禁止對華出口石油”(China Oil Export Prohibition Act)的法案,提議禁止向中國出口包括原油、精煉油或精煉油製品、殘渣燃料油等美國的任何石油產品。
《華盛頓郵報》2018年曾援引盧比奧朋友和同事的話說,盧比奧可能會再次競選美國總統。雖然目前尚未看到這一跡象,但隨着特朗普即將重返白宮,盧比奧已準備好在新政府中擔任要職。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月11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盧比奧曾明確表示,如果角色合適,他有興趣加入特朗普的內閣。
盧比奧有着“反華急先鋒”之稱 圖自外媒
眼下,特朗普正在組建其政府團隊。連日來,多個重要職位的人選逐漸浮出水面,包括白宮幕僚長、白宮負責政策的副幕僚長、負責邊境事務的“邊境沙皇”、美國環保署署長、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等。
路透社指出,美國國務卿有多位潛在人選,除了盧比奧,還有田納西州參議員比爾·哈格蒂(Bill Hagerty)、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羅伯特·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和前美國駐德國大使理查德·格雷內爾(Richard Grenell)。
此前,特朗普預計將任命盧比奧爲國務卿的消息引發“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鐵桿支持者的質疑。他們既質疑盧比奧政治立場,認爲他不夠“美國優先”,同時也質疑這一決定是否真的是由特朗普做出的。
CNN於11日援引兩名消息人士的話稱,特朗普最初傾向於選擇格雷內爾,但他後來改變了主意。
美國“政客新聞網”指出,預計盧比奧在提名確認過程中不會遇到來自共和黨同僚的阻礙。報道稱,來自民主黨的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馬克·華納,也對特朗普提名盧比奧任國務卿的消息表示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