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州趙家街道:基層治理“小網格” 托起民生“大幸福”

近年來,開州區趙家街道持續深化“141”基層智治體系的建設,充分發揮黨建統領下的“雙網格”工作模式,逐步形成“一格多元”的服務體系,進一步激發網格自治活力。

從網格員到“情報員”

社區治理打通服務“最後一公里”

“張叔叔,我是社區網格員小馬,前兩天您反映的樓道內亂搭電線的問題我們已經解決好了,這下您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啦……”10月21日一早,朝陽社區網格員馬越就開啓了一天的巡查走訪工作,而近期走訪的重點正是老舊小區面臨的瓷磚脫落、亂搭“飛線”等難題。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的今天,老舊小區的改造升級成爲提升居民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一環。近日,位於趙家街道朝陽社區的裕和街經過數月的精心規劃與施工,順利完成了一場從“舊”到“新”的華麗蛻變,爲840餘戶居民開啓了更加舒適、安全、便捷的生活新篇章。

“沒有老舊小區改造,哪有如今這麼舒心的居住環境。”居住在朝陽社區的王阿姨表示。傍晚的朝陽社區小廣場上傳來陣陣笑聲,老人在座椅上納涼,孩童在一旁嬉戲,呈現出一片祥和美滿的生活氣象。“以前我們這裡晴天灰塵遍佈,雨天走路打滑,哪裡有啥子居住環境哦。現在好了,你看娃兒們放學了也有地方玩耍了”王阿姨看着眼前的畫面忍不住發出感慨。

這一切的轉變都源於近年來趙家街道實行的基層智治+自治“雙治理”模式,通過線上線下“雙網格”把治理的觸角延伸到街道的每一個角落。目前,轄區劃分網格54個,微網格256個。基層網格員遇到不能現場解決的問題,會通過一體化治理智治平臺上報,尋求社區和街道的幫助。而朝陽社區老舊小區改造的成功正是這一治理模式的生動展示。

從網格員到“聯絡員”

有效解決羣衆生活急難愁盼

今年夏季,重慶迎來了史上最長連晴高溫天氣,讓羣衆的生產生活秩序受到了嚴重影響,“缺水”事關羣衆生命安全,必須第一時間行動。

趙家街道茶道村地處山區,全村轄7個村民小組,772戶2650人,其中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和殘疾人士超過50人,他們的飲水保障時刻牽扯着茶道村支兩委幹部的神經。

“我們家是在8月20日缸裡的水就用完了,屋後的水井也幹了,當時很着急,不知道該怎麼辦”居住在茶道村5組的王大爺說。正當王大爺一籌莫展時,茶道村網格員魏大林的電話爲他送來了希望。“王叔,你們家缺水不?我們在統計缺水情況,把你家的情況告訴我,我們晚上給你送水來……”茶道村網格員的主動行動,及時收集羣衆缺水情況,並利用基層智治平臺上報街道基層治理指揮中心。

“趙家街道茶道村的全體幹部堅持黨建統領基層治理,把‘雙網格’制度用好用活,把羣衆利益放在首位,以解決羣衆急難愁盼作爲工作重點”,茶道村黨支部書記彭芙蓉表示,有了基層智治平臺,各項村裡無法解決的工作能及時上報街道基層治理指揮中心,由指揮中心統一協調處理,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切實解決了羣衆需求。

整個夏日期間採取“網格員統計缺水情況+指揮中心聯繫水源+志願者上門送水”的方式,共計爲25戶115人累計送水4噸,讓大家度過了一個不缺水的炎炎夏日。

從網格員到“宣傳員”

做到黨的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

“暑假期間,全國各地遊客很多,特別是一些小朋友會和家長一起來故居參觀,我們要利用好這個機會,把劉帥紅色精神內涵不斷豐富……”周都村網格黃芙蓉兼景區解說員自豪地表示。

近年來趙家街道通過夯實“紅星耀帥鄉”黨建品牌內核,深挖劉帥革命精神,衍生出“周都紅”黨建品牌,通過周都村“劉帥故里·紅色周都”國家4A級旅遊景區以及網格員+解說員的方式,將紅色基因、紅色精神不斷髮揚光大。

趙家街道以數字化賦能基層治理,構建“141”基層智治體系,通過一體化治理智治平臺實現了從“中樞大腦”到“神經末梢”的高效聯動。在趙家街道基層治理指揮中心,一體化治理智治平臺大屏上顯示着網格事件、任務清單、轄區信息等內容,並實時更新。同時,在該平臺上,網格員將需要處理的事件及時錄入系統,街道指揮中心則通過系統定期下發日常巡查走訪、排查重點場所、協處突發事件、主動服務羣衆等任務清單,並可在線視頻調度。

接下來,趙家街道將夯實黨建統領基層治理的工作總基調,積極發揮“雙網格”機制作用,構建線上線下聯動、全域覆蓋、務實高效的“雙網格”工作體系,打通聯繫羣衆、服務羣衆、凝聚羣衆的“最後一米”,全力實現“微事不出網格、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的目標,提升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程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