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書摘》多視角觀看太魯閣峽谷 步道志工隊照顧每一條路

砂卡礑步道中段可見日治時期運輸砂卡礑溪溪水的大水管。(圖/莊坤儒)

太魯閣峽谷,是沉積在海底的石灰岩,在幾千萬年前經板塊擠壓形成變質岩,600萬年前再經地殼擡升,立霧溪切割,形成高聳、千變萬化的地景。

太魯閣峽谷內的步道,從海拔幾十公尺到近千公尺的都有,遊客可依體能狀態挑選適合的路線。此次採訪團隊走訪海拔60公尺的「砂卡礑步道」與海拔765公尺的「錐麓古道」,從不同角度觀察大峽谷與石灰岩地區生態,也跟着臺灣公部門最早成立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志工隊,進入「大禮步道」,看他們如何運用太魯閣豐富的現地資源,砌石階、維護步道。

在砂卡礑步道,可欣賞清澈的砂卡礑溪與佈滿褶皺的岩石。(圖/莊坤儒)

砂卡礑步道:立霧溪奔騰

砂卡礑步道緊鄰立霧溪,遊客行走時可以聽見溪流奔騰的水聲在太魯閣峽谷迴盪,也可以觀察峽谷百萬年前形成的褶皺與巖縫中的獨特生態。資深解說員林茂耀表示這條步道是在日治時期開鑿,當時政府爲了發展水力發電,因此炸開此處岩石當作施工道路支線,「在步道中段,還可以看到運送立霧溪溪水的大水管。」林茂耀提及日治時期的立霧水力發電所是當時臺灣第四大的水力發電廠,不過現在只作爲電力調節。

「砂卡礑」是太魯閣語「臼齒」的意思,林茂耀表示砂卡礑命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太魯閣族人過去在砂卡礑溪上游河階地建立部落時,從土壤中挖掘出先人臼齒,另一種說法是溪流上方的大同部落形似臼齒,因此得名。漫步在步道時,偶爾還會看見太魯閣族耆老,林茂耀總是點頭致意,稱呼他們爲「Baki(祖父)或Payi(祖母)」。

太魯閣空氣好,是經過「植物」認證的,林茂耀指着巖壁上發黴般的地衣說:「這在空氣好、溼度高的地方纔會出現。」地衣是由藻類、菌類共生而成,藻類行光合作用提供菌類養分,菌類維持水分礦物質讓藻類吸收。不同藻類與菌類搭配,會生成不同顏色的地衣,因此太魯閣峽谷的步道里,可觀察到各式花樣的地衣。此外,地衣會分泌酸性物質,加速石頭風化變成土壤,以利植物生長,因此堅硬的巖壁上依然存在繽紛的生態。

太魯閣族的生活與植物密不可分,從砂卡礑步道里的植物,可一窺族人的文化。林茂耀指着鋸齒狀葉緣的苧麻說:「這是原住民做衣服的材料。」太魯閣族人過去因着對大自然的認識,將苧麻水煮、曬乾、抽絲後,編織成爲衣物。而步道中段的「五間屋」遺址,是族人農耕地的位置,過去有五間房舍因此得名,族人也稱此地爲斯維奇(swiji),是太魯閣語「榕樹」的意思,反映榕樹是砂卡礑地區的優勢樹種,到處可見榕樹氣根穿透岩石的景觀。

錐麓古道:懸崖邊眺望峽谷

緊鄰懸崖的錐麓古道是太魯閣峽谷最險峻的步道,但也因此擁有絕佳視野。不僅可以看見對面塔山山頂飄浮着雲朵,也可俯瞰700多公尺下的立霧溪與公路。沿途所見植物種類越來越豐富、獨特,林茂耀說明:「這裡的許多物種在冰河期向南遷徙到臺灣,但冰河期結束後,臺灣海峽出現,原先來的物種只有兩種命運──滅絕或演化成臺灣特有種。尤其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峽谷地形阻隔生物遷徙,因此許多植物在小區域範圍演化爲『太魯閣特有種』。」

「目前研究發現共有70種以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內地名、山名所命名的植物,如太魯閣櫟、太魯閣薔薇、南湖杜鵑、奇萊紅蘭等,其中多達56種是臺灣特有種。」林茂耀說臺灣雖然地質年輕,但藏着許多古老物種,因此有「臺灣又老又新,又大又小」的說法。

錐麓古道上的巴達岡駐在所,位在氣候乾燥的岩石地,在此可觀察到葉緣尖銳的太魯閣櫟。再往上走,林茂耀指出罕見的太魯閣千金榆與太魯閣小檗:「保育全世界熱帶與亞熱帶植物的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也很重視太魯閣千金榆。」雖然錐麓古道位處亞熱帶地區,海拔也不到1,000公尺,但是受到東北季風吹拂,因此氣溫恆低,連生長在寒冷區域的綠背刺柏都在此成長。

生態豐富的錐麓古道,其實在日治時期是一條警備道路,用來巡視山裡的太魯閣族並運送警察生活物資。1914年,「山地開路專家」梅澤柾警部率領作業隊開鑿,遠從日本到太魯閣的工人,一見到錐麓斷崖就打退堂鼓,梅澤柾只好找來當地部落青年爆破、鑿打巖壁。

歷經七個月,錐麓斷崖橫貫道路完工,37人在過程中不幸去世,爲了紀念如此艱鉅的工程,梅澤作業隊在錐麓隧道口外突出的岩石上,鑿下:「大正叄年,開鑿紀念,梅沢作業隊」,根據臺灣古道學者楊南郡與徐如林調查,現在岩石上缺少作業隊三字,應該是岩石經年風吹雨打,化爲小石塊,掉落到立霧溪了。他們也從史料發現這條道路開通後,開始有日本學者深入立霧溪中上游進行生態調查,像是發現「臺灣鱒」(櫻花鉤吻鮭)的大島正滿博士,在警察護送下沿着這條警備道抵達塔比多駐在所(天祥),並向太魯閣族人宣佈高價收購活的帝雉,後來順利地將15對帝雉帶回日本。

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志工方瑞凱(左)與林國文(右)從事手作維護步道已經12年。(圖/莊坤儒)

從登山者成爲步道志工

無論是平坦好走的砂卡礑步道,或是坡陡險峻的錐麓古道,都有步道志工維護的痕跡。不過,因爲手作步道工法講求「融入自然環境」,所以遊客幾乎不會發現他們的成果。

這羣幕後英雄投入手作步道已經12年,有些還兼任保育志工與解說志工,經常被夥伴戲稱爲「兩棲」。人稱「二哥」的林國文是團隊中經驗最豐富的,擅長調解隊員間的磨合,有助於步道工程順利完成。「三棲」的江曾爲真,希望將修步道的故事融入解說,讓遊客瞭解修繕步道背後的生態原理。也在陽明山國家公園擔任保育志工的方瑞凱,只因爲太魯閣的美景,讓他從此離不開這片土地。而喜歡挑戰高難度步道的張朝能,總是在遊客的讚美中獲得成就感。

「之前山搜隊長搜救時帶人走南湖東峰的撤退路線時,凌晨摸黑進入,下山的時候發現路變很寬,以爲走錯路了,後來才知道是步道志工當天就完成施工了。」江曾爲真分享難忘的修路回憶時,引起一陣笑聲。「還有每年5月去小奇萊看高山杜鵑的那條路線,下雨就會變河道,修好後雨天就很少出現泥濘,遊客都稱讚:『跟以前完全不一樣!』」當初修築的畫面歷歷在目,江曾爲真指着張朝能說:「他那個時候搬了很多大石頭,就是要打穩步道基礎。」

問起四人加入志工隊的初衷,都是爲了回饋。「我們都很喜歡爬山,是步道重度使用者。」江曾爲真過去前往嘉明湖途中,曾被一顆大石頭絆倒扭傷腳踝,於是加入志工隊後,她與夥伴清除了嘉明湖回程步道上的大石頭。而經常聽見山友在屏風山滑倒摔傷的張朝能,也加入太魯閣國家公園新線的踏勘工作。

林國文表示,雖然手作維護步道所需時間較長,但是環保、舒適、有助生態維護。「手作維護步道的精神是就地取材,不會造成生態擾動。而且我們會從山友的角度來施作,走起來比較舒適。」

有賴於這羣經驗豐富的志工,旅客才能走在安全又舒適的步道。(圖/莊坤儒)

就地取材維護步道

實際與步道志工前往大禮步道,觀看他們施作過程。林國文先說明流程:「我們修步道會看季節來施作,夏天上高山,冬天則到低海拔,確保長時間工作時是在舒適的環境。」接着,他指着被噴漆的石頭說:「場勘時我們會先標示工區與施作點,而且最好在雨天的時候來,才能觀察雨水流動的方向,思考施作時要如何將水排出。最後再依照隊員專長與體能,安排適合的工作。」

步道志工隊重視團隊合作,每個人會主動找符合自己能力的事情做。有些人一起搬20~30公斤的大石頭,有些人會蒐集砂土、小石頭做步道舖面。施作時,若搬運大石頭的隊員喊聲:「我要經過!」其他人要立即停止動作,讓他們優先通過再繼續行動。「有時候大家施作時,如果溝通產生摩擦,晚上我還要陪他們喝一杯聊開呢!」林國文笑着說,經過多年相處,其實大家已經培養默契,現場施作都能取得共識。

林國文與方瑞凱搭配施作,他們觀察路面一回後,接着去找大石頭。「蒐集材料要在步道20公尺以外的地方找,不能擾動步道邊坡。」林國文說明:「做步道要順應水流,做截水溝將水排出,不然坡面長期沖刷會形成泥濘,不利登山者行走。」同時,方瑞凱已經搬來大石頭,思索如何順應地勢,擺好方位,將石頭穩穩嵌在土壤裡,最後兩人輪流敲打鋪面石頭,讓碎石填滿空隙。「這樣踏起來不僅舒適,也能防止泥濘生成。」林國文說。

目前大禮步道的手作維護工程已經進行到0.7公里的位置,志工隊鼓勵民衆除了得卡倫步道,也可以走這條入口處較隱密的大禮步道進入大禮大同部落,藉此體驗手作步道的舒適,從工法中學習生態維護的精神,並且從每一顆石頭,來認識太魯閣豐富的地質資源與獨特的生態景觀。

清水斷崖是海拔平均800公尺以上的高山,垂直豎立於太平洋上。(圖/莊坤儒)

本文作者:謝宜婷

(本文摘自《臺灣光華2021.12》)

《臺灣光華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