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工智能教育實踐 溪小教師的課堂獲評全國特色課例
蘇報訊(記者 祁海琳)近日,在由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舉辦的2024年全國師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中,吳中區越溪實驗小學潘麗羣、蔣嘉偉兩位老師的基礎教育專項課例獲評特色課例。
越溪實驗小學是第一批中央電化教育館人工智能課程教育規模化應用試點區新增試點校,以快速的發展實現了從社團“小衆”到校本課程“全面普及”的推進。學校校長幹永春作爲江蘇省網絡名師工作室人工智能方向的領銜人,組建了人工智能課程教研團隊,積極開展人工智能教育實踐。
學校積極申報中央電化教育館的人工智能相關項目研究,2024年1月“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成爲中央電化教育館“人工智能+教育”創新應用實踐研究子項目立項課題,並開展了相關的子課題研究,全面提升教師的人工智能素養。同時,隨着自然語言大模型的廣泛應用和智能體的快速發展,學校聘請科大訊飛的技術專家進校開展相關培訓,進一步提升教師應用大模型、智能體的意識和能力。
科創組教師率先垂範,引領學習,積極深入課堂教學,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實施的切入點,並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項目。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近年來,越溪學子獲得了藍橋杯青少年全國總決賽創意編程組一等獎、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決賽二等獎等多個獎項。
隨着學校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研究不斷推進,影響力也不斷提升,省內外的相關地區也積極來校參觀學習。學校先後接待了四川三臺縣電教條線的參觀學習團隊、山東濰坊市坊子區教體局組織的赴蘇考察團等,開設了人工智能課《體驗送餐機器人》、展示了人工智能項目化學習課程和校本化實施路徑的專題講座等。
下一步,學校將繼續加強人工智能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完善教學資源配置,深化人工智能課程實踐,積極組織參與人工智能競賽活動,推動人工智能教育在試點區的全面落地,爲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