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豔“五個一”背後的精品密碼

近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印發表彰決定,對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組織工作先進單位和優秀作品進行表彰。北京市共有13部作品獲優秀作品獎,覆蓋全部8個門類,分別是京劇《齊白石》、電影《流浪地球2》《第二十條》《志願軍:雄兵出擊》、電視劇《南來北往》《縣委大院》《歡迎來到麥樂村》、網絡文藝《我的阿勒泰》、廣播劇《馬蘭的歌聲》、歌曲《無我》、圖書《阿娜河畔》、理論文章《科學認識與切實發展新質生產力》《論新時代的中國時代精神》。

近年來,北京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創作導向,大力實施文化精品工程,打造“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持續推進文藝精品創作。北京青年報記者對本市部分獲獎作品的創作人員進行了採訪,希冀從這些作品中尋找到在新時代下,京產創作的新風氣、新風格、新思考。

網絡劇

《我的阿勒泰》影視與文創文旅深度融合

今年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首次將網絡劇等6個類別納入“網絡文藝單元”開展評選,“北京大視聽”重點項目、改編自“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的《我的阿勒泰》最終獲獎。在此之前,它已創下三個“首次”的突破:首部在央視一套、八套黃金時間段雙播的網絡劇,首部入圍戛納電視劇節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長篇劇集,國內首部打通“原生HDR”拍攝製作流程的網絡劇。

《我的阿勒泰》2024年5月7日首播,開播即收穫如潮好評。作家李娟的原作是散文集,缺少明晰的敘事主線,此類型影視化改編幾乎沒有前作可以借鑑,因此從商業角度,《我的阿勒泰》立項之初有着很大風險。但導演兼編劇滕叢叢說,“現在回想,沒有功利心,恰恰是完成創作的關鍵。散文成稿於2000年左右,我們採風是2020年,相隔20年,互聯網時代不可逆地扭轉了年輕一代的生活,牧民也是。哪怕是內地城市,許多人也會在時代的變化中無數次懷想童年,尋找精神的原鄉。”這些激烈的碰撞與融合,以及對家鄉的母題思考,統一了美感和網感,最終打通觀衆的情緒出口,達成普遍而強烈的共情。

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說,《我的阿勒泰》成功將自然之美、生命之美、敘事之美和人物之美融入其中,爲觀衆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審美體驗,更深刻地反映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哲學,是電視劇創作中的一股清流,成功之處值得借鑑。

近年,“京產劇”持續產出高質量,不斷創新賽道領跑全國,滿足觀衆期待,“北京大視聽重點文藝項目”幕後扶持和引導功不可沒。

據悉,《我的阿勒泰》在早期規劃階段,北京市廣電局即看中其獨特性,推動該劇在北京立項。經過三年孵化、打磨,實現了影視改編、內容情節、敘事手段等多種創新。

當下,文旅和影視產業協同發展效應日益顯現,“一部劇帶火一座城”的現象接連上演。《我的阿勒泰》同樣是文旅廣電產業融合發展從自發走向自覺的一部標誌性作品。劇集的播出使阿勒泰一躍成爲廣大劇迷的夢想之地,阿勒泰的搜索和酒店、機票預訂顯著增長,阿勒泰旅遊熱度節節攀升,提前兩個月迎來旅遊旺季,影視與文創、文旅等深度融合,創作出了具有“破圈”“跨界”效應的融合產品。文/本報記者楊文傑

電影

“京產”電影創作離觀衆越來越近

近日,第十七屆“五個一工程”揭曉,“京產電影”《第二十條》《志願軍:雄兵出擊》《流浪地球2》獲獎。這幾部“北京作品”的精彩呈現,體現了北京的創造力。

近年來,北京在電影生產創作上持續領跑全國,出品了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正如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所說,“北京出品”是講述中國故事的“中國電影”代表。

影片:票房口碑俱佳

一直以來,北京大力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努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高地,持續實施文化精品工程,《志願軍:雄兵出擊》等影片都是票房口碑俱佳的精品力作。其中,《第二十條》於2024年2月10日春節檔上映,張藝謀導演以喜劇的方式打開現實主義,用生活化的喜劇向觀衆講述普法故事,影片是國內首部探討正當防衛議題的電影,通過真實故事、幽默而深刻的敘事手法以及小人物的視角,展現了刑法第二十條背後的法律精神與人文關懷。

《流浪地球2》由郭帆執導,於2023年1月22日上映,總票房達40.29億元。相對於2019年的“爆款”《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的製作全面升級,更多想象中的視覺奇觀被一一實現。從《流浪地球》到《流浪地球2》,郭帆表示,對於4年間中國科幻影視的發展感到非常欣慰,這幾年來國產科幻作品的不斷出現正是近些年不斷積累的國產電影工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的例證。

《志願軍:雄兵出擊》於2023年9月28日上映,成爲當年國慶檔的重頭電影,很多觀衆被志願軍的犧牲和努力深深震撼,共情落淚。出演影片的每位演員都在拍攝前查閱大量資料,通過閱讀角色相關的文字傳記和影像資料做足準備,部分演員在拍攝前還進行了系統化的軍事訓練。除了真實表現歷史,每位主創都力求角色塑造有溫度、有情感、有藝術表現力,以達到整部電影“高質量真實”的目標。

特點:以普通人視角切入

以普通人的視角切入電影創作,是這幾部“北京作品”的共同特點。《當代電影》雜誌社社長兼主編皇甫宜川認爲,當前創作者更關注表達歷史背景下普通人的喜怒哀樂,體現個體奮鬥折射出的時代精神,並且在英雄偉人形象塑造上更加豐富立體,讓觀衆更有代入感更易共情,同時滿足觀衆審美需求,利用多線性、非線性的敘事方式講好故事。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研究員張衛認爲,近年來重大主題電影呈現出“離觀衆越來越近”的特點,《志願軍》等作品,不但利用數字技術令視聽表現煥然一新,而且將宏大敘事與個人情感相結合,故事峰迴路轉、情節跌宕起伏,具有極強的審美吸引力。而且,中國重大主題電影呈現出平民化、人性化、青年化、喜劇化的趨勢。

展望:向“北京精品”進發

近年來,在北京市委宣傳部和北京市電影局的助推下,北京電影從組織策劃、資源整合、資助扶持、體制機制等方面着手,聚焦重大主題,推動精品電影創作,並在電影創作中深挖中國傳統、中國文化和中國故事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因,做到“中國故事、國際表達”,打造動人的光影故事,以電影的力量同心共圓中國夢。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爲,與全國其他省份相比,北京在發展電影產業方面集中了各方面的資源,擁有無與倫比的優勢。而“北京出品”也在動作、科幻、動畫、喜劇等題材類型上不斷探索,創作出更多的現象級作品,向着“北京精品”進發。

根據《“十四五”北京電影發展規劃》,北京將每年承接國家重點電影項目5部左右,每年推出市級重點影片30部以上,力爭每年票房過億元的京產影片達到20部左右。文/本報記者肖揚

戲曲

京劇《齊白石》接地氣又意高遠

北京京劇院新編京劇《齊白石》中,衰年變法的白石老人歷經近十年,將自己置身於人民之中,親近自然、以自然爲師,“畫我所見,畫我所愛”,最終完成了自己藝術道路上最偉大的蛻變,“紅花墨葉”自成一派。臺下,自去年12月在長安大戲院首演至今,《齊白石》已演出三十餘場。12月4日,該劇榮獲第十七屆精神文明“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置身於人民,向生活學習的“人民藝術家”情懷,也貫穿該劇創作始終。

當年,齊白石曾以“別舊我,得新我”自斷後路,飾演齊白石的青年奚派名家張建峰也在創作演出中,觀展聽史、仿師學畫,不斷研磨着角色。“如果說之前的傳統戲,無論是楊四郎、范進,還是劉備、諸葛亮,唱段中的每一個字都是經過推敲的,那麼《齊白石》則是平地摳餅。”戴上假頭套,粘上鬍子,畫上老年斑,張建峰行路捋髯的動作不可謂不像,但他還是希望能從細節入手,讓形似再多一分傳神。

爲了掌握更鮮活的白石老人生活細節,張建峰登門拜訪了藝術大師李苦禪之子、畫家李燕。“白石老人的一生是在不斷自我否定中度過的,”李燕說,“從學八大山人到改爲紅花墨葉,這很考驗一個人的天分。白石老人是一個開悟和善於‘化’的人,他善學各藝術門類。”

全劇的藝術追求除了審美表達,更不乏藝術家風骨。劇中齊白石與蘇禮齋的矛盾,則是在探討藝術創作應該服從商業需求,還是堅守品格啓發民心民智?這也是古往今來文藝工作者共同面對的問題。齊白石以實際行動作答,“入我眼者、入我心者、入我夢者皆可入我畫”,接地氣而不低俗,平民化卻意高遠。

在京劇《齊白石》的創作、加工提高過程中,北京京劇院更是着重強調“傳承傳統”與“創新創造”的融合:一方面,展現齊白石師法古人、貫徹中國文人畫的傳統美學理念;另一方面,則強調齊白石“不喜平庸”的創新精神,更借齊白石的所見、所言、所思,側面呈現了老北京的風俗風貌,從藝術的角度捕捉時代的文化內涵、描繪人民的喜怒哀樂,彰顯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力量。文/本報記者郭佳

圖書

《阿娜河畔》寫故鄉變遷風貌

《阿娜河畔》是一部長篇小說,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與寧夏人民出版社於2023年聯合出版,作品還於今年7月31日榮獲了第十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

該書從現實與日常兩端回溯歷史,講述了以明雙全一家爲代表的人們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茂盛農場的生活歷程,多角度、多方位描寫了邊疆建設的壯闊事業和巨大變遷。從20世紀50年代到改革開放後,展現了兩代人在邊疆的建設事業中爲家國而奉獻、爲理想而奮鬥、爲生活而努力的動人篇章。

談及創作初衷,作者阿舍表示,在準備創作素材的過程中,她的生命也在不斷成長,從一個個體的生命體驗,看到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一羣人的悲歡離合。“原來那個一心只想着離開的故鄉也發生了變化,它所承載的內容已從我個人童年的記憶擴展到了更多普通人的命運,包括地域文化,民族交往與交融的經驗。”阿舍坦言道。

北青報記者還從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採訪瞭解到,《阿娜河畔》已發行4.2萬冊,先後入選2023中國好書、2023年度“京華好書”等多個榜單。本書責任編輯李婧婧在談及這喜人成果背後最亮眼的地方時稱,她在審稿過程中,幾乎是一下子被作者阿舍拉到那個環境中去,她對於自然、對於人物的書寫非常細膩生動:她寫戈壁灘的黃昏,夕陽血紅,瀑布般流下金色的光芒;她寫生長在農場的明中啓,幼年時老師教給他“眼望四野萬象,心如明鏡磐石”,他那時還不理解這句話的深意,等他人到中年,成了老師,身邊的人陸續離開農場,他才真正理解什麼是“心如明鏡磐石”,不知不覺間這句話已經深植到他心裡。李婧婧表示,無論是對自然風光的描摹,還是對兵團幾代人的書寫,阿舍都非常自然、本真又生動,這是特別打動她的地方。

文/本報記者張恩傑

本版統籌/滿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