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推動智慧機械雲平臺 助產業轉型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表示,2021年臺灣機械業產值直逼1.1兆元,出口值有機會超過8400億元,2022年產值可望向上突破到1.21兆元。在中美貿易戰與疫情影響下,遠距工作及服務客戶已成爲企業必備的營運模式,智慧機械雲可協助業者迅速建立數位化能力、提高我國的供應鏈韌性與應變能力,也是業者進入數位轉型的第一哩路。如國內電路板設備商妙印公司,以往倚賴人工經驗調機,製程品質不容易掌握,在導入設備狀態管理分析及參數後,爲國外終端客戶提供即時監控與回饋,協助客戶建立跨國遠距服務,爭取到新南向大廠2.4億訂單。也爲紡織設備商臺灣歐西瑪打造國內第一傢俱智慧AI驗布機。

經濟部自108年和機械公會合作,委由工研院(智機中心)及相關研發法人進行機械雲技術研發及產業推動,首先在臺中場域進行機械雲概念驗證;109年經由「智慧機械雲科發計劃」建立公版機械雲環境(工研院、金屬中心、資策會、紡織所);到110年正式啓動智慧機械雲4年計劃。智慧機械雲提供生產製程一條龍服務,有全球前五大CAD應用軟體及服務商-美商Autodesk、全球領先的設備軟體服務公司-美商微軟、全球十大工業控制器大廠-日商三菱電機、臺灣企業領導全球工業電腦自動化設備公司-研華及獨立模流軟體全球第一大-科盛等美日臺三地業者共同投入,提供不同解決方案的處方籤,帶動機械業者數位轉型,接軌全球供應鏈,協助臺灣設備製造產業邁向亞洲高階製造中心。

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表示,機械業是臺灣第三個兆元產業,如何將臺灣機械產業打造爲N兆元產業,數位轉型是迫切要做的工作,智慧機械雲提供廠商僅透過單一平臺上就能下載上百個應用軟體服務,讓設備智慧化就像安裝手機APP一樣簡單,解決業者朝向數位轉型時的痛點。他呼籲,現在對於已加入機械雲之會員,應請研發法人團隊儘速盤點現有機械雲會員是否瞭解如何操作及使用,若有不瞭解之會員,應請團隊適時予以輔導及協助,透過團隊輔導及會員口碑行銷相輔相成下,未來機械雲會員則有機會朝指數化成長。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鬍竹生認爲,臺灣機械設備與製造業多爲中小企業,進入數位轉型升級面臨二大痛點:一是從傳統作業進入人機協作時,由於對通訊與軟體的熟悉度不高,影響導入效率;二是傳統作業全賴老師傅的經驗,如何將老師傅的思路與判斷轉化成數據與AI模型更是高難度的門檻。智慧機械雲平臺上提供的SaaS模組,能協助業者克服系統整合、軟體開發能量不足的問題,建立相關金屬切削設備、電子設備、金屬成型設備、塑橡膠設備、紡織設備等雲端智慧模組,提供設備加值服務。

透過智慧機械雲依各產業標準化資訊模型建置通訊介面,讓設備製造商聯網後,可提供設計、模擬、維護、生產、製造、電子商務發展環境下的全球化雲端應用服務,克服產業面對轉型時的數位落差,協助客戶帶動智慧製造新價值。另外,現場也播映微電影「我的黑手阿爸」以此作爲機械雲商轉案例,擴大設備業主對數位服務轉型的認知,期待機械雲可爲中小型製造業的數位升級,銜接從地端到雲端的最後一哩路,爲臺灣的產業建立國際化推動與擴散的典範。